蛇妹妹学国学
蛇妹妹学国学封面图

蛇妹妹学国学

田璐,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系作者近年在成都龙江书院拜师学习传统文化,研习古文的一些心得感悟,作者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例子,结合诸子百家不说为读者释解为人处世之道,应把持的心态。

书籍目录:

自序

道德经:五千言的博大精深

1.冷水煮青蛙

2.灭鼠,还是不灭?这是个问题

3.人类能控制太阳的起落吗?

4.生活,需要流水的智慧

5.你给子女留下了什么

6.大家都来学婴儿

7.文殊菩萨也搞不定

8.饥来吃饭困来眠

9.白衣丞相和诗仙李白

10.盲目从众,让我们丧失自我

11.每临大事有静气

12.杞人忧天的现代启示

13.高明与愚笨间的关系

14.谁比谁更可怜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牛根生给伊利的信号

17.一团和气好生财

18.示弱是个好办法

19.孟尝君和冯谖的交流之道

20.命运,就在你的取舍之间

大学:君子的修行指南

三纲

1.韬光养晦,还是直奔坟场?

2.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3两年MBA,抵不过一个“知止”

八目

4.圣人面前,耍赖也难

5.知道-相信-学习-印证

6.像驴子一样跳出坑来

7.占小便宜吃大亏

8.曾国藩家族的“保富法”

9.孝道,不是晚辈对长辈的专利

10.刘邦和朱元璋:庶民天子的较量

中庸:孔门的心法秘诀

1.不偏不倚、不离不弃的中道

2.婴儿的第一个选择权:诞生

3.隐身人能把握好机会

4.要么不发,要么就射中

5.聪明和愚笨,都达不到中庸

6.谢霆锋和舜的故事

7.宇宙最高的通行法则

8.买苹果不如买把土

9晋商为什么要拜关羽

10古代公务员真辛苦

庄子内七篇:南华真人的逍遥意境

庄子.逍遥游

1.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2.小聪明与大智慧

3.神人不求功,圣人不求名

4.成神仙心,做神仙事

庄子.齐物论

1.小我、大我和无我

2.高峰却在红尘中

3.命运就在你的取舍之间

4.招牌动作不是学得来的

5.庄子的梦中之梦

庄子.养生主

1.老庄和犬儒

2.贪吃蛇与铁叔叔

3.你愿意做哈巴狗,还是做野鸡

4.火焰灭了,火种还在

庄子.人间世

1.心斋是个什么境界

2.万世流通的处世之道

3.怎样和残暴的上司相处

4.身残志坚的支离疏

5.无用就是最妙的用处

庄子.德充符

1.你能在黄河水上看到自己的模样吗

2.靶子再多,射不中也没用

3.人人想嫁哀骀它

4.什么是有情?什么是无情

庄子.大宗师

1.胎神是用来骂人的

2.用喉咙,还是用脚跟呼吸?

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生死存亡于一体

5.无字天书靠自悟

庄子.应帝王

1.明王怎么治理国家

2.真人面前,神巫也现形

3.浑沌是被谋杀的

札记

1.陈平:中国古代的偶像明星

2.张良与刘邦:中国人脉学的祖师

3.国庆感知七则

4.我们是如何丢掉传统的

5.靠死人吃饭

6.柳暗之处睁眼瞎

7.修身不到位,齐家难上难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怎样做到举一反三

10.愚人节讲李渔

11.电视里到底在演些什么

12.梦境启示录

13.自断退路,方可勇往直前

14.极品普洱的味道

15.厕所体验有感

16.薪水越高越贫穷

17.一曲广陵散,从此丝弦绝

后记: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因缘巧合,2005年3月8日,当我被一大堆物质产品所引诱,身心疲惫,觉得人生百年,努力为吃喝拉撒睡服务是多么辛苦时,幸运地接触到了成都龙江书院的冯学成老师。

那天,在报社到书院的公交车上,在华灯初上的闹市中穿梭,我莫名地升起了一种除开灯红酒绿以外的向往。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老师是什么模样,听他讲课我能够坚持多久。

但是,让我诧异的是,在跨入书院所租借的讲课场地,大门在身后轻轻掩上的同时,我突然有种与浮华、喧嚣统统隔离的感觉。整齐划一的课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天花板上明暗适中的灯光,还有讲台上的老师,慈祥、睿智、平和、无争……

第一堂课,我就彻底掉进龙江里了,比泥牛沉海还要玄。不过,老师讲的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自己是佩服得一塌糊涂。觉得这个老先生太厉害了,原来儒释道还可以贯通起来讲,而且讲得那么入情入理!在我有限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中,还真没有把什么人在心里认可为真正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冯学成先生,是第一位。

于是,我开始做动员工作,把认识的不认识的,感兴趣不感兴趣的朋友们,全都拉到书院听课。当然,因缘这个东西,如同大浪淘沙,很多朋友,来来往往,穿梭不停。痛哭流涕的,不屑一顾的,见面就磕头的,或者见面就端架子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如今书院留下来的,常期恒定的,也不过是20个左右小班的同学。

书院的同学中,我是最不勤勉,也最任性而为的一个。那么多同学,很多都身居要职、身家千万,却谦虚平和,守时重信。我却是一个自律性很差的人,到书院之前,甚至觉得特立独行就是个性的表现。可是这种与中国人际关系学格格不入的性格,却让我在不到10年的职业生涯中吃尽了苦头。书院,是一个道场,而道,是可以涵盖乾坤,包容万物的。我在这里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包容。

2005年到2006年,尽管不努力、不上进,我还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包容中,与书院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中间,也换了一两次工作,被物欲牵扯时,有时也会为了几个米米熬夜给杂志写稿。每一次,当我在物欲的驱使与追赶下,挣脱不出,烦恼现前时,我总是对自己说:“忍忍吧,周六就可以到书院听课了。”

那一年的周六,成了我寻求心理安慰的目标日期;书院,也成了我心中唯一保留的天国净土。

2006年2月14日,100多人的公开课上,老师开讲《论语》。对禅宗一无所知的我,突然被老师念诵的傅大士的一首禅诗击中:“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只这刹那间,我突然知道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空着手才能够去握锄头,走路的人才有骑水牛的资格。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

那一晚,我终于决定,辞去工作,全心投入到书院的学修之中,哪怕在书院生存举步维艰的现在,做一个义工,也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

当然,学修是很清苦艰难的,失去了稳定的媒体收入,靠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写稿,生活就常有捉襟见肘的时候。但是,物质的简单化,却让我欣喜地发现,原本纷乱的心灵也逐渐澄净起来。

没有时间去和朋友们聚会,并没有当初想像的那样就失去了友谊,君子之交本来就该平淡如水,浮华的酒肉的友谊,原本就不可靠。

没有时间像以往那样在QQ上整天和网友闲扯,却有时间泡壶清茶,手握书卷静静品读。

没有时间去管他人的是是非非,便再也不会着急上火地为他人的生活出谋划策,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为了拼命表现自己的能力,向别人许下一些空头承诺。没有时间去爱慕虚荣、贪恋荣华,面对身家上亿,腰缠万贯的朋友,自然就不会心生嫉恨;懂得了道与德的关系,就分得清枝与叶,对才华横溢、口若悬河之人,也学会了首先观察他的品行和德性。

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时,说了一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因缘,确实是妙不可言的。它来了,现前了,你不抓住它,不重视它,不感到殊胜可贵,那这个因,始终也不能成其为果。

主观和客观,其实就是这么明白晓畅,简单合一的。

因缘殊胜,让我得以留在龙江书院,留在冯学成老师身边,系统地学修国学。这本集子,便是学习的日子里有感而发的延伸。路漫漫其修远兮,国学之路是没有尽头的。以我目前的能力,不过只是把自己的感想忠实记录下来。

感觉是什么?套用当今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来不住,去不留。感觉,不过是我脑海中来来去去的念头,生生灭灭,永无尽头。念头功夫没有做足的我,远远不敢用“感悟”一词来诠释先圣的文字。因为感觉和感悟,完全是两个概念和境界的表现。感觉,不过是随时想到就发出的念头,而感悟,却是念头从量到质的衍变和飞跃。

我的这些感想,芜杂混乱,不成系统。有些是道听途说,有些是胡言乱语,有些是借鸡下蛋,有些是梦中说梦。但是,好在与各位读到此书的读者有缘,所以还请各位多多包涵,批评指正为盼!

田璐

2008年1月于成都龙江书院

后记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写这本集子,完全是没有丝毫准备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靠码字为生的人来说,文字,根本只是赚取生活资粮的工具,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写书,更是如刀山火海般的心理障碍,躲之、避之,唯恐找上门来。可是这一次,是躲也躲不过,避也避不开,索性就范了。

就范之后才发现,真正要下笔时,心中却空无一物。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头绪总是无影无踪。但是,一旦开始对原来的读书笔记以及老师讲课笔记的整理,头绪、灵感,全都冒了出来,原本的不甘愿也慢慢幻化成心甘情愿来。牛头法融禅师曾作偈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整理笔记,其实是梳理自己心路历程的好方法。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我就算是有心来写这本集子,也会陷入无米之炊的思维困境之中。那些一年、两年、三年之前的日记,那些断断续续听课的笔记,当它们鲜活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争先恐后地展示给我它们被时间凝固的念头时,我简直有些痴迷了。好多话、好多语言,都是那么有意思,如果不去翻看,只会永远地消失在我的记忆之中。

写这本集子,首先得感谢重庆双安文化传播公司的陈涌先生,以及成都龙江书院的现任院长史幼波先生(集子里多次提到的波师兄)。是他们二位的因缘,直接促使了这本集子的诞生,也促使我对两年国学学习的重新认识和整理。

当然,我更加要感谢的是恩师冯学成先生的教化。先生言传身教,让我在学修中不断拓宽心量、修炼心性。接触先生伊始,便闻悉龙江书院的教学宗旨:明志、炼性、开眼、致用。所有的学修,都必须先有个正确的念头和目标,然后一以贯通,持之以恒,在不断丰富充实的过程中,成为大人君子,为国家和社会所用。书院,并不是世人所想象的逃脱世俗纷争的桃源之地。老师要教会大家的,不是小人的逃避和遁世,而是君子的承担和人世。

当然,还应该感谢书院的诸位同学,这本集子里有好几篇文章,都选自他们的精妙言论。还有我的插画作者高琼同学,身怀六甲仍然接手了这个辛苦的工作。这本集子出版之际,她的宝贝也应该诞生了,祝愿她们母子平安、幸福。

最后,诚挚地感谢所有为了这本集子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人们。

内容摘要:

  田璐,女,1977年生,生肖属蛇,星座天蝎,网名蛇蝎心肠。1999年开始纪实稿件及情感题材写作,曾任《成都晚报》副刊编辑,《华西生活周刊》文化娱乐部编辑,先后在《知音》《家庭》《女报》《人生与伴侣》《恋爱婚姻家庭》等纸媒上发表文章50余万字。2005年春师从成都龙江书院冯学成先生学习国学,受益匪浅,遂于2006年春辞去报社职务,专心于书院系统学习国学知识至今。本书主要收录了其国学方面的言论,其中也有少部分是其同学的精妙言论。全书语言通俗,故事生动有趣,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国学知识读物。  本书作者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她不断寻找的,就是现代生活与先贤学问中的契合,没有什么可以离开当下,也没有什么可以离开我们的本心。就让我们和她一起,在国学之海遨游吧。说不定,在某一段落某一个字停留的瞬间,你也会微笑着有所感悟:明晰自己,就是人生最大的感悟!【作者简介】  田璐,女,1977年生,生肖属蛇,星座天蝎,网名蛇蝎心肠。1999年开始纪实稿件及情感题材写作,曾任《成都晚报》副刊编辑,《华西生活周刊》文化娱乐部编辑,先后在《知音》《家庭》《女报》《人生与伴侣》《恋爱婚姻家庭》等纸媒上发表文章50余万字。2005年春师从成都龙江书院冯学成先生学习国学,受益匪浅,遂于2006年春辞去报社职务,专心于书院系统学习国学知识至今。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蛇妹妹学国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7523034
《蛇妹妹学国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华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蛇妹妹学国学是华文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Z126 的主题关于 国学-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