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封面图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杨昭涛, 苟鹏,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创建于1961年,前身是省委子弟校;2003年,学校创造性地实现了“一校两区“(北区和南区)的新型办学体制;2008年,泡桐树小学西区落成,并成功实现了“一校多区”暨“2+4+6”的办学模式牵手了一所新建的社区配套小学、一所薄弱小学、一所农村小学,形成了泡桐树小学教育集团。本书为该校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探索的经验和成果,极具推广价值,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概述

第一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均衡的内涵

第二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

一、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环境的现状

第三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一、实现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均衡发展

二、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三、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的区域均衡

第二章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基础

第一节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一、数字化校园发展规划

二、数字化校园功能设计

第二节 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环境与平台建设

一、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环境建设

二、集团数字化校园的基础环境建设

三、构建数字化平台,推动集团化办学发展

第三节 数字化校园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一、积累校本数字化资源

二、集团共建数字化资源

三、参与区域资源建设

四、示范与辐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第一节 整体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整体推进的内容

二、整体推进的策略

第二节 实施多元培训模式

一、全体参与的常态培训是基础

二、同伴互助的动态培训是主线

三、案例研究的互动培训是核心

四、专家指导的规范培训是引领

五、任务驱动型培训模式是途径

第三节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一、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能力

三、教学实践能力

四、教学反思能力

五、教学研究能力

第四章 优化教育教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

第一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结构优化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结构优化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结构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第二节 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运用信息技术媒体,破解教学关节

二、应用信息互动平台,强化课堂练习

三、多学科、多类型的小型教学模式

四、基于网络技术的两个基本教学模式

五、基于交互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模式

第三节 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一、树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育人观念

二、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发展

第四节 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方式

一、应用信息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的动态评估

二、优化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互动评价中成长

第五章 协同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

第一节 家校协同

一、创新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机制,拓展学校教育途径

二、创建家校协同模式,丰富学校教育内涵

三、均衡教育背景下家校协同的反思

第二节 校际协同

一、提升集团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二、强化集团学校时间管理

三、创建校际协同机制,促进集团教育均衡

第三节 区域协同

一、区域内整合推广,助推薄弱学校发展

二、区域间融合创新,促进新建学校发展

三、区域外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公平的思考与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改成果丛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概述、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基础、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优化教育教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协同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3159536
如需购买下载《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22.0 的主题关于 小学教育-教育研究-成都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