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
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封面图

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

井中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首先建立起中原地区铜戈的分期与编年序列,初步揭示出铜戈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动因,然后再按大的时代和区域分别考察了中原地区以外铜戈的区域化风格的形成过程。通过整合研究,区分出铜戈所经历的夏至早商、商代中晚期、西周早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五个大的历史阶段,从纵横两方面,构建了先秦时期铜戈的时空框架和谱系关系。铜戟是由铜戈派生出来的复合型兵器,通过对它进行全面分析,勾画了先秦铜戟由形成、发展到兴盛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东周戟与戈形制辨识的基本原则。青铜戈戟作为先秦时期战争最主要的物化表现形式,其形制演进的根本动因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强自身杀伤功能使之适应战争形式的需要。本书分别从形制、自铭内容与文献记载三方面,较为深入地解析了青铜戈戟与先秦军队编制、配属以及战争组织方式的内在联系。此外,本书还对青铜戈戟的其它部件鐏、柲、冒、鞘、距以及合金成分进行了综合考察,并探讨了青铜戈戟的产生与消亡原因。

书籍目录:

绪论

上篇 铜戈的分期编年与区域风格

第一章 中原地区铜戈的分期与编年

第一节 夏商时期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期与年代

三、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西周时期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期与年代

三、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东周时期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期与年代

三、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东周以前周边地区铜戈的区域风格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辽西-冀东区

二、内蒙古中南部与晋陕间黄河两岸地区

三、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地区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长江下游地区

二、赣江中下游地区

三、汉中-成都平原区

第三章 中原以外东周铜戈的区域风格

第一节 楚文化区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期与年代

三、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齐鲁文化区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燕文化区

一、战国燕戈

二、非燕戈

第四节 秦文化区

一、秦戈

二、非秦戈

第五节 北方文化区

一、甘宁地区

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三、冀西北地区

四、冀东北-内蒙古东南部地区

五、东北地区

第六节 吴越文化区

一、吴国铜戈

二、越国铜戈

第七节 巴蜀文化区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期与年代

三、发展与演变

四、分布与族属

第八节 西南夷文化区

一、种类与型式

二、分布与年代

二、渊源与演变

第四章 铜戈的编年序列与谱系关系

第一节 铜戈的编年序列与空间流布

一、编年序列的建立

二、空间流布的考察

第二节 铜戈谱系的初步确立

中篇 铜戟的时代特征与戈戟部件

下篇 青铜戈戟的综合考察

后记

内容摘要:

《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著作之一。 《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首先建立起中原地区铜戈的分期与编年序列,初步揭示出铜戈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动因,然后再按大的时代和区域分别考察了中原地区以外铜戈的区域化风格的形成过程。通过整合研究,区分出铜戈所经历的夏至早商、商代中晚期、西周早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五个大的历史阶段,从纵横两方面,构建了先秦时期铜戈的时空框架和谱系关系。铜戟是由铜戈派生出来的复合型兵器,通过对它进行全面分析,勾画了先秦铜戟由形成、发展到兴盛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东周戟与戈形制辨识的基本原则。青铜戈戟作为先秦时期战争最主要的物化表现形式,其形制演进的根本动因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强自身杀伤功能使之适应战争形式的需要。《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分别从形制、自铭内容与文献记载三方面,较为深入地解析了青铜戈戟与先秦军队编制、配属以及战争组织方式的内在联系。此外,《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还对青铜戈戟的其他部件鐏、祕、冒、鞘、距以及合金成分进行了综合考察,并探讨了青铜戈戟的产生与消亡原因。《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适合于从事历史、考古、文物、兵器史等专家、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317186
如需购买下载《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 448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早期中国青铜戈·戟研究是科学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76.414 ,K875.84 的主题关于 青铜器(考古):兵器(考古)-研究-中国-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