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
猫王封面图

猫王

(美) 特雷西, 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美国上世纪流行音乐大家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成长经历和演艺生涯。对猫王表面光鲜形象背后的辛酸感受做出了描写。

作者介绍:

凯瑟琳·特雷西,洛杉矶的一位新闻记者,美国知名传记作家。她写过20多个反响很大的专题报道,其中包括《即将成为“猫王”的男孩:表弟眼中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她的作品还在《A&E传记》杂志和《Variety》杂志上连载。   译者简介   郭骏,西安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主攻翻译理论与研究方向。现供职于新华社参编部。主要译作有《悲惨世界》、《三个火枪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萨达姆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2月)等。

书籍目录:

一 普雷斯利家谱

二 短命的蜜月

三 渐为音乐迷

四 通往孟菲斯的路

五 初恋

六 追梦

七 玉不琢,不成器

八 痛苦的教训

九 破茧而出

十 灯光、摄影机、表演

十一 迷失

十二 屋里的新女主人

十三 爱情悬一线

十四 悲惨的结局

参考书目

埃尔维斯一生大事记

内容摘要:

毋庸置疑,已经离开人们整整30年的“猫王”,仍然是世界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他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风格——把蓝调、乡村、蓝草以及福音歌等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催生了摇滚乐队时代的到来,并为以后此类风格的歌手和音乐人铺平了道路,被誉为“摇滚之王”。
  当时,埃尔维斯因为演唱摇滚乐时那套“撞与扭”的动作,而被赋予“骨盆埃尔维斯”的绰号。他的演出甚至被不少媒体指责为在进行“性展览”,他那种“淫秽”的演出仿佛“热气腾腾的色情饮料”一样,在别有用心地呼唤着“小姑娘的性本能”。那时,年轻的埃尔维斯和诞生初期的摇滚乐一起,饱尝媒体老拳与文化大棒。然而,就是在重重压力之下,埃尔维斯名声日隆。
  为期两年的服役生活结束后,猫王在形象上发生的变化并没有被埃尔维斯迷们所注意。他们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个干净、健康的新形象,与昔日强健豪放、虎虎生气的摇滚歌手之间的距离,已经是千沟万壑。他们不知道,猫王在“优雅山庄”的浴室里猝死之前,曾过着多么“黑暗”的日子。他们更不清楚,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谁,或者什么,使一代摇滚之王早在50年代末就已离人们远去。
  凯瑟琳·特雷西的这本传记从一个独出心裁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了“猫王”的生活和事业,先对他的家族追根溯源,继而一步步向读者展开“猫王”的成名经历和心理变化,以及他的家庭和所生活的环境,对他的成长过程和悲剧命运的影响。
  本书内容主要基于对猫王的表弟厄尔·格林伍德的采访。厄尔是猫王的童年玩伴和成名后的重要推广人员,他亲眼见证了猫王跌宕起伏、放荡不羁的人生经历。通过厄尔·格林伍德的娓娓讲述,一代巨星真实而令人伤感的一生,清晰地浮现于眼前。
  他是独一无二的“猫王”,他又是过度放纵的反面典型。有人把他视为音乐先驱,又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悲剧人物,然而不管怎样,埃尔维斯依然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艺人之一——他是一个促使文化结构发生改变的催化剂。这本传记从一个独出心裁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了“猫王”的生活和事业。一个在密西西比贫穷的农场工人家庭出生的他,是怎样借助自身的魅力站到了开创者的神坛上,把黑人节奏布鲁斯音乐介绍给了白人?他漂亮的容貌、标志性的扭胯动作和出色的舞台表演,已经异化为那个时代及一代人的代表,使蕴含了巨大潜力的整个年轻一代在他身上找到了反抗精神的共同性。

编辑推荐:

纪念猫王(1935-1977)逝世三十周年。著名音乐评论家,《滚石——音乐时空》主编郝舫特别推荐。近30年来国内引进的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关于猫王的传记。
  国外写猫王的传记很多,凯瑟琳·特雷西的这本并不能说最好,但就近30年来国内引进的版本而言,这本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
  ——著名乐评人  郝舫
  今年8月16日,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去世30周年,其实猫王同学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是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喜欢摇滚的人谁不知道猫王呢,可是能连续说出5首猫王的歌曲的人又有几个呢,这就叫符号,这就叫经典。
  ——《三联周刊》主笔  王小峰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娱乐元素:经纪人、梦想、绯闻、毒品、失眠、情绪失控,以及因这些元素带来的纵向繁衍的物质死结和心理暗区,这些元素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里已经水涨船高,而我们现在每天在媒体上看到的也无非是这样的一些东西,从这点上来说,我们的娱乐圈或者说娱乐业并没有出现多少实质性的进步。
  ——猫王迷  海杰
  很奇怪,猫王在音乐史上影响如此之大,国内却没有一本完整的传记。
  ——出版人  金治军
  王小峰/文
  今年8月16日,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去世30周年,其实猫王同学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是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喜欢摇滚的人谁不知道猫王呢,可是能连续说出5首猫王的歌曲的人又有几个呢,这就叫符号,这就叫经典。
  经典是什么?如果它是一本书,那就是你永远会放在书架上但也永远不会去碰的那些东西。如果他是个人,那就是你永远都知道他但也永远不会去想了解的那个人。比如你老婆(老公),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经典。猫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美国人来说,出生在四五六十年代的人会把他当成一枚偶像,像镶嵌在镜框里军功章,偶尔会给晚辈讲述一下他的历史,以及他的历史与微不足道的自己之间的毫无关系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猫王显然没有被那个高跟鞋下踩死的那只猫值得关注,毕竟,他不属于我们的文化和审美与时尚范畴内的符号,更不属于我们的时代,而且对我们的成长没有任何影响。偶尔你想被人关爱的时候,会听听《Love Me Tender》或《Its Now Or Never》,听着不过瘾还可以听听破瓦落地的《我的红太阳》。
  其实我对猫王的了解,最早也是听他的歌,但会有和你一样的疑虑:这叫摇滚乐吗?美国人你有冇搞错?是啊,在听过“金属”“性手枪”之后的耳朵还能认为《Jailhouse Rock》《Heartbreak Hotel》是摇滚乐吗?事实上他就是50年代的“性手枪”“金属”或你们21世纪的周二逼。后来我听着听着就不听了,开始对他的符号感兴趣。
  猫王同学因为认识了一个叫阿甘的人,学会了扭胯,变成了Elvis the Pelvis,你说要是猫王要是认识了芙蓉姐姐,会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猫王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就是美国梦,也告诉了我们,在一个命运被商业左右的年代,一个人的性格喜好习惯不仅被商业的模版修理的一摸一样,连命运都是十分相似。以前,我们听到的故事是,猫老师去唱片公司给他妈妈录制唱片而被唱片公司老板发现,然后就变成摇滚明星了,然后就变成猫王了。这样的传奇故事最容易打动人,不管在什么年代,谁都有一个梦想,乌鸡变凤凰,丑小鸭变天鹅,以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当那个傻乎乎的手机推销员站在评委面前高歌一曲,然后就感动了世界。前几天,这段视频在网上到处流传,每天我都能收到视频连接,都是那些被感动的人传给我的。可我看着毫无感觉,这是个老生常谈梦想故事,只不过在今天又再次被包装了一次而已。因为你终于看到一个跟你一样平常甚至平庸的一个人敢于站在舞台上,于是你的小心脏略微发生了5级以下的地震。如果你去看看那些耀眼的明星,几乎都有这样的故事。
  猫王也是,少年的猫王穷的连一只苹果都买不起,当他看见有人吃苹果的时候,他就越发强烈地希望自己不仅能吃上苹果,还能希望自己有片苹果园,然后这个美国贫下中农突然时来运转,要不是那个好色的唱片公司的女秘书三番五次向老板萨姆?菲利普斯推荐这个身上散发着机油味道的卡车司机,猫王的命运可能是另一回事。瞧,多典型的美国梦。当然,当梦想照进现实后,就是美国噩梦,美国噩梦也像一个妈生出来的孩子一样,总是那么相似。一个明星的诞生,耀眼无比,然后就是自甘堕落,最后自悔人生。流星总是如此这般划过天空,猫老师不仅是美国梦的象征,也是美国噩梦的象征,他是经典的。后来的人,有多少跟他命运如出一辙,人生的起伏如此精彩刺激,难道是神探亨特说的“这都是上帝安排的”?是的,好莱坞大片不管怎么万变,但都不离其宗,套路就那么几个,因为商业需要。是的,当商业同样需要让一个人像电影一样时,也都像猫王一样。每年4月份,都会有一帮库尔班大叔的歌迷在讨论一个每年讨论的一遍的话题:究竟是谁杀死了科尔特?库尔班大叔?你能找到凶手而无法让它服法:商业。
  人家有美国梦,我们也有中国梦,比如“我行”“我看行”“我能”,然后我看到那些为了“我行”“我看行”“我能”而跑到选秀舞台上哭哭啼啼的青春男女,多么感人啊,多么手机推销员啊,可又是多么的缥缈啊,还不如杨二车老姆的那朵花来得实在,谁的未来都不是梦,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未来就不是噩梦。
  当鱼儿看到诱饵那一瞬间,它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咬住。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猫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736512
如需购买下载《猫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猫王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7.125.76 的主题关于 普莱斯利,A.(1935~1977)-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