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
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封面图

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

江平, 著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80.0

书籍简介:

本书记述了作者与16位老电影艺术家的亲密接触中的一些事,展现了老一代著名电影工作者的艺术追求、个人和生活历程、对人生的感悟。许多事是首次披露。

书籍目录:

属虎的丁荫楠

“咱爸咱妈”于洋与杨静

人民的艺术家于蓝

“影坛新秀”马季

风风火火的马骥

开朗潇洒的马林发

开心的马精武

低渊的土蓓

“小燕子”王丹凤

寻找王心刚

美丽的王晓棠

“神人”王铁成

快乐的牛■

“不识数”的尹升山

追忆古月

善良的“女特务”叶琳琅

天使卢燕

鹤发童心的“老八路”田华

“国宝”白杨

乐天派白穆

“多情公子”吕玉塑

长青树乔奇

慈祥的曲云

“大姑奶奶”向梅

幕后的向隽殊

不含糊的朱旭

忙碌的朱虹

金牌摄影朱今明

“少女明星”师伟

“马天民”仲星火

“坏蛋”刘龙

“坏人”刘江

帅哥刘琼

不长记性的“王成”刘世龙

“活陈毅”刘锡田

“银幕将军”汤晓丹

“大哥”许还山

书生孙道临

重情的严翔

怀念苏里

“秀才”苏叔阳

我的埃及母亲苏海尔

铁骨柔情杨在葆

“老哥们儿”李纬

淡泊的李长乐

“山杠爷”李仁堂

黑脸陕西汉吴天明

好官吴贻弓

阿婆吴媚媚

“阿满”之父张刚

情爱不老的张良王静珠

难忠的张圆和于彦夫

不知疲倦的张莺

田汉的女婿张辉

英雄张勇手

“政委”张瑞芳

不死的“情报处长”陈述

“老枪”陈强

不能忘却的陈鲤庭

“八姑”狄梵

“痴人”沈西林

白发丽人沙莉

“抠门老汉”茂路

“老祖宗”林默予

“叶塞尼娅”杰奎琳

美国老人罗伯特怀斯

风风雨雨庞学勤

师母郑毓芝

执着的项■和阮斐

“窗口美人”柳杰

大师赵丹

好人赵子岳

“草根”赵焕章

影坛前辈宣景琳

“琼花”祝希娟

青春永驻的秦怡

“老兵”袁岳

“译制片之父”袁乃晨

魅力无限的索菲娅.罗兰

“袖珍小生”顾也鲁

红遍东南亚的夏梦

大难不死的钱千里

“郊区”的徐才根

老厂长徐桑楚

“双枪李向阳”郭振清

“九旬少年”凌元

儒雅的凌之浩

“拼命三郎”凌子风

快乐的浦克

“老陶”、“小陶”和陶玉玲

大智若愚的桑弧

“第八个铜像”桑纳耶

黄磊老爸黄小立

“活宝”黄宗江

才情“甜姐儿”黄宗英

老来红的黄素影

小老头儿曹铎

三唔龚秋霞

铁一般的梅朵

憨厚朴实的梁音

“卖汤圆”的梁波罗

舒适与凤凰

“疯子”焦晃

学者鲁韧

“没心没肺”的谢芳

“酒仙”谢晋

“老顽童”谢添

德艺双馨谢铁骊

葛优他爸葛存壮

好老太路珊

真实做人的鲍方

爱美的黎莉莉

导演滕进贤

人“丑”心善的魏宗万

美好瞬间

后记

前言

认识江平很久了,只知他是电影导演,和我同行,还有就是他会当主持人,各种活动中总见他忙碌的身影,人称电影界“金牌司仪”和“活字典”,但我没想到他会写一本书,一本内容看来不太时尚却会让很多人感动的书。

读江平这些文章,我辈尢感亲切。他写的有我的前辈、同辈和小辈,当然也包括我。这些人物到了江平的笔下个个有神,栩栩如生。江平不是编剧,他只是用导演的目光去收集了这些电影人的故事;江平不是记者,他却用心记录了他和电影人交往的点点滴滴。

这些看起来并非惊天动地的影坛故事,会让我们追忆,会让我们沉思,会让我们落泪,会让我们震撼!江平叙述的这些事儿,都是娓娓道来,让我感觉是在喝故乡的陈年老酒,越品越有滋味。我和江平都是苏北同乡,我们之间也许有种共同的默契,那就是对中国电影的爱。

江平是勤奋的,他永远不停下追求艺术的脚步;江平是辛苦的,他好像从来不知疲倦,热心为电影界的同仁,特别是为我们这些老电影人服务。江平出书,以“过时”的老人为主角,他的精神值得颂扬。

读这本书,我看算是一顿回忆电影往事的大餐。

谢铁骊

后记

圈里很多朋友知道,江平有两个“工程”:爷爷奶奶工程和兄弟姐妹工程。前者是指我和影坛前辈的忘年之情,后者是说我与电影新人的无间亲密。其实我想说,谁爱中国电影,我就爱谁;谁为中国电影奉献,我就为谁奉献。

我奉献的是什么?从一介小演员起步,干过电影圈各个行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恐只有我自己清楚。打拼至今,已是华发染鬓。

青春和热血都投注到中国电影的湍流之中了。虽只是一滴水,但融入“银色”的海洋,我便欢快地与中国电影的大潮一起涌动着,涌动着我对电影和电影人执着的爱。

人微言轻的我,拿什么奉献给我的“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呢?只有四个字:真诚,服务。

这些年,我和电影人的接触颇多,原因是我甘当“孝子贤孙”和“使唤小子”,愿做“开心小弟”和“知心大哥”。因为,在电影人耀眼的光环背后,我常常能感受到一颗颗淳朴、炽热的心在跳动!电影人是单纯的,电影人是可爱的!不自觉地,我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想记录他们德艺双馨的点点滴滴的冲动。

于是,我开始利用双休日和出差旅途中的空隙写他们,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数年中,大概写了几百篇。感谢中央文献出版社及编辑孙翊同志发现了这些散散落落的文章,鼓励、支持我整理、改写并收集成书。于是我选择了一百多位1940年1月1日前出生的老电影人。我崇敬他们!我决定,第一本书先展现他们。

遗憾的是,还有一些老电影人的故事没能收进这本集子,象夏衍、丁峤、于伶、柯灵、张骏祥、沈浮、黄绍芬、汪洋、陈怀■、武兆堤、林农、张伐、吴茵……他们都或曾当面给我教诲,或曾教我演戏做人,但因为对这些已故的大师了解不够,恐写不出他们精神的特点,故而未敢下笔。其他一些艺术家,如夏天、郭允泰、中叔皇、王润身、郑在石、江俊、任颐、谈鹏飞、王洁、柏李、陈思思……都挺熟,正欲与他们进一步访谈时,这些老人却先后在近两年里辞世,令我懊悔、痛心不已;再就是其他许多前辈,包括九十多岁高龄的王为一、严恭、石羽、李健、陈立中、严寄洲等,他们都健康并快乐地生活着,我与他们或有合作或有来往,他们对我关心关爱,可接触不深,也不敢贸然写他们。还有一批很熟悉我、我也熟悉他们的老师,虽然也退休了,也到了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年龄,但因为1940年1月1日这条我自划的年龄杠,他们尚属“年轻的一代”……当然,更有一批风华正茂、青春靓丽、朝气蓬勃的“兄弟姐妹”,他们和“爷爷奶奶”一样,给了我许多的爱,我也只能在写第二本或第三本书时把我知道的“陈芝麻烂谷子”再“抖露”出来公诸于众了……感谢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谢铁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香港电影总会会长暨香港电影导演会终身名誉会长吴思远、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陈凯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壮壮、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协会会长张国立和优秀青年演员兼导演徐静蕾等艺术家为本书作序,字里行间浸透着他们“老中青少”四代电影人的一片真情。感谢“哥们儿”姜文、章子怡、许晴,他们远在法国和美国的某个“角落”,万里之遥还时常关心着本书的出版进展情况。感谢阎鹏、刘澍、王纲等同志为我搜集资料,因我操作电脑巨笨,他们利用节假日的业余时间帮我打字,整理文稿;感谢《中国电影报》、《电影》、《大众电影》、《电影故事》、《电影艺术》、《电影文学》、《上影画报》、《上海电视》、《时代影视》、《中卟军事电影》、《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深圳商很》、《南通广播电视报》和《中国电影网》等报刊、杂志、网络多年来为我提供了写作的园地,本书中的不少章节先后曾在上述媒体刊登发表;感谢赵荣、孔刚、屈正一、李苏嘉、于力一、胡晓芒、李国全、张苏妍、吕超、苏欢、张兰、吴艳、焦云飞、郭光高等同志为我搜罗、提供已散失的照片,还要感谢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摄影师当初为我拍下这些珍贵留影……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搞文字的妻子,是此书不署名的“第一编辑”;学历史的儿子,是我“苛刻”的第一读者。靠众人拾柴,火焰才高。熊熊燃烧的是一份份滚烫的爱……但愿这本小书,能够传递出对中国电影人和对中国电影无穷无尽的爱!属于自己的时间实在太少!每篇小文我几乎都是牺牲睡眠“速写”而成,实在无暇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恐有疏漏或记忆偏差之处,恳请大家理解并予多多谅解。

江平2007年12月22日凌晨于北京

内容摘要:

  江平笔下的人物个个有神,栩栩如生。江平不是编剧,他只是用导演的目光去收集了这些电影人的故事;江平不是记者,他却用心记录了他和电影人交往的点点滴滴。这些看起来并非惊天动地的影坛故事,会让我们追忆,会让我们沉思,会让我们落泪,会让我们震撼!  本书作者系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国家一级导演。书中披露了作者多年来与118位老影人交往的故事,亲切感人。这些人物到了江平的笔下个个有神,栩栩如生。他用导演的目光去收集了这些电影人的故事;用心记录了他和电影人交往的点点滴滴。江平叙述的这些事儿,都是娓娓道来,让人感觉是在喝故乡的陈年老酒,越品越有滋味。【作者简介】  江平,满族。1961年9月21日出生,国家一级电影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曾任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处处长,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副总经理、总制片人,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导演。1997年至1998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现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曾任《神州小剑侠》、《狐仙》、《红伶奇冤》、《相约2000》、《爱枪如命》《滴血的秘密》、《孽海恩怨》、《黑风寨》、《说好不分手》、《烟雨红颜》、《濠河边上的女人》、《梨园生死情》、《太阳升起》、《今天我离休》、《给我一点绿》、《邓小平在1929》、《张闻天》等电影、电视剧主创。获全国电视剧荣誉监制称号、全国十佳制片人称号、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电影导演奖;担任制片人、策划、编剧、导演的作品,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童牛奖”、“飞天奖”、“金鹰奖”;导演的《真情三人行》在埃及、印度、意大利等国际电影节获奖,导演的《纸飞机》获俄罗斯电影节特别奖;任制片人和艺术监制的《黄河绝恋》、《紫日》分别获“不结盟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7324204
如需购买下载《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是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78 的主题关于 电影-文艺工作者-生平事迹-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