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情缘
奥运情缘封面图

奥运情缘

刘素娥, 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这是一段湮没已久的历史,也是一段亟需抢救的历史。在第二届奥运会中,旧中国的武术国手温敬铭踏上了柏林奥运会的征程。虽然是我国第二次参加奥运会,但他们不似第一,胜似第一,因为他们第一次把中华武术带到了奥运会上,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奥运会上首次热烈的掌声!文中的两位主人公,既铸就了一场奥运传奇,也铸就了相濡以沫的一生。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凝重的人物命运,杜鹃泣血的灵魂归宿,让人肃然起敬,也让人潸然泪下。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蠡县城内的小拳师

温喜太出生

启蒙教育

罗大枪来了

第二章恩师传艺

罗大枪收徒

我的母亲

休学回家

了却父母心事

离别

第三章中央国术馆生涯

深造

张秀平舅母

考入中央国术馆

颇负赞誉的新星

第四章奔赴柏林奥运会

第一次出洋

人选代表队

第二次出洋

柏林车站受辱

女中豪杰

第五章外祖父病重

第六章威震奥运会

上场前的窘迫

上场后的威风

心中的感慨

第七章外祖父去世

第八章辗转回国

回国路上

家乡之行

第九章古道上的奔波

彻骨寒冷

“波涛两浮萍”

中途解聘

辛劳的纤夫

第十章展露才华

迎来新生活

在民族体育大会上

怀仁堂汇报

第十一章精心施教

找一个标本做试验

武术的基石

第十二章活下来

第十三章五彩旗下

武术之家

奔走疾呼

虎之两翼

第十四章最后的日子

死而后已

人们的缅怀

天堂之约

后记

前言

我的舅父温敬铭说:“1936年8月的这一天,是忧愤的一天,也是自豪的一天,还是惆怅的一天!”

那一天,他和69名中国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体育代表队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这个代表队由6个专业队组成,我的舅父参加的是武术专业队。这个专业队由6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组成,而其中的一名女运动员刘玉华后来成为了我的舅母。

这是中国第二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仅有一个叫刘长春的运动员。由于种种原因,刘长春只参加了100米和200米预赛就被淘汰了。

因此,中国这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意义非凡。参加这一次奥运会的队员,带着中华民族未了的心愿,带着人民大众的殷切期盼。

舅父温敬铭和他的搭档,不但经历了二十多天的海上颠簸,还经历了大日耳曼人的侮辱,更经历了旧中国官员漫不经心的轻蔑。可以说,他们是历尽艰辛把中国武术带到了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使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第一次轰动了奥林匹克的神圣殿堂。他们的表演赢得全场观众掌声雷动、喝彩阵阵,场内不时发出一次次惊叹:“奇迹!简直是人类的一个奇迹!”

表演完毕,他们谢幕十几次才下了场。

紧接着,他们又被拥上来要求签名留言的外国人围得水泄不通。

当时《柏林日报》称:“中国武术有三大价值体育价值、攻防价值、艺术价值。”

正在柏林考察的郭沫若、冯玉祥、李烈钧等人也观看了这场表演,他们大加赞扬国手们的精湛技艺,赞扬他们为祖国争了光,为武术事业争了气。李烈钧对此还赋诗赞颂。

这情景已经过去72年了,我的舅父温敬铭诞辰已经103年,逝世也已经23年,我的舅母刘玉华也92岁高龄了,她于2008的新年来临之际离开了我们。更重要的是,第十九届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北京召开,舅父和舅母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在这样的时候,我生出了为我的舅父温敬铭写这本传记的想法。让人们了解在旧中国一个武术人怎样被贫苦的父母养大,怎样从河北蠡县范字街头走出,怎样成为旧中国武术国手,怎样把中国武术带到奥林匹克殿堂,又怎样经历感情、婚姻和家庭。

后记

总算艰难地把这篇传记写完了,按说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我又觉得还有几件事情没有说清楚,还是在这里再作一个交代吧。

第一件事,是大枪罗成立的下落。

本书的前半部分多处写到大枪罗成立。每写到这位壮士,我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崇拜和敬仰。但写到最后,他的资料就非常少了。

据说,壮士在兑现十年后去接女人的承诺时,到了女人娘家才知道,女人在他走后的第九个年头已经嫁人了。人们说是由于种种情况实在难以坚持,又由于连年炮火多年得不到壮士的讯息,在许多好心人的劝说下,女人就找了自己的出路。壮士挥泪与岳丈家人告别,之后才又娶了家室。

另有资料记载,壮士在抗战爆发、中央国术馆解散后就回到了家乡。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在国家体委召开的体育界名人座谈会上,提出武术发展方向为。健身为主,舞武结合”,得到了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赞同,也得到体育界同仁的认可。

到了“文革”时期,老人家受到了不小的风暴冲击。在受冲击中,老人家表现出了惊人的定力,这自然是人们能想象到的。老人家逝世于“文革”初期。

至今,老人家乡的人们还一直怀念着他,社会上了解老人家的人们,还一直颂扬着他的品行和功德。

第二件事,是我的张秀平舅母后来的日子。

张秀平舅母的女儿温新蕊(温杰),在1953年毕业于河北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同年,分配到河北沧州工作。1955年接张秀平舅母去沧州居住。女儿女婿及外甥男女对老人家都非常孝敬。

1963年,我的外祖母病重去逝时。张秀平舅母与舅父温敬铭见了最后一面。那一面当然会有些冲动,也会有些波折,但依旧又平静了下来。

张秀平舅母1980年病重后回到蠡县,病逝于蠡县西北街范字街温家老宅,葬于月明河边温家墓地。去逝前,她依旧枯竭着双眼,对精心侍奉她的亲人们说:“我活着是孤人,死了是孤灯啊!”可见,她虽然过着衣食丰盈的日子,但她心底里还在叹息,叹息她与温敬铭的那段姻缘。

第三件事,是我的二表兄温庄的一次回家。

2001年秋后,我在北京见到了从武汉来北京开会的二表兄温庄。

多年不见,温庄表兄看上去老了一些,但依然是武术传人的风度,矫健威武,率性利落。我说:“二表哥,这次来京的事情多吗?”他说:“来京要办的事情都办清了。”我说:“那后面的时间怎么安排?”他说:“有事吗?”我说:“有事。“他便说:“随你安排。”我说:“那跟我一起回趟老家好吗?”他看看我,又说:“好呀!”

二表兄的话让我心里万分惊喜。因为虽然老家人日盼夜想,他自己也早有此意,但回老家的事情,到了他五十岁这一年还一直没有实现。

第二天,我就带着他回到了蠡县城内范字街温家老宅。到家之前,我给我的堂表兄温瑞琴(我的温瑞英表兄因患脑血栓头脑不大清楚了)打电话说:“武汉的温庄表兄要到家啦!”堂表兄温瑞琴惊异地连问了许多遍才相信这是真的。

两个多小时后,我带着我的温庄表兄一进范字街温家宅院,就看见前后院的七八个表兄和七八个表嫂,率领着他们下一辈的十几个侄子以及他们的媳妇和孩子们,还有范字街上我叫不上姓名的几十口子人,都等着呢。从这些人的表情上,便能知道他们心中的喜悦和兴奋。

我的温庄表兄不愧是走南闯北的人物,一见那些人便问我:“表妹,这都是咱家人吗?”我连忙指着当时已经九十二岁的堂舅母,也是温家当时唯一一个健在的长辈说:“这是我的妗子,你该叫婶儿呢。”

温庄深情地叫了一声“婶儿”,纳头便拜。

我的九十二岁的堂舅母颤着白发、流着老泪忙扶住温庄,说:“我家孩子,难为我家孩子啊!”在场的人们都激动起来,早有人擦起了眼泪和鼻涕,突然不知哪个表兄说:“这正经是认祖归宗,快到坟地去拜祖宗吧!”

其实,来的路上我与温庄表兄就已经说好,到家后要到坟上去,也让想了他一辈子的爷爷奶奶去看看这更不是“白人儿”的孙子。

温家坟在月明河往西一里多的地方。

这天是个阴天,地里的小麦苗刚刚长出一寸多高,早上的露水还没有散去,秋风吹得麦苗一抖一抖地泼洒着露珠。温家坟上的秋草非常茂密,使坟头上多了许多生机。我们到了那里,早有几个着急的孩子提前跑到了,坟头上几只麻雀已经被孩子们惊了起来,秋虫也咝咝地纷飞着。因为是领着温庄表兄来拜祖宗,所以没有以往去坟茔的悲伤和凄凉。我带着几分欢乐,几分喜庆,指着我的外祖父母的坟说:“这是我的姥爷姥姥,你的爷爷奶奶。”温庄表兄郑重地打量一下坟头,又是纳头便拜。我和所有跟来的温家人一起都拜了自己的先人,接着,我看看我的温庄表兄,又看看我的堂表兄们,犹豫了一下,又指着我的外祖父母坟前的另一个坟头,也就是张秀平舅母的坟头说:“这是我家里的那位舅母,也就是……”我的话没说完,温庄表兄再次礼拜。

至此,所有温家人向温庄表兄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就在这时,我看见,张秀平舅母坟前飞起了几只彩色蝴蝶,翩翩起舞,似乎还带着一阵清香。纵然没有任何道理,但我也把它们认为是我张秀平舅母派出来表示心意的天使。

第四件事,是我准备了一捆荆条。

这也是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计划在这篇作品拿出来之后,我就背着这捆荆条去找作品中涉及到的亲人们,把荆条递给他们,因为在作品中,我难免要伤害到我的哪一位亲人,因为写作时间的仓促,写作水平的有限,历史脉络的久远,还因为许多许多,使我对这段历史中的事情难免把握不周。在我的亲人们认为有哪里把握不周的时候,在亲人们为此而气恼的时候,就请你们接过我呈上的荆条咿……

第五件事,是我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本书从搜集资料到撰写出版过程中,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作协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到了省教育出版社领导和同志们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同时,还有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对本书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我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刘素娥

2008年3月16日

内容摘要:

  温敬铭,河北省历史上迈出国门参加奥运的第一人。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他和队友第一次把中华武术展示给世界,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奥运会上首次热烈的掌声。本书为一代武宗温敬铭的传记,记录了他一生的奥运传奇经历以及与妻子相濡以沫的一生。  本书为一代武宗温敬铭的传记。主人公温敬铭祖籍河北省蠡县,是我省历史上迈出国门参加奥运的第一人。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他和队友第一次把中华武术展示给世界,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奥运会上首次热烈的掌声。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温敬铭和刘玉华坎坷、凝重的奥运传奇以及他们相濡以沫的一生,令人肃然起敬。【作者简介】  刘素娥,1981年毕业于保定师专中文专业,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国家二级作家。做过教师,写过党史,做过行政干部。现任保定市文联副主席、保定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作品有小说集《找回来的日子》、长篇小说《裸露的土地》、传记文学《林仲平金融大亨崛起之谜》及一些中短篇小说《芭蕾堂》等,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奥运情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3469266
《奥运情缘》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石家庄出版单位河北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10 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奥运情缘是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47 的主题关于 温敬铭-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