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封面图

金宏达, 编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海外华人散文作品集。

书籍目录:

前言文脉:油然不形而神

伤逝

记纽约钓鱼

放风筝

树的沧桑

爱山庐梦影

阳光

城墙

印度“一弦琴”

一对金手镯

下雨天,真好

饮水思源

火鸟之歌

深夜三友

听听那冷雨

高速的联想

登楼赋

那树

脚印

中国在我墙上

古老的故事

握一把苍凉

弄的艺术

壮游

土拨鼠刍言

西雅图志

酿酒的理由

也是水湄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死?讣文?墓碑

鸡尾酒会

五十肩

艺术家肖像

林肯中心的鼓声

童年随之而去

英诗误我

荷塘风起

尧水之头

午后冬阳

我家竹友

水问

母者

河川证据

旅店

佛鼓

中年是下午茶

“一室皆春气矣!”

读园林

窥梦人

山鬼恋

鸟语

蝴蝶树

一扇永不关闭的门

衣魂

汝身

鱼梦

九百万只老鼠

人鼠千秋志

厕所的故事

漫语慢蜗牛

八仙之恋

密语

此情可待成追忆

衰老是个贼盗

山中人语

只剩下蛋炒饭

失去的森林

瀑布与石头

母亲,您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

响在心中的水声

野渡册:画

重访海德堡

一株湖北的竹子

白发与脐带

忘了关的墨水瓶

石头

一朵午荷

左营那个地方的茶

姆妈,看这片繁花!

项羽超级巨星

春镜

络草经纶

没有战争的海岸

骑楼的句法结构

橘与柚

爱草

星沉海底

辣椒的季节

随鸟走天涯

异象

一花亦真

起居注

芝麻开门

碎银

割月

狂野本色

云游

前言

“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海外对于古人而言,曾是一个烟波浩淼、极其遥远,不易达至的领域,而在今天“地球村”的概念里,大约不过是池塘一侧的邻家罢了。

以往及现在,成千上万炎黄子孙走到了海外。

他们步履所至,中华的文脉也随之而至。

中华文脉,源自何处?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还是《诗》、《书》、《春秋》,屈宋班马?我们宁可相信,自有达意表情,一线文脉,即在氤氲之中,老子之所谓“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是也,它与中华民族的栖存、蕃衍与壮大相伴随,自然,也同经了无数灾厄与断伤,“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庄子),不经意间,秉天地之灵气,它又会激浪扬波,顿现一派长江大河的浩荡景观。

披览海外各位名家的散文,不由得我们不对中华文脉作更为华丽的想象。时当反传统的狂飙席卷之后,文脉与传统几乎同时噤声,而星散于海外的炎黄子孙则或更执着于故国故土之思,也更珍重固有的文脉。文脉的传承洵非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共襄的盛举,带有五四新文学风云之色的老作家如台静农、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林海音、凌叔华等固然宝刀未老,而萃然崛起的一批文章高手,则陡然使得沉潜的文脉有了湓兴的气象。如余光中仅仅从一场冷雨,即听出多少古国文化的意境与情韵,另一手,则又以东方的文词、文体,驰骋神思,尽写西方现代都市文明之极景,百变汉字,使之空前地具有“文字的弹性、密度与质料”。而另一位大师级人物王鼎钧,虽然自云“浪漫而略近颓废”,其实却是“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读他的文章,真是非常的沧桑,非常的酣畅,其文字精淳闳约,波澜老成,令人大有“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之感。杨牧的文章状写域外风物,逸气横生,丰姿动人,其一篇书信体的《壮游》,就让人看到上承唐宋大家的余绪,而尤显恢奇之致。女性文章的巨姝,如张晓风、简帧等也决非只有“咏絮之才”,张晓风一枝生花妙笔触处成春,笔下重重叠叠,皆是诗词意境;而简媜虽然也有辗转折冲、孤绝凄美之态,骨子里却是真正的沉博艳丽,她的那篇《水问》直接《天问》,好似一篇“楚辞”!其他再如长居香港的董桥,雅人深致,斯世希见,其文字可谓无一字无来历,文物风神,令人倾倒;而身兼艺术家的木心,则神观飞越,体气高妙,其高视当世,亦良有以也。如是高手,还可举出许多,佳构名作,自是不胜枚举。此际即或不能称为散文之盛世,称为胜景,想不为过。

文脉之兴,首在心存文脉。有论者探究海外作家成功之由,认为首先是对传统的认同和尊敬,我在细品他们的文字之后,深以为然。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或深或浅传统文化的底蕴,看到文脉流转的历历印迹,他们固然“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而另一面却也能娴熟地放言遣辞,令“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同时,在一个新的时代,将汉语言推向一个新的境界。的确,对传统,后人不惟要认同,更要尊敬,或者,惟在尊敬中,才有更深切的认同。我们许多人的文字不好看,不耐看,首先要检讨的就是对传统不够尊敬,且是“打小儿”就不够尊敬,当然也缺乏诚心诚意的认同,中华文脉自是与之无缘。

当然,单是因循传统也是不行的,鲁迅早就说得好,“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鲁迅的识见,允为有识者所首肯。余光中调侃自己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实就是“拿来主义”:不拘一格,广采博取,闳其中而肆其外。海外散文名家,多为学者,是一大优势。虽然,精于某一专门学问,确也未必就能做好文章,斯学也,或更应是指一种博雅厚实的人文学力,余先生和他的同道有幸获此学力是令人歆羡的,而更令我们看重的是他们的不平凡的襟抱与目标他们并不是只为了写出几篇漂亮文章、扬芬文苑而已,而是冀望我们亲爱的汉语言的精心重铸与再现辉煌。这应该是所有书写方块字的作者共同的愿景。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刘勰)中华文脉婉转曲折,如今已是春水漫溢,它必定与日俱新,流传永远。

是编铨次之余,对此我良久思之。

金宏达

二○○九年二月二十三日于北京

内容摘要:

  文脉的传承洵非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共襄的盛举带有五四新文学风云之色的老作家如台静农、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林海音、凌叔华等固然宝刀未老而萃然崛起的一批文章高手则陡然使得沉潜的文脉有了湓兴的气象。  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或深或浅传统文化的底蕴看到文脉流转的历历印迹他们固然“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而另一面却也能娴熟地放言遣辞令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同时在一个新的时代将汉语言推向个新的境界。  披览海外各位名家的散文,不由得我们不对中华文脉作更为华丽的想象。时当反传统的狂飙席卷之后,文脉与传统几乎同时噤声,而星散于海外的炎黄子孙则或更执着于故国故土之思,也更珍重固有的文脉。文脉的传承洵非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共襄的盛举,带有五四新文学风云之色的老作家如台静农、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林海音、凌叔华等固然宝刀未老,而萃然崛起的一批文章高手,则陡然使得沉潜的文脉有了湓兴的气象。如余光中仅仅从一场冷雨,即听出多少古国文化的意境与情韵,另一手,则又以东方的文词、文体,驰骋神思,尽写西方现代都市文明之极景,百变汉字,使之空前地具有“文字的弹性、密度与质料”。而另一位大师级人物王鼎钧,虽然自云“浪漫而略近颓废”,其实却是“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读他的文章,真是非常的沧桑,非常的酣畅,其文字精淳闳约,波澜老成,令人大有“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之感。杨牧的文章状写域外风物,逸气横生,丰姿动人,其一篇书信体的《壮游》,就让人看到上承唐宋大家的余绪,而尤显恢奇之致。女性文章的巨姝,如张晓风、简帧等也决非只有“咏絮之才”,张晓风一枝生花妙笔触处成春,笔下重重叠叠,皆是诗词意境;而简媜虽然也有辗转折冲、孤绝凄美之态,骨子里却是真正的沉博艳丽,她的那篇《水问》直接《天问》,好似一篇“楚辞”!其他再如长居香港的董桥,雅人深致,斯世希见,其文字可谓无一字无来历,文物风神,令人倾倒;而身兼艺术家的木心,则神观飞越,体气高妙,其高视当世,亦良有以也。如是高手,还可举出许多,佳构名作,自是不胜枚举。此际即或不能称为散文之盛世,称为胜景,想不为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9931852
《象》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象是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6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