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论
曾国藩三论封面图

曾国藩三论

孙三宝, 编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按论做官、做人、做事的顺序,从曾国藩的传记、日记、家书、著述中节选内容,编成一册。

书籍目录:

论做官曾国藩居官不败的原则与规律

要深知为政之体

做官要公而忘私

宦海之途当知畏

功名不可恃

慎用权力、忍让求全

要有力挽世风之志

做官不要自以为是

做官要有责任感

悟人悟己为做人正道

警言立世、察人至明

借他人智慧为己用

时时不忘求人自辅

不做绝人之路的事

知人晓事最重要

严格选将制度

做大官的不任人唯亲

扶助有才之人

让别人自主发展

治军要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厚饷养兵以求廉

以诚、恕知天下

择人而事,不可草草

性格偏激之人要慎用

做事必须躬亲实践

不畏艰难、尽职敢为

慧眼识英杰

用人不草率,存心不自满

广加延访,为国得人

忧患必能长久

善用两全之法

难由己当,功让人享

做官的第一秘籍

要深思远虑,慎而又慎

抽身引退,善始善终

为“小民生计”着想

善以坚忍用世

置之死地而后生

居高位之道

论做人品格自砺,誓做完人

做人第一要立志

环境造就读书人

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强烈的进取意识

立志苦读,功业早成

君子修已治家

品性自励铸大业

刚柔并用、自立自强

世事胜负要靠“挺”

兼容并蓄、气象冲融

修身砺志、每日三省

做人最忌轻薄浮浅

交友不可不慎

交友要有雅量

善结人缘事事圆

保持自己的晚节

表现欲不要太强

处世以谨慎为怀

为人处事不露锋芒

处世要圆融、通达

修养心性,处事不烦

以“匡时救世”为己任

以存诚自养

不可轻取人财

做人不要太狡诈

论做事有大目标才能有大作为

做事恒久是一大美德

事事从小处做起

不拘泥于过去的做法

保持倔强以砥砺志向

做官要不违势不悖理

成就大事,须宏阔、细微兼有

刚柔明强,老墨并用

在极难之境能坚守观变

辱中求荣,挫中思奋

生活讲求“勤”、“俭”

不求奇功,但求稳着

主张以“缓”字取胜

干自己本分的事

不让性情碍大事

敢言必能负重

要善于把握刚柔的尺度

走中华自强之道

避祸第一良方

处事四要

不以一已之好恶处事

外严内宽巧处事

前言

权力与人生之间有一道屏障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曾国藩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是站在人生的平台上看权力,而不是把持着权力摆弄人生。其中奥妙,自不待言!

曾国藩为官非同一般之人,他并不把权力看成至宝,也不把权力看得轻若鸿毛。在曾国藩的书信中,我们能够在许多地方发现他关于为政做官的警示录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为政要勤谦廉劳、为政不可倨傲、为政要有百姓心等等。这是曾国藩为政的基本纲要!

在这里。我们尤其要看一看曾国藩求仕途、走仕途的人生过程:曾国藩青年得志,仕途通畅,拥有重权,湘军是他的“重镇”;但是,他历尽坎坷,曾几次有轻生的念头,这让他醒悟了许多原来人生可得可失、可放可收,更可以身处高位,也可身处低位,关键是要保持坦然自若的心态,彻悟人生荣辱。

曾国藩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前人的成败得失都能在他那里转化为一种力量,提升为一种原则,升华为一种理念。他常常把这些原则和理念概括为成大事的“要义”、“要着”、“要法”、“第一义”等,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仕宦生涯。

曾国藩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被“认可”,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审视。是因为他的许多作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睿智,这是我们原来对曾国藩的关注中所忽略的。他的场面做大,才能群雄影从;局面狭小时,切忌属下自立门户;自己建立功业,先让别人建立功业;择人而事,不可草草:表现欲过强易遭不测等成大事之观点、方法,无不闪烁着这样的智慧火花。

曾国藩的后人、门生,以及包括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人都能从某个方面“发现”曾国藩成大事的“秘诀”所在。当然,这些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持立场也有很大差别,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近代中国。被叱咤风云的大才子梁启超赞许的人几乎没有,但他却对曾国藩推崇备至,并称:如果曾国藩在世,今日混乱的局面一定靠他来拯救。

曾国藩死去了一百多年,不但没有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相反,他的传记、日记、家书、著述,乃至有关他的故事、传说等等都四处可见、随处可闻。历史发展到今天,“曾国藩热”还在热,说明人们还希望在曾国藩身上找到可资借鉴的东西,用以帮助自己走向“成功”,而《曾国藩三论》这本书也正好高度概括了曾国藩一生的成功之道。

关于中国古代的仕途可圈可点的太多,历史学家可以去细心揣摩,各位看客也可反复把玩。其实,仕途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求仕者的心态和目的!

毛泽东一生“独服曾文正”,直到病重的晚年,他还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立功业之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国藩。按照毛泽东的解释,曾国藩是“三不朽”的人物,因为,他成就了大事业,并且,思想品格也足以为后世所法。

为了较好地反映曾国藩成就了大事业的思想品格和人生经历,我们以《曾国藩三论》这本书来透视曾国藩的一生,并从中去寻找人生的经验和智慧。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在阅读和理解之后有所收获!

内容摘要:

  尽管曾国藩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他做人做事的绝学仍然是我们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来源和处世瑰宝。  曾国藩本身就是一部多方位、全视角的为人处世全书,他身上浸润着中国五千年的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将曾国藩一生中为官、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很少有人像曾国藩那样,获得的评价是天壤之别,敬爱与痛恨。推崇与指责,同时加于一身。爱之者说:曾国藩老成练达,深谋远虑,终成大业,是国家的脊梁。恨之者说:曾国藩老奸巨滑,心术多端,深不可测,是封建官场中的“老狐狸”。如果去掉措辞中的褒贬色彩,便可发现,人们对曾国藩其人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老谋深算”。  《曾国藩三论做官做人做事》将曾国藩一生中为官、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研究,融合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所有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共享。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曾国藩三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4028048
《曾国藩三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戏剧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曾国藩三论是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52 ,D691 的主题关于 曾国藩(1811~1872)-人生哲学 ,曾国藩(1811~1872)-政治-谋略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