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王学通论
江右王学通论封面图

江右王学通论

徐儒宗,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宏观上对江右王学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性论述。

作者介绍:

徐儒宗,1946年9月生于浙江浦江。自幼爱本家学,农余从父攻读经史、诸子和诗文。1980年以农民自学的身份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统一考试录取为研究实习员,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周易学会、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江右王学概观 第一节 陆王心学的江右情缘 第二节 姚江王学的学术旨趣 第三节 王门分流与江右王学的形成 第四节 江右王门学人述略 第五节 江右王学探讨的学术内容第2章 心物相融的本体精神 第一节 发明心之本体 第二节 关于人性的探索 第三节 心与性、情、意、知的关系 第四节 心、性与物、理的关系第3章 纵贯内外的中庸之道 第一节 “中”为至善之极则 第二节 “未发之中”与“中节之和” 第三节 “时中”与“执中达权”

第1章 江右王学概观 第一节 陆王心学的江右情缘 第二节 姚江王学的学术旨趣 第三节 王门分流与江右王学的形成 第四节 江右王门学人述略 第五节 江右王学探讨的学术内容第2章 心物相融的本体精神 第一节 发明心之本体 第二节 关于人性的探索 第三节 心与性、情、意、知的关系 第四节 心、性与物、理的关系第3章 纵贯内外的中庸之道 第一节 “中”为至善之极则 第二节 “未发之中”与“中节之和” 第三节 “时中”与“执中达权” 第四节 “中行”乃品德修养之准则第4章 体用同源的良知学说 第一节 “良知”的本义及其不同理解 第二节 “虚灵”说与“独知”说 第三节 “虚寂”说与“仁体”说 第四节 “明觉”说与“发窍”说 第五节 关于“良知”的其他诸说第5章 知行合一的格致工夫 第一节 “致良知”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主敬”与“慎独” 第三节 “归寂”与“主静” 第四节 “主宰流行”与“性命兼修 第五节 “研几”与“觉性” 第六节 “止修”与“识心” 第七节 其他格致论简述第6章 存理去欲的品德修养 第一节 天理人欲之辨 第二节 主敬、慎独说的修养论 第三节 归寂、主静说的修养论 第四节 研几诸说的修养论 第五节 其他诸说修养论 第六节 实现道德的最高境界第7章 率性修道的教学理论 第一节 江右王门的教学形式 第二节 时雨春风,日长月化——王学的中行教学理论 第三节 去其不善以归于善 第四节 六经乃尽伦之注脚 第五节 “存神过化”与“学贵实修” 第六节 “穷经博古”与“悟修互证”第8章 适时务实的经世思想 第一节 致是良知而行 第二节 事事致其良知而政理 第三节 治天下当自学校始 第四节 平治天下在于自尽其心第9章 江右王学的交流与影响 第一节 自出机杼的同门之争 第二节 维护师说的排异之争 第三节 批判良知现成说 第四节 批判良知现成说的学术影响 第五节 以古为鉴的现代意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江右王学”是阳明后学盏行于江西一带的重要学术流派。因为江西是阳明一生的重要活动地区,当地学者深受其影响,故能得其真传并有所发展,且能匡救王门别派之流弊以归于正,终使“阳明之道赖以不坠”,因而对后世学术界有巨大的影响。《江右王学通论》主要是从宏观上对整个江右王学进行综合性论述,以期对江右王学的整体风貌及其学术特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江右王学通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阳明学研究丛书
9787300112749
如需购买下载《江右王学通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江右王学通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48.25 的主题关于 王守仁(1472~1528)-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