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收藏家
大收藏家封面图

大收藏家

李士衡, 编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年代:2007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简述24位近代收藏大家的生平事迹、收藏故事,记叙众多国宝的传承过程,展现百年来收藏界的风云变幻,体现收藏家的爱国精神。

书籍目录:

金石大家陈介祺

◎秦铁权斋

◎传古首在别伪

◎万印楼

◎不敢示人的毛公鼎

“三鼎”得其二潘祖荫

◎至尊宝鼎聚首潘府

◎掘地藏宝

◎捐献国宝的江南女子

“书林之掌故,藏书之诗史”叶昌炽

◎藏书数量惊人

◎馨香传世《藏书纪事诗》

◎三十余年的积累《邠州石室录》

◎保护敦煌文化

小说家、收藏家刘鹗

◎谁发现了甲骨

◎藏品超过黄金价值

◎好古如好色

◎千金易古琴

◎刘鹗与罗振玉

霸王收藏家端方

◎端方与收藏之缘

◎三年后再见

◎端方和罗振玉

◎把湘绣推向世界

◎出洋考察携回国宝

大银行家沈吉甫

◎大银行家

◎八万元听一响

积藏之冠庞元济

◎收藏甲于东南

◎400银元买宫扇

◎争购“十七笔兰”

◎慈善家庞元济

一代大师黄宾虹

◎少年得意

◎扬州访贤

◎救火失印

◎误购“石涛”,结缘张大千

◎拒日寿宴

◎捐献毕生收藏

甲骨学的奠基者罗振玉

◎少年英才

◎抢救大内档案

◎收藏陶俑第一人

◎古玩奸商

◎保护敦煌文化

◎甲骨行踪成谜

古瓷泰斗郭葆昌

◎视古瓷如命

◎无与伦比的“洪宪瓷”

◎“三希堂”两宝的坎坷经历

红项子老板周湘云

◎以房地产发家的收藏家

◎最负盛名的碑帖

◎《淳化阁帖》三卷上的三方藏印

◎中国第一块车牌

侠义收藏家叶恭绰

◎张大千戒赌,叶恭绰还帖

◎保护毛公鼎

◎乱世倾力救国宝

◎东亭探荷

◎收购海源阁藏书

◎转让《鸭头丸帖》

◎玩物不丧志

七百碑帖遗赠故宫朱文均

◎百年的藏书史

◎虎父无犬子

◎故纸堆里拣出国宝

◎朱家四次捐赠

◎真龙宝座回来了

藏书大家周叔弢

◎捐书如同嫁女

◎天生的收藏家

◎“陶陶”背后的源流故事

◎周氏家族与小盘谷

宣德大王孙瀛洲

◎从古玩店的学徒到敦华斋的老板

◎捐物3000余件的鉴藏大家

◎闭眼可辨古瓷的真伪

◎鉴瓷歌诀传后世

◎三件国宝级珍品

“一只眼”吴湖帆

◎一字千金的题跋

◎72柄状元扇

◎战乱意外带来的乐土

◎画坛奇才

◎含冤而亡

艺坛巨匠徐悲鸿

◎坎坷收藏之路

◎失而复得的国宝《八十七神仙卷》

◎对作品“美备”的追求

◎“抢购”《梅妃写真图》

◎两幅换一幅

◎重艺不重名

◎大干仿制,悲鸿受骗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出身豪门,“不务正业”

◎收购《平复贴》与《游春图》

◎一夜之间,夫妻砚合璧

◎宁死不卖藏物

◎惊世捐献

◎挚友陈毅元帅

不蓄私藏的文物局局长郑振铎

◎本非收藏,只因逢乱世

◎郑振铎救书

◎陶俑收藏的集大成者

◎无私抢购文献古籍

◎孤岛救国宝

◎迷恋笺谱

◎珍藏捐献国家

画坛奇才、造假圣手张大千

◎500两黄金,购豪宅还是买名画

◎石涛复生

◎张大干的柏拉图式恋情

◎敦煌的临摹之路

◎张大干与张学良近半个世纪的画缘

◎以藏报国

◎看山须看故山青

古文字学家商承祚

◎收藏端砚之王“猴王砚”

◎独乐莫如众乐

◎探察晋代古墓

◎护宝抢救行动

◎“四进士条幅”与朱砂墨

◎四批徐悲鸿

◎著述等身

江南第一收藏家钱镜塘

◎慧眼识真宝

◎收拾故乡旧文物

◎人淡如菊

秉承家学徐伯郊

◎“国宝”父亲徐森玉

◎为文物甘做人质

◎抢救“二希”

◎购回《韩熙载夜宴图》

◎护送宝礼堂藏书归国

◎收购陈仁涛藏泉

◎四年购回苟斋藏书

鉴定大师张葱玉

◎一夜继承百万家产

◎矢志不渝的年轻收藏家

◎大名鼎鼎的张家常客

◎十三年恪尽职守

前言

时下流行自封或互捧,专家、大师、著名人士堪比过江之鲫,而全民收藏的热潮更是造就了多如牛毛的所谓收藏家。但是这中问又有多少人是才收了几张字画或几件瓷器,就自认为是收藏家?更有甚者分明是个旧货小贩,买进卖出,久而久之也忝然把自己归入此列。

依我看来这些人充其量不过是个收藏者或投机商。他们与收藏家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收藏目的不同。他们的收藏不过是金钱的汇集或附庸风雅,并非精力与心血的凝聚,而收藏家的目的则是“藏物”而非“藏钱”。

甲骨的发现人王懿荣曾经这样说过:“东坡说岐山风物惭,乃皮相耳。东坡未解好古也。然安得腰缠十万贯哉?若有之,决不上扬州!”有多少收藏大家藏物充栋,著述等身,但生活却简朴得令人惊讶。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收藏家是清贫的书生,他们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997年翰海拍卖会上,曾由张葱玉收藏的五件宋代法帖,以高达682万元的价格成交。时隔8年,这几件文物在北京翰海再次露面时,竟拍出了2000多万的高价。而这几件东西在张葱玉的藏品中,只能算是平常。无独有偶,上世纪中叶,张大千用一座王府换来的《韩熙载夜宴图》,张伯驹费尽心力购人的展子虔《游春图》、陆机《平复帖》、李白《上阳台帖》,这些名作每一件放在现在都是无价至宝。若是把这些藏品用今天的行情来计价,两位先生绝对身家过亿。只是这亿万家财从不曾变现,张伯驹当年发自肺腑地说过:“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这句话表露了他收藏的本意,也一言道尽了大收藏家的真性情!然而想要在收藏界有所成就,除了过人的财力、魄力,还要有出色的眼力,眼力才是成就大收藏家的关键。

钱镜塘先生搬到上海以后,经常到五马路的古玩市场溜达。一天,在当众买下一幅纸张霉烂残缺、乏人问津的古画之后,钱镜塘微微一笑,对众人解释道:“这张画是宋朝范宽的《山水晚色图》,算得上稀世之品。

说它是宋朝的作品,是从纸和泛油的墨色来确定的;说它是范宽的作品,是从手法上讲的,除了范宽,很难有人有此手法。我见过范宽的另一件山水图,所以判断确为范宽的作品。”所谓收藏大家就是这样一群才识眼力超群,又视藏物如生命的人,面对钟情之物他们往往天真得像是孩子。“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在他们身上有着绝好的体现,而这正是收藏家最珍贵的品格。百年时光相去不远,那些风雅冠绝的大家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又一幅属于名士的画卷,将大收藏家的坎坷人生及收藏珍品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

内容摘要:

  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这许许多多的文物宝藏之所以能够留存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人曾经不惜重金甚至生命去珍藏、保护它们,正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才使无数国宝得以为后世品鉴、观赏。这些被后人称作收藏家的人,在他们的收藏道路上历尽坎坷艰难,既有豪气干云的壮举,也不乏无奈绝望的辛酸。所谓收藏大家就是一群才识眼力超群,又视藏物如生命的人,面对钟情之物他们往往天真得像是孩子。“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在他们身上有着绝好的体现,而这正是收藏家最珍贵的品格。百年时光相去不远,那些风雅冠绝的大家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又一幅属于名士的画卷,将大收藏家的坎坷人生及收藏珍品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收藏比的是“眼力”。你的眼力好,奇货珍品必定经常光临。本书中谈及近现代多位顶级大收藏家,正是他们过人的眼力成就了他们的盛名。  陈介祺、朱文均、潘祖荫、周叔驶、叶昌炽、孙瀛洲、刘鹗、吴湖帆、端方、徐悲鸿、沈吉甫、张伯驹、庞元济、郑振铎、黄宾虹、张大千、罗振玉、商承祚、郭葆昌、钱敬塘、周湘云、徐伯郊、叶恭绰、张葱玉……这些人的藏品是一份皇皇的名单,大盂鼎、毛公鼎、成化斗彩三秋杯、《中秋帖》、《伯远帖》、《韩熙载夜宴图》、《八十七神仙卷》……每一件价值连城的传世珍品背后都有一段辗转跌宕的传奇。本书以浓墨重彩的笔触为您讲述这些闻名中外的大收藏家的故事,带您追溯他们的收藏历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收藏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590255
《大收藏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沈阳出版单位万卷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9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大收藏家是万卷出版公司于2007.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4 的主题关于 收藏家-生平事迹-中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