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同行
与虎同行封面图

与虎同行

印红, 主编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9.8

书籍简介:

本书是我社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的又一作品,本书通过虎的生态、野生虎的保护及虎文化,对虎进行全方位解读,从而理解我们今天对保护虎及物种多样性所做出努力的意义。

书籍目录:

虎的传人就是龙的传人

金色的守护神原始虎图腾崇拜

两仪生四象虎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象

人假虎威人类如何“盗版”虎的力量与权威

从英雄到敌人虎身份和命运的双重转变

人以群分中国人的十二分之一

幻化的美丽虎在文学艺术与民俗中开拓的领地

呼啸山林站在食物链顶端

虎家族的美丽身影

从远古走来

虎的狩猎场

虎的一生

尊重自然让猛兽成为猛兽

中国虎的沧桑谈老虎的历史变化

中国为虎保护所做的巨大努力

世界的虎保护工作

走向何方虎有怎样的未来

虎的未来取决于人类

拯救老虎,就是拯救人类的未来

前言

老虎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是亚洲特有的肉食动物。它优雅美丽,神秘而凶猛,曾经在广袤的亚洲有过广泛分布。这种令人敬畏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但是,这一产生于100多万年前的物种在今天却面临消失的困境。

世界上的虎只有一个种,仅分布于亚洲。由于分布地区十分辽阔,因此虎在体型、色彩、斑纹上依栖息地不同而产生差异,故学者将虎分为8个亚种,并以分布区而冠名: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里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厘虎。而目前,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已绝种,其余的5个亚种也十分濒危。

历史上中国分布有5个虎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和里海虎。它们曾经分布在西起新疆、东至沿海诸省、北接中俄边界、南抵海南的广大区域内,其分布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

中国虎诸亚种在世界虎变迁史上具有典型性。中国牧业和农业文明历史悠久,早期沿江河平原的古代牧业和农业活动导致了虎生存环境的改变,迫使其从水源丰富、植被茂盛的江河湖沼草丛和平原林区消失。近百年来,现存各个虎亚种的个体发现及分布区信息基本上来自山地林区,以至人们误以为虎是典型的山地物种。近代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森林的开发和狩猎等经济活动的增强,对已退缩至山地林区的虎造成更大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减少。

中国不仅是虎的起源地,而且也是虎的分化中心和虎亚种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古代。虎这种威猛的大型猫科动物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风俗通义》中说:“虎,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所以,在古代文学中以白虎和青龙、朱雀、玄武4种图像,象征东、南、西、北4个方位。虎是神的化身,而且被赋予人性的美德与智慧,在人们心中,它既是神兽,也是义兽。此外,老虎除了是一个自然物种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常被视为权力和制度的象征。威严凶猛无比,成为古代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这充分体现了虎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和虎文化对世人的影响。

中国人善讲“理”,在《易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大人虎变”。其意是说大人物的行止屈伸如虎身花纹一样炫烂多变,变幻无穷。中国人爱吉祥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镇摄敌手之物,而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这个习俗已流传了几千年。

在中国汉族及藏族的传统历法中,每60年为一循环,分十二生肖,每年由一种动物组成,老虎便是十二生肖之一。虽然中国现存的老虎数量十分有限,但老虎的影响力仍然未见减退,一般人依然相信在虎年出生的男孩具有驱赶邪魔的力量,在小孩额上用酒及水写上“王”字可使他们变得更为勇敢及健康。又据说小孩子戴上制成老虎头形状的帽子,穿上画了老虎图案的鞋子,或是睡觉时使用老虎形状的枕头,便可以更健康活泼。

虎是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在一片蓝天下。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贪婪地索取,虎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消失,野生虎已经危险到即将离我们而去,挽救虎已成为我们全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由衷地希望,通过这本书人们会对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推动虎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最终使这种美丽的动物获得拯救。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2010年4月18日

内容摘要:

  老虎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是亚洲特有的肉食动物。它优雅美丽,神秘而凶猛,曾经在广袤的亚洲有过广泛分布。这种令人敬畏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这本书可以引领读者走进虎的世界,感受它们纯净的心灵,了解它们种种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它不仅介绍了传承至今的灿烂虎文化,也记录了虎在自然界神秘的生存状态,以及为了拯救这种美丽的动物,中国和世界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人类需要虎,需要在大自然中有虎这样一个色彩斑斓的朋友!认识虎,善待虎,给虎一个生存的理由!这也是出版这本书的初衷。  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通过自己的捕食活动也推动着整个生物链的运转和众多动物的进化和演变。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态的平衡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促进。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在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地生活。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虎种群数量的多少可反映出生态系统是否平衡。哪里有虎存在,就表明那个地方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对虎的恐惧,人们把它们置于自己利益的对立面。加以持续的、大规模的捕杀。于是当岁月之轮转到今天,我们才蓦然发现,虎这种充满魅力的动物正离我们而去。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后代将只能在图片和文字中认识和领略虎的神采了。  在2010年这个中国传统的虎年,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昔日的王者所面临的困窘与危险。在所有8个亚种中,有3个已经消失了,其余的距离灭绝也并不遥远,尤其是华南虎,我们在野外已多年未见其身影。而在人类社会中,尽管虎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人们在贴虎年画、戴虎头帽、穿虎头靴、吃老虎馍等等传统行为之外,似乎并没有充分了解到野生虎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拯救虎的工作所面临的紧迫感。有鉴于此,我们经过长期的调查和推动。在诸多科学家和有责任感的社会组织的帮助之下,出版了《与虎同行》。  这本书可以引领读者走进虎的世界,感受它们纯净的心灵,了解它们种种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它不仅介绍了传承至今的灿烂虎文化,也记录了虎在自然界神秘的生存状态,以及为了拯救这种美丽的动物,中国和世界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与虎同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084402
如需购买下载《与虎同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 240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与虎同行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Q959.838-49 的主题关于 虎-保护-普及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