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福利
心理福利封面图

心理福利

范为桥,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在对福利问题进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福利进行了研究,以解读人民对于自身幸福和利益的理解。本书以大学教师、大学生和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研究参与者样本的问卷调查,经因素分析,得到了三个不同群体心理福利的维度构成:自我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对社会的行为性评价。本书的研究结果对组织、群体和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介绍:

范为桥,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目前任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上海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测评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测量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并担任国内外多本知名心理学杂志的特约审稿人。研究领域包括:跨文化人格、智力风格、生涯发展、心理幸福感和心理测评。迄今为止,已经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重要学术论文40余篇,中英文学术专著(及合著)6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幸福与福利

一、从幸福到福利

二、福利的概念与范畴

第二节 心理福利及其研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心理福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心理福利的哲学批判

一、中西幸福论的比较

二、价值相对主义与心理福利

三、理性、非理性与心理福利

第二节 心理福利的心理学批判

一、目的论

二、苦乐相济论

三、活动论

四、自上而下说与自下而上说

五、联想论

六、判断标准论

七、心理幸福多维模型

第三节 心理福利的社会学与经济学批判

一、生活质量研究

二、经济学方面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章 心理福利研究的理论构思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心理福利结构的理论构思

一、什么是“有意义的环境总体”

二、对“评价”的解释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四章 大学教师心理福利的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编定与测试

第二节 大学教师自我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三节 大学教师生活满意感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四节 大学教师对社会的行为性评价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五节 大学教师心理福利结构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二、模型的检验

三、模型的分析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福利的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编定与测试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三节 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四节 大学生对社会的行为性评价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五节 大学生心理福利结构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二、模型的检验

三、模型的分析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福利的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编定与测试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三节 中学生生活满意感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四节 中学生对社会的行为性评价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的标准化

二、因素命名与解释

第五节 中学生心理福利结构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二、模型的检验

三、模型的分析

第七章 心理福利研究的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一、本书研究的小结

二、本书研究的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摘要:

《心理福利:人类幸福的新思考》作者在对福利研究进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批判分析的基础上,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们的福利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人们对于自身幸福和利益的理解。该书对心理福利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多组比较,最终构建了心理福利的二阶结构模型,并在大学教师、大学生和中学生三个群体中进行验证。在“以人为中心”和“追求自我”的时代精神氛围中,本书的研究结果对组织、群体和个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心理福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8115729
如需购买下载《心理福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心理福利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2 的主题关于 幸福-应用心理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