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封面图

机械制造工艺

杨殿英,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教材是根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床夹具、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典型零件加工、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第二节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

一、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

二、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三、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第三节零件图的分析

一、零件的结构分析

二、零件技术要求的分析

第四节毛坯的选择

一、毛坯种类的选择

二、毛坯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第五节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第六节工艺路线的拟订

一、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二、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确定

第七节加工余量的确定

一、加工余量的概念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第八节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一、各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二、各工序基本尺寸的确定

三、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四、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分布图的绘制

第九节工艺尺寸链

一、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二、工艺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

三、工艺尺寸链的解算

第十节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一、机床的选择

二、工艺装备的选择

第十一节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二、工艺成本及其组成

三、工艺方案经济性的评比方法

第十二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一、时间定额

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

第一节概述

一、机床夹具的概念

二、机床夹具的作用

第二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一、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原理

二、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用

三、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

四、欠定位和过定位

五、定位刚性和定位稳定性

第三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

一、定位误差的产生

二、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第四节工件的夹紧

一、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夹紧机构

第五节夹具的其他元件及装置

一、组合夹具

二、拼装专用夹具

第六节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二、确认夹具的结构方案

三、绘制夹具图样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

第一节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型号

一、机床的分类

二、机床的型号

第二节车床与车刀

一、车床

二、CA6140型卧式车床

三、立式车床

四、车削的工艺特点

五、车刀

第三节钻床及孔加工刀具

一、钻床

二、钻削的工艺特点

三、孔加工刀具

第四节镗床

一、卧式镗床

二、坐标镗床

三、镗削的工艺特点

第五节铣床及铣刀

一、铣床

二、铣削的工艺特点

三、铣刀

第六节磨床

一、磨床的功能和类型

二、外圆磨床

三、内圆磨床

四、平面磨床

五、磨削的工艺特点

第七节齿轮加工机床及切齿刀具

一、齿轮加工机床

二、切齿刀具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典型零件加工

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

一、概述

二、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三、轴类零件的加工路线

四、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及分析

第二节箱体零件加工

一、概述

二、箱体的主要技术要求

三、主轴箱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及分析

第三节圆柱齿轮加工

一、概述

二、圆柱齿轮的技术要求

三、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及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机械加工精度

第一节概述

一、原始误差及其分类

二、加工原理误差

第二节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机床的几何误差

二、调整误差

三、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及工件的定住误差

四、工艺系统的磨损误差

第三节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工艺系统刚度分析

二、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四节工艺系统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工艺系统的热源及热平衡

二、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三、减少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四、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五、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五节工件内应力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内应力的概念

二、内应力产生的原因及所引起的加工误差

三、减少或消除内应力的措施

第六节保证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一、直接减小和消除原始误差法

二、误差补偿法

三、误差分组法

四、误差转移法

五、就地加工法

六、误差平均法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一节概述

一、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

二、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一、切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二、磨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第三节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一、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

二、加工表面的金相组织变化

三、加工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第四节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一、控制磨削参数

二、终加工工序采用超精加工、珩磨等光整加工方法

三、采用喷丸、滚压、辗光等强化工艺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节装配精度的概念

一、距离精度

二、相互位置精度

三、机器各部分的运动精度

第二节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一、互换法

二、选配法

三、修配法

四、调整法

第三节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二、装配尺寸链的分类

三、装配尺寸链的分析

四、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五、装配尺寸链的解算实例

第四节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

一、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三、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四、装配单元系统图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典型零件加工、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等。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中一般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是根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机电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的技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典型零件加工,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本教材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技师的要求制定的,内容立足岗位,以必需、够用为度,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本教材配有教学计划和大纲、电子教案。可供高级技校、技师学院、高等职业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使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机械制造工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1276975
如需购买下载《机械制造工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90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9.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H16 的主题关于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培训-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