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的世界史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封面图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

(日) 黑田明伸,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对货币本质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介绍:

黑田明伸1958年生。1980年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l995年于京都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任教。现任日本东京大学东阳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要著作及论文有《中华帝国的结构与世界经济》(名古屋大学出版会,l994年),《货币所见诸制度体系的兴亡》(载

书籍目录:

序章 货币的非对称性 1 不能合并计算的货币 2 手交货币的规律 3 不回流的货币 4 走向多元的货币论第1章 跨越国境的线路 ——红海的玛丽亚·特丽萨银币 1 玛丽亚·特丽萨银币之谜 2 英法意比的铸造竞争 3 银币流通的实际状况 4 体现为线路的货币 5 玛丽亚·特丽萨银币所体现的货币论第2章 货币体系的世界史 1 看不见的协议 2 地域流动性和支付共同体

序章 货币的非对称性 1 不能合并计算的货币 2 手交货币的规律 3 不回流的货币 4 走向多元的货币论第1章 跨越国境的线路 ——红海的玛丽亚·特丽萨银币 1 玛丽亚·特丽萨银币之谜 2 英法意比的铸造竞争 3 银币流通的实际状况 4 体现为线路的货币 5 玛丽亚·特丽萨银币所体现的货币论第2章 货币体系的世界史 1 看不见的协议 2 地域流动性和支付共同体 3 铜钱的世界和金银币的世界 ——手交货币的两种局面 4 作为分水岭的13世纪 5 本位货币制度与世界经济体系第3章 竞争并存的诸货币 ——18世纪末的孟加拉、中国 1 交错着的货币 2 超零细面额货币、贝币的世界 3 竞争并存的银币 4 市场的多层性和通货的竞争并存 5 白银流入究竟给印度、中国带来了什么?第4章 中国货币的世界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均衡结构 1 超越时代的框架——“土钱”、“乡价”的世界 2 铜钱经济的规律 3 两种纸制通货——钞和票 4 上下“不”通的结构——称量银制度创造的动机 5 自律的个别性和他律的统一性第5章 越过海洋的铜钱——环中国海钱币共同体及其解体 1 爪哇的万历通宝 2 中国的基准钱 3 中世纪日本基准钱的形成及其消失 4 中世纪日本钱币流通的特点 5 东南亚的钱币流通 6 环中国海钱币共同体的远近第6章 社会制度、市场以及货币第7章 本位制的胜利终章 市场的非对称性后记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在远离发行国奥地利的中东地区,直到20世纪初仍流通着玛丽亚·特里萨银币。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发行铸造成本远高于面额的铜钱,经常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形。在印度流通一位数以下的小面额货币,马尔代夫产贝币…… 日常生活中货币是须臾不可欠缺的。但是,其历史仍然充满着各种谜团。“货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不断引起我们沉思。从“非对称性”的概念入手来解读货币与市场复杂的多层次的世界时,便会从根本上重新把握世界历史上的货币现象。本书从古代到现代,以全球的视角提出了全新的历史货币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货币制度的世界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0085289
如需购买下载《货币制度的世界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21.9 的主题关于 货币制度-货币史-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