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
《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封面图

《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

庞慧,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力图在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吕氏春秋》内容、特点的基础之上,根据此书的内在理论,在战国后期学术、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来考察其思想,从而对争议极大的《吕氏春秋》思想是什么的问题,得出一个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作者介绍:

庞慧,女,四川巴中人。1990-1997年问先后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并相继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7—2003年间在韩山师范学院任职。2003—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绪言

一 传世本《吕氏春秋》与初本的一致性问题

1.今本编次与初本是否一致

2.今本内容与初本是否一致

二 《吕氏春秋》思想研究现状

1.《吕氏春秋》思想研究历程与现状概说

2.当前《吕氏春秋》思想研究中尚待深入的问题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上篇 《吕氏春秋》的编撰与结构

第一章 《吕氏春秋》的编撰与成书

一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二 编撰群体与编撰方式

三 《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

1.《吕氏春秋》成书于哪一年

2.《吕氏春秋》是否一次成书

第二章 十二纪、八览、六论的构成与含义

一 十二纪结构分析

1.十二纪内在体系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2.十二纪纪首之外四十八篇编次分析

3.如何理解十二纪内在体系的矛盾性

二 八览结构分析

1.《有始》与《有始览》

2.八览的内容与层次

三 六论的内容与结构

1.六论的内容与层次

2.六论编次之义

四 《吕氏春秋》数字形式之寓意

1.问题的由来

2.12×5之寓意

3.8 x8之寓意

4.6×6之寓意

5.如何理解《吕氏春秋》的数字形式

五 览事论理、顺天之纪——《吕氏春秋》三大部分的构成与含义

下篇 《吕氏春秋》中的君臣民及其相互关系

引言

第一章 字义辨析

一 关于“君”、“臣”、“民”、“士”、“人”

二 “君”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战国后期语境中的“君”

三 诸子著作中的“君”

第二章 《吕氏春秋》中的君主形象

一 《吕氏春秋》中的“君”与“主”

1.《吕氏春秋》中“君”字的用法

2.《吕氏春秋》是否主张多级君主制

3.关于《吕氏春秋》中的“千乘”

4.“主”与“君”

5.几点认识

二 理想的君主

1.《吕氏春秋》对君主的品评区分

2.《吕氏春秋》中的“贤主”

第三章 君守何道

一 何谓君道

二 利而勿利

三 用非其有

第四章 臣与君臣关系

一 《吕氏春秋》中的“贤者”

1.理想的臣:“贤者”、“士”

2.何为“贤者”:超越学派纷争的宽宏态度

3.《吕氏春秋》对“贤”的理解

二 基于“一体”“分职”认识的君臣和同

1.理想的君臣关系是君臣和同

2.基于“一体”“分职”认识的君臣和同

三 君臣关系:理想与现实之际

第五章 民与君民关系

一 民是群氓

二 民是与天同气的群氓

三 民本与君本:循环的逻辑

第六章 如何看待《吕氏春秋》对君臣民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一 总体上的统一

二 理解和解说中的内在冲突

三 与诸子之说的比较

结语

一 如何看待《吕氏春秋》思想及其出现

二 战国后期的政治走向与《吕氏春秋》的出现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理解与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一中心议题来研究《吕氏春秋》的总体思想,将《吕氏春秋》放在战国秦汉学术、思想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中来透视其思想和学术的意义,并由此提出对“杂家”和《吕氏春秋》之作为“杂家”的独到理解。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讨论《吕氏春秋》的编撰与结构,尤其对十二纪、八览、六论的构成与涵义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下篇讨论《吕氏春秋》中的君臣民及其相互关系,在讨论中注意辨析不同学派的异同及思想与时代之间的因应互动。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思想的历史研究”,对春秋战国诸子学说之异同,战国时期“士”的身份变化,及《吕氏春秋》中“道”观念的融汇等问题都给出了新的很有说服力的解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战国秦汉问的学术流变与政治转型的新的思考。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理解与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一中心议题来研究《吕氏春秋》的总体思想,将《吕氏春秋》放在战国秦汉学术、思想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中来透视其思想和学术的意义,并由此提出对“杂家”和《吕氏春秋》之作为“杂家”的独到理解。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讨论《吕氏春秋》的编撰与结构,尤其对十二纪、八览、六论的构成与涵义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下篇讨论《吕氏春秋》中的君臣民及其相互关系,在讨论中注意辨析不同学派的异同及思想与时代之间的因应互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76504
如需购买下载《《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9.25 ,D631.43 的主题关于 吕氏春秋-研究 ,公共秩序-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