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上行舟
川上行舟封面图

川上行舟

阎天,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世纪以来,我国展开广泛的社会改革,促进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平等权利。社会改革与法治化进程紧密相连,我国法治的制度格局、动力系统和运行环境由此发生深刻变化。本书从分合、新旧、官民、虚实及土洋五个角度,剖解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为转型中国提供特殊的注脚。

作者介绍:

阎天,1985年生,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J.S.D.)、法学硕士(LL.M.),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法学学士。北京大学一隆德大学国际人权法硕士项目结业。 研究方向:劳动法、宪法、行政法。论文见于《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编译有《反就业歧视法国际前沿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分与合:平权法治的一般理论

导论

第一节 从反归类原则到反屈从原则:美国经验

一、理念与制度之间的中介原则

二、反归类原则的提出

三、对反归类原则的批评

四、反屈从原则的证成

第二节 从侵权法模式到宪法模式:中国探索-

一、侵权法模式的生成

二、侵权法模式的危机

三、走向宪法模式?

结语

第二章 旧与新:平权规范的生成逻辑

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调控对象的起源

一、就业歧视的内涵界定与《劳动法》

二、就业歧视的外延界定与《劳动法》

第二节 为什么反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调控依据的起源

一、“两权对立”格局的奠定与《劳动法》

二、“两权协调”路径的探索与《劳动法》

第三节 如何反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调控手段的起源

第四节 历史与未来: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兴起之路的重新展开

一、调控对象的规范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

二、调控依据的规范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

三、调控手段的规范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

结语

第三章 土与洋:平权制度的移植之忧

导论

第一节 间接歧视制度的全球化

一、间接歧视制度全球化的进程

二、间接歧视制度全球化的动因

第二节 反思“直接歧视证明难”

一、直接歧视的证明难题已获缓解

二、间接歧视的证明规则仍存模糊

第三节 反思“新型歧视化解难”

一、间接歧视制度与潜意识歧视

二、间接歧视制度与结构性歧视

结语

第四章 虚与实:平权观念的内涵之争

导论

第一节 平等空洞性的证成

一、韦斯滕的证明

二、方法论的探讨

第二节 平等空洞性的展开

一、“平等的假设”

二、“实体平等”

三、平等与规则统一适用

第三节 平等的致乱与废除

一、平等引发混乱的原因和表现

二、对平等引发混乱的辩护和探讨

结语

第五章 民与官:平权运动的宪法回应

导论

第一节 实然之争:社会运动有没有影响宪法?

一、史观兴替:宪法理论的古典与浪漫

二、个案辨析:控枪判决的原旨与实情

三、规律探索:社会运动的机制与周期

第二节 应然之争:社会运动该不该影响宪法?

一、派系之忧、共和主义及对社会运动的排斥

二、民主危机、多元主义及对社会运动的接纳

三、法政平衡、宪法权威及对社会运动的限制

结语

征引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我国展开广泛的社会改革,促进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平等权利。社会改革与法治化进程紧密相连,我国法治的制度格局、动力系统和运行环境由此发生深刻变化。《川上行舟: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从分合、新旧、官民、虚实及土洋五个角度,剖解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为转型中国提供特殊的注脚。
这本书希望帮助读者打破平权问题上的许多“天经地义”:平权法治的进退利钝,看似万国通法的艰难落地,实则源于不同平等观念的冲突消长;平权规范的异军突起,看似舶来理念的国家承认,实则植根于劳动体制改革的本土逻辑;平权运动的变法议程,看似公民社会的民主诉求,实则关涉国家政治与法治的矛盾平衡;平权观念的地位上升,看似普世价值的举国体认,实则有赖于“平等”意涵的空洞属性;平权制度的移植受挫,看似后发国家的拒斥先进,实则反映了制度存活的复杂条件。总之,以平权为导向的法律改革,绝非抽象价值的纸面推演,而是立足国情的实践抉择。这是作者最希望传递给读者的判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川上行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2423270
如需购买下载《川上行舟》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川上行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1.04 的主题关于 平等-权利-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