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才家庭造
中国英才家庭造封面图

中国英才家庭造

王金战, 郭铭,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从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五个方面,一一解密英才家庭的教育方法,属于亲子互动教育励志书。

书籍目录:

序言拯救英才

第一章规划:好前程来自提前设计

1.比北大清华更优秀

早设计更成功/2

条条大路通北大/6

不容错过的小学规划/7

好成绩从外围突破/10

真正的“奥数”是快乐的/12

竞赛的蝴蝶效应/14

2.特长圆你名校梦

从特长到“全优”/17

“特长约等于最爱”之辩证法/19

避开三大误区/24

选择特长不是选择轻松/26

3.小目标带动大成功

三个第一/29

让孩子自己去“比”/30

成绩起伏行更远/32

前进1名是否胜利/33

优秀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目标/35

珍惜孩子的“三分钟热度”/37

老王独家1:十几岁孩子的6条英才之路

第二章沟通:好心态贵在及时调整

1.挫折:受点小伤不会栽大跟头

忘掉过去飞更高/44

从头再来笑也甜/46

长胜不败的秘诀/49

宽容比反击更有力量/51

失态让孩子绝望/52

2.逆反:一个问题就是一次机会

青春烦恼症/55

妈妈要爱得聪明/56

家长不必完美/61

严厉是一种暴力/62

时间抚平单亲伤口/64

工作狂父母须知/67

3.恋爱:淡化的“第一次”更美好

误判不如不判/69

明恋比暗恋好办/72

受伤的总是女孩/74

责任难当不言爱/76

在学习中解脱/77

老王独家2:英才家长竞选我最得意的育儿故事

第三章习惯:高智商源于细节培养

1.学习:动静结合最高效

细节决定英才/90

7+1>8运动定律/92

当睡则睡,当起则起/93

不磨蹭是最大的进步/95

少学习,多思考/97

2.交往:你我同行进步快

情商重于智商/99

优秀的共振现象/101

进与退的学问/102

助人越多成绩越好/105

孤独造就强势人格/110

3.21天改掉坏习惯

诱惑始于空虚/114

做好人生大买卖/116

决裂是成功的第一步/118

谁在制造诱惑/119

21天戒瘾疗程/122

老王独家3:助你门门A+的好习惯

第四章激励:收放自如推动节节胜利

1.减压法复制成功

一句话改变一生/132

三步优秀法/134

可怕的倒计时/137

迂回战术/139

知音式鼓励/141

2.加压法扩大战果

压一压潜能无限/144

激将法因人而异/146

一言九鼎的三要素/150

3.批评也能事半功倍

棍子、气泵加甜枣/154

保卫进取心/156

聪明别成危险品/159

老王独家4:日诵提气诗,天地任我行

第五章冲刺:动作规范就能超水平发挥

1.规定动作决胜考场

2小时提高20分/173

拦路虎都是纸老虎/176

《盼子归》的战斗力/179

三封锦囊妙计/18l

心态决定成败/183

护身符显灵/186

相互支撑苦也甜/188

考场四大注意/189

每句话都要备课/192

大餐也是压力/195

2.继往开来的18岁

教子苦海有边/196

我的前途我做主/198

打好手中的牌/200

3.英才教育没有“来不及”

成功没有时间表/203

没有任何借口/205

老王独家5:王金战高考历险记

附赠王金战英才教育光盘

1.怎样造就孩子的阳光心态(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2.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做客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

3.英才成长家庭方案(各地家长报告会集锦)

4.给高三报考支招(做客中央电视台“高校录取进行时”)

前言

拯救英才

英才还需要拯救吗?

当然需要,并且十万火急。

2007年,《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振,铺天盖地的求助随之而来,其中数量最大的来自家庭。随后,我被聘请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这些都让我有机会、有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中国的家庭教育。

28年的教育实践结合近两年的集中研讨,我认为:孩子成为英才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具备英才潜质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黄金期,由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而“泯然众人”,甚至被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例如:

家长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却不知道把孩子的特长培养和前程规划对接起来,两代人疲于奔命,孩子出现厌学,提前退出竞争;

家长对北大、清华、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理解不到位甚至一无所知,强迫孩子在中低档次的作业中浪费时间,令孩子错失成才机会;

家长自以为对孩子关怀备至,有求必应,殊不知其中有很多是孩子并不需要的,而理解、尊重、信任等孩子真正渴求的东西,家长却吝啬至极。

孩子青春期精力过剩造成的偏执、孤僻、不务正业,甚至黑社会等阶段性问题,被家长当成不可接受的过失无情打击,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家庭战火连天;

少年儿童共有的马虎、粗心等特点,被家长当成孩子唯一的缺点加以批评,掩盖了孩子学习技能上的真实缺陷,使孩子自信心摇摇欲坠;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男孩,在小学期间转了三个学校。为什么呢?这个孩子上课总喜欢闹堂,太调皮,严重干扰了别人的学习,老师、同学都不欢迎他,三个学校也都容不下他。

家长找到我,说:“我孩子很聪明,就是水土不服,哪个学校也呆不下去。一提起孩子,老师就揭短:你还想再换一个学校吗?现在这孩子都抬不起头来了。”

我跟孩子见了一面,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竟然是超常儿童!上课时,老师一讲他就会,剩下的时间就总想弄一点动静,表现自己的超级聪明。在大家眼里,孩子就成了调皮捣蛋,一刻也闲不住。

“诊断”完毕,我就开药方了:“你说你聪明,我来检验一下。”我拿出人大附中超常教育的数学思维训练题叫他做。结果,他一个题也做不出来。

“你看到了没有?和真正优秀的孩子比,你还差得远呢!你有本事,两个月之内把这本书啃下来,我就佩服你。”

于是,这孩子一头扎进了《数学思维训练题》里,智商找到了用武之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孩子跳了一级,进了人大附中的初中。初一期间,他又到日本参加数学竞赛。

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反复糟蹋下,险些被耽误了一生!

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

这样的家庭还有多少?

家庭内部关系没有理顺,教育外部大环境又发生着巨变:

独生子女时代,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更不敢出次品或危险品,因此格外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心急要求高,往往会出现更多问题,面对这个世界级的教育难题,家长怎么办?

当今社会,衡量成功人士的标准变化了,关键看你能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个人事业红红火火,自己孩子一塌糊涂,谁愿意做这样的成功人士?

互联网时代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孩子们的求知视野,但也让很多孩子沦为这个工具的奴隶,深陷网络不能自拔。让孩子顶住诱惑,学业出类拔萃,谈何容易?

一个成功的孩子,首先必须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一个健康孩子的重要标志就是心理健康,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患有心理疾病,这对于一个民族是危险的。让孩子既成才又成人,身心俱健,家长何去何从?

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到40%,家长辛苦半生,孩子苦读16年,毕业后却加入了失业大军,如何避免这种窘境?

基于以上体会,我认真思索,最后归结起来,家长们的主要作用应该体现在如下两点:

第一点,家长是孩子前程的设计师。

孩子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成长,是前程,孩子也许有心,但是被过量的学习任务所压,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经验去考虑自己前程的设计之事。但中小学阶段的前程设计又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重要的任务谁来完成?只有靠家长!所以家长的第一个角色应该是孩子前程的设计师。

有心的家长会从方方面面来设计孩子的前程,其中之一就是艺术特长生。我第一次接触艺术特长生,是在青岛二中当教导主任期间。当时有一个学生,高考.离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差了50分,却凭借艺术特长生被清华大学录取。我觉得,这个家长真不简单!我一研究,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第二年开始,我从青岛二中300多个毕业生中间,挑出108个艺术特长生,结果有60多个孩子被选中,占整个山东省艺术特长的1/3,而他们最后全部上了重点大学。事实上,被媒体津津乐道的“全国高考第一班”里:37个北大清华,10个剑桥、哈佛,这些孩子单纯的高考分不一定是最高的,正是我和各位家长提前给孩子们设计了个性化的成才之路,才使得他们进入了最好的学校。

第二点,家长是孩子心灵的导师。

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社会环境复杂,孩子的心理诉求普遍被忽视;学生各自为政,同学交流有限,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孩子的苦闷往往找不到出口;因此,家长必须做起孩子的心灵导师。否则,孩子的心理问题会越积越重,到最后形成心理疾病,再想好好学习,就很困难了。所以,家长甚至得充当孩子倾倒心灵垃圾的回收站。

有些家长跟我表态:“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也去学数学,帮孩子补习功课。”但这不是家长做的事,而且这个事,家长也做不了。这是典型的角色错位。我常说:女儿读高中前,我是个不及格的爸爸;女儿上高中后,我又是一个可以打满分的爸爸。为什么?就是从孩子泪痕斑斑的日记里,从孩子欲说还休的眼神里,我痛苦地反思:一个父亲的角色到底该如何定位?那就是和孩子交朋友,帮助孩子把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及时引导出来、排解出去,同时不断激励他们挖掘潜能、挑战自我,一个快乐、自信的孩子自发地就能成长为英才。在我的前程规划和心灵引导下,女儿提前半年就被北大、清华、人大同时录取,最后又以645的高分,毫无悬念地进入北大。

话说回来,什么是英才?

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是英才吗?

只有进入一流企业才是英才吗?

当然不是。

只要一个孩子目标明确,心态阳光,学习上有执行力,工作中能独当一面,他就是当之无愧的英才。然而,一个具备如此素质的人,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得倒他呢?

我是教数学的,本来就缺少文学细胞,费了老大的劲来写此书;还怕写不好,又把《中国教育报》的大牌记者、编辑郭铭请来把关,通过颇有名气的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向社会。如此千辛万苦,只求用我亲历亲为的翔实事例及具体做法,掺杂一些切身体会,给各位家长们以启发,以助益。

内容摘要:

  本书直击家庭教育五大难题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运用200个第一手教育实例,全程指导英才成长。同时,书中还首次披露“老王独家”,锦囊妙计,出奇制胜;更有“王金战英才教育光盘”超值赠送,让读者与神奇老师面对面。  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实战派教育专家王金战揭秘英才成长全攻略。  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成功人士,还是勤扒苦做的工薪阶层;无论孩子品学兼优,或者各项平平,或者困难重重,甚至昨晚刚跟您大吵一架,摔门而去……只要孩子318岁,智力正常,您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为他量身打造的英才成长方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英才家庭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5438720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英才家庭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长江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英才家庭造是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78 的主题关于 家庭教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