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易学与逻辑
象数易学与逻辑封面图

象数易学与逻辑

张延生,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99.0

书籍简介:

本书从“象数易学”的“象数”逻辑的“象表意”、“象数表意”的模型论的角度,探讨“一阴一阳之谓道”所对应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逻辑特点及缺陷。特别是对“数理逻辑”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缺陷及“象数易学”的“辩证数理逻辑”的优势,进行了专门数理方面的探讨与证明。还探讨了不为人们广为重视的“形式逻辑”对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误导及误识的某些作用与影响,并举例论述了“象数数理”是如何来寻我“数理逻辑”统一的同一性问题和方法的;强调并提倡了“先天八卦”的“类化”表述在“象数”表述系统和体系里的正确及合理性,以及其与“五行”本质“分类”定性学和“时间逻辑学”的“类集集合”的系统论思想;强调了“时间”因素的准确确定,是对对应事物作出正确判断的决定性第一因素;分析并揭示了“数制”表述的某些对应表述功能及其某些“数制”必然会导致产生“不完全性”和悖论结果的可能性及原因;着重强调了事物“体”“用”主次关系之间的主次地位与作用……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对“象数易学”的“象数”、“科学易”等认识与表述方法,能产生认识与理解上的质的飞跃,从而改变并解决历来“义理”及“形而上”的空对空学风的推猜、想象、假设前提下无任何模型可依的误导与误识作用,由此从“象数”逻辑的角度,还“象数易学”理性与感性和实践相结合的本来面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合理可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思想和认识与表述的模型论及其坚实的依据。

作者介绍:

张延生,教授,工程师。男,汉族,1943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瓦窑堡,山东省滕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工艺系工艺专业。曾任北京航空学院机械厂厂部技术室工程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易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曾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名人协会理事、中国医学气功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学院大学生手诊研究协会顾问等职。现任中华易学大会主席、中华周易协会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并被数十家企事业单位聘为决策或指导顾问。   作者易学特长:象数、易理、应用、易医、义理。

书籍目录:

前言…………………………………………………… 001

第一篇、度量衡与卦、数及其本质性质状态的对应关系… 028

一、传统“象数易学”及“数术学”中,是如何对各种尺度、重量

和某些体容积等度量衡单位,进行具体对应认识与表述的 …… 030

二、小数、分数、比例关系等前提下,我们的对应起卦、设卦、得

卦的某些对应原则 ………………………………………………… 033

㈠我们“易理学”数理的成卦表述原则 ………………… 033

㈡小数对应的表述模式、状态及规律 …………………… 038

㈢分数与比例的对应表述模式、状态及规律 …………… 040

三、64 卦各卦数位的具体数字的对应表述模式和数据值 …… 043

四、“反卦”“交易卦”“对卦”本身及其相互搭配“以变”“合和”

时,从其数理及其本质性质的定性上来说,会是个什么规律、状态

与性质 …………………………………………………………… 065

㈠一般“反卦”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

特点 ………………………………………………………… 065

㈡既是“反卦”又是“交易卦”“对卦”之间,各自的数理表

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特点 ………………………… 069

㈢一般“交易卦”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

关系特点 …………………………………………………… 073

㈣既是“对卦”“反卦”又是“交易卦”之间,各自的数理表

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关系特点 ………………………… 077

五、“上半反卦”“下半反卦”“上下同时反卦”“上半对卦”“下

半对卦”本身及其相互搭配“以变”“合和”时,从其数理及其本

质性质的定性上来说,会是个什么规律、状态与性质 … 081

㈠“上半反卦” 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

特点 ………………………………………………………… 081

㈡“下半反卦” 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

特点 ………………………………………………………… 085

㈢“上下同时反卦” 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

相关特点 …………………………………………………… 089

㈣“上半对卦” 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

特点 ………………………………………………………… 093

㈤“下半对卦” 之间,各自的数理表述规律及其二者的相关

特点 ………………………………………………………… 097

第二篇、对三至六爻同类型易卦相互作用时,在“象数”计算中表

现出的准确率的认识… ……………………………………… 102

一、三爻卦“对卦”(含两个三爻卦或两个事物)之间的“湮灭”

特点(包括先、后天八卦 3 个爻组合成的各卦间的相互“湮灭”的

结果) …………………………………………………………… 104

㈠“先天八卦”间 ………………………………………… 104

㈡“后天八卦”间 ………………………………………… 106

二、四爻卦“对卦”(含两个三爻卦或 4 个事物)相互间“湮灭”

的特点(含“先”“后”天两个三爻卦的组合以及 4 个爻组成的“互

卦”) ……………………………………………………………… 108

㈠“先天八卦”间 ………………………………………… 109

㈡“后天八卦”间 ………………………………………… 110

三、五爻卦“对卦”(含 3 个三爻卦或 6 个事物)相互间“湮灭”

的特点(含“先”“后”天 5 个爻组成的“互卦”) ………… 120

㈠“先天八卦”间 ………………………………………… 120

㈡“后天八卦”间 ………………………………………… 122

㈢五爻卦“对卦”之间相互“中和”“湮灭”时,其确切的表

述准确率将会如何 ………………………………………… 124

四、六爻卦“对卦”(每卦含 4 个三爻卦或两卦对应于 8 个事物)

相互间“湮灭”的特点(含“先”“后”天 6 个爻组成的“互

卦”) ……………………………………………………………… 131

㈠“先天八卦”间 ………………………………………… 131

㈡“后天八卦”间 ………………………………………… 134

㈢六爻卦“对卦”之间,相互“中和”“湮灭”时,其确切的

准确率会如何 ……………………………………………… 136

五、总结 ………………………………………………………… 144

㈠配以“先天八卦”数时,在三至六爻的各种“对卦”关系间,

它们各自所在的“中和”“湮灭”时,是会达到尽量的百分之

百的量化“守恒”状态的 ………………………………… 144

㈡在“后天八卦”的配数上来说,在三至六爻的各种“对卦”

关系间,它们各自所处于的“中和”“湮灭”统一的过程里,

总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量化的“守恒”状态的,却总是会发

生及出现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不同百分比的量变损失或增殖量

的悖论性结果的 …………………………………………… 144

第三篇、“象数易学”数理表述方法的“合”“和”“以变”…

特点… …………………………………………………………… 148

一、确定数的总体场态的对应方法与规律 …………………… 150

㈠整数、自然数、序数等常见数 ………………………… 150

㈡分数 ……………………………………………………… 151

㈢小数 ……………………………………………………… 153

(续) 象数易学与逻辑 04

㈣比例 ……………………………………………………… 154

二、偶数个数位的数的对应成卦规律 …………………………… 156

三、奇数个位数的数的对应成卦规律 …………………………… 158

四、分数对应成卦的规律 ………………………………………… 160

五、小数对应成卦的规律 ………………………………………… 163

六、比例对应成卦的规律 ………………………………………… 165

七、总之 …………………………………………………………… 167

八、具体应用原则与举例 ………………………………………… 170

第四篇、“象数易学”是如何解决寻找不同事物间的同一性…

问题的… ……………………………………………………………… 176

一、“象数易学”的“易理学”,是如何对数及数值、数据、数制

的量化量,做出本质定性的判断的 ……………………………… 179

二、“象数易学”的“易理学”,是如何对数及数值、数据、数制

等的诸多的量化形式,做出“辩证统一”的共性及同一性的易卦定

性性质的判断的 …………………………………………………… 182

㈠“自然数”或“正整数”形式下 ……………………… 183

㈡“分数”形式下 ………………………………………… 187

㈢“小数”形式下 ………………………………………… 190

㈣“比例”形式下 ………………………………………… 193

㈤小结 ……………………………………………………… 196

㈥总结 ……………………………………………………… 199

第五篇、“先天八卦”数的分布结构及其某些数理逻辑规律

… ………………………………………………………… … 209

一、方位分布结构 ………………………………………………… 210

二、序数的分布结构特点 ………………………………………… 211

三、“先天八卦分布”数序(场态)排列规律 ………………… 212

四、由 1 到 104 个连续数的分布来看,在“先天八卦分布”中,各

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 …………………………………………… 223

五、如何通过一个数来判定其所对应的“先天八卦”的场、态性质

……………………………………………………………………… 232

六、“坤乾易”的“形坟”六十四卦排序 ……………………… 236

第六篇、“后天八卦”数分布结构及其某些(数理)逻辑规律…

… ……………………………………………………………………… 247

一、“后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及特点 ………………………… 249

二、方位(包括数)的分布结构 ………………………………… 249

三、序数的分布结构特点 ………………………………………… 250

四、“后天八卦分布”数的加减法规律 ………………………… 252

五、左右旋转性及整体奇偶旋臂分布结构 ……………………… 253

六、“后天八卦序数”的“五行”生克结构分布 ……………… 253

七、奇偶数及“中五”之间的关系 ……………………………… 254

八、内部数字按其大小顺序的发展特性 ………………………… 254

九、“后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的特点 ………………………… 254

十、由 1 到 100 连续数的分布来看,“后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中,

各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 ………………………………………… 265

十一、“后天八卦”数的一些定性推导法则 …………………… 273

十二、“九宫飞星图”的分析、研究与使用 …………………… 281

㈠“元世”飞星规律(20 年飞移一宫位) ……………… 281

㈡“年运”飞行规律(一年飞一宫) …………………… 305

㈢各宫位的特点与壮衰方法 …………………………… … 307

㈣月、日、时的“飞宫”方法 ………………………… … 312

第七篇、“河图”“洛书”“太乙”各数与先后天八卦不同结构分

布搭配形成的卦、数规律… ………………………………………… 321

一、“后天八卦方位”配“河图”数 …………………………… 322

二、“后天八卦方位”配“太乙”数 …………………………… 329

三、“先天八卦方位”配“洛书”数 …………………………… 348

四、另类“先天二进制”转化的卦序 64 卦生成图 ……………… 356

五、其他八卦方位配“洛书”数 ………………………………… 365

第八篇、“后天数”返“先天数”的规律、特点与运用… ……… 377

第九篇、文字、语言成卦的规律及其对应的某些逻辑内涵… …… 391

㈠处于“对卦”关系下的字、词、语句的特点 ………………… 401

㈡处于“反卦”关系下的字、词、语句的特点 ………………… 413

㈢再举些汉文字的笔画构成,来探讨其对应文字、词、句的易卦内

涵意义 ……………………………………………………………… 432

㈣字的笔画数及字的个数与卦的关系 …………………………… 469

㈤多个字如何确定对应卦 ………………………………………… 478

㈥通过运用“象数易学”对文字词句的对应定性的法则,从理性上

来理解与区别目前流行的一些新提法和某些词句的实际本质性内涵

及其间的辩证关系 ………………………………………………… 482

参考书目?………………………………………………… 558

内容摘要:

2014年初,《《象数易学与逻辑》(续)》作者出版的《象数易学与逻辑》一书是从“象数易学”的“象数”逻辑的“象表意”、“象数表意”、“象形表意”的模型论的角度,探讨了“一阴一阳之谓道”所对应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逻辑特点及缺陷,以及“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时空对应统一”的“时空观”(世界观)。特别是对“数理逻辑”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缺陷及“象数易学”的“辩证数理逻辑”的优势方面,进行了专门数理逻辑方面的探讨与某些证明;
  此外,还探讨了不为人们广为重视的“形式逻辑”对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误导及误识的某些作用及影响,并举例论述了“象数数理”是如何来寻找“数理逻辑”本质统一的“同一性”问题和方法的。
  ……
  而本(续)册,是在以上《象数易学与逻辑》一书的基础上,并受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启发,为了保证我们“延生易”中的标准型易卦的认识与表述的“象数”模型及其组合结构状态,在对应、转化、充添、表述任何事物时的尽量的准确与确切,我们通过“象数易学”易卦仅仅对应配以“先天八卦数”及其组合结构状态的方法,与以进行了彻底基本性地解决。并且通过对应配以先、后天八卦数不同的“象数易卦”组合的诸多模型,进行了对它们地对比与确认;
  同时,通过探讨传统“象数易学”及“数术学”学中,是如何对各种尺度、重量和某些体容积等度量衡单位,进行具体对应表述的度量衡与卦、数及其数值本质性质、状态的对应关系,对应性地确定了64卦各卦数位的具体数字的对应表述模式及其各自具体对应表述的具体数据值。

编辑推荐:

二十年前的“易侠”哪去了?
  象数易学如何解决寻找事物之间共性问题
  中华周易协会会长张延生
  潜心二十年研究的最新力作为读者释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象数易学与逻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张延生象数易学系列丛书
9787511725936
如需购买下载《象数易学与逻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象数易学与逻辑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5.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1.5 的主题关于 《周易》-象数之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