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闲行
独自闲行封面图

独自闲行

傅光明,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6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继获得首届冰心散文奖的散文集《书生本色》(中国文联出版社)之后的第三本散文结集。第二本散文集是《文坛如江湖》。这本结集是作者近来的散文新作。可分如下几辑:一是由对明清几大文学名著“水浒”“三国”“西游”“红楼”“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来抒写对文人小说与文人命运的感性解读,视野开阔,颇有新见。二是对鲁迅、老舍、季羡林、周汝昌等现代作家及学者的学术理解,亦常立一家之言。三是亦散亦杂的情感抒怀,尤其“岁末感言”系列,独有韵致。四则对由“百家讲坛”而引起的大众文化现象,提供了角度独特的见解。

作者介绍:

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著有《萧乾:未带地图,行旅人生》《书生本色》《文坛如江湖》《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老舍之死口述实录》《老舍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等,译有《两刃之剑: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小说》(合)《古韵》《观察中国》《我的童话人生:安徒生自传》《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书籍目录:

独自闲行独自归(代序)

书与史

《易经》就是教你“变”

“水浒”:一部写江湖的“男人书”

《三国演义》:史亦小说,小说亦史?

《西游记》:亦真亦幻的神魔世界

《金瓶梅》:人性深处的世情

《红楼梦》:谁解其中味?

“聊斋”“儒林”:另眼看“鬼狐”“士林”

那晚清四十年的悲情历史

历史的五四与文学史的五四

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莎学”和“红学”中的版本与研究——以哈姆雷特和贾宝玉为例

如何“续红”方能好?

人与史

“骂人”的别一番滋味

鲁迅与老舍

想老舍

谁打捞的老舍尸体已不重要

萧军:在历史的交汇处

萧军:历史的多侧面

由季羡林先生的“讲真话”说起

周汝昌:痴心诗性解“红楼”

大学者刘世德

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

一个对村上春树的感觉

诗人的剧作——观郭沫若话剧《虎符》有感

晚年只剩下了梦——由《周作人译文全集》想到的

三本我喜欢的书——“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

与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终生相伴——台湾商务印书馆版《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译后记

书与我

看来唯有我知音

“一峰”缘

我的读书生活

历史假设与日常细节

“奥运会”与“奥运肺”

“城记”下的历史面影

一个记忆在采访本上的城市

丁文江与“部省级文化名人”

聆听贝多芬与素质教育

热爱生命,常念田园

文学繁荣与利益驱动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场成年人的游戏

是非源于是非

袁世凯的烦恼

学而优不仕如何?

“碎片化阅读”将会带来什么?

做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

何止足球需要精神!

何以为官

以何为官

那一条静静的贝多芬小路

岁末感言

祝福善良的人们健康平安

我见世间人

在佛罗伦萨感受生命的阳光

“忘忧珠”里的阳光

安静是灵魂深处的一缕阳光

由《奥赛罗》想到作家、经典、文本、舞台之复杂

莎士比亚,我“精神上的太阳”!

内容摘要:

《独自闲行》是作者傅光明近年来新散文结集,有对明清小说“水浒”“三国”“西游”“红楼”“金瓶梅”“儒林”“聊斋”等的人性解读,有对鲁迅、老舍、萧军、季羡林、周汝昌等现代作家、学者的学术感怀,有对人、对书、对史、对人生、对命运的人文体悟,有“岁末感言”里挥之不去的文人情怀——“独自闲行独自归”“闲凭栏杆望落晖”。作者心仪一种没有宁静就没有自由的生活,一种有意义的、想在身后留下点什么的生活。

编辑推荐:

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著有《萧乾:未带地图,行旅人生》《书生本色》《文坛如江湖》《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老舍之死口述实录》《老舍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等,译有《两刃之剑: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小说》(合)《古韵》《观察中国》《我的童话人生:安徒生自传》《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独自闲行》是该作品之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独自闲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9082654
如需购买下载《独自闲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2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独自闲行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6.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