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

林惠春,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企业创新为主题的原创性著作,作者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对创新作了清晰而又深刻的阐述。对于创新主体来说,人们需要培养一种创新的思维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性的创新意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创新无处不在

——从改变观念开始

1.创新是有机体的生存要素

2.创新人人皆能,只是程度不同

3.创新无处不在,只是内容各异

4.创新是一种习惯

5.创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资源有限,创新无限

——创新的功用

1.相同的资源,何以产生不同的价值

2.“在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3.差异化创造神奇

4.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

第三部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形势需要创新

1.中国衰落的200年

2.走集约型发展的路子,必须进行创新

3.不创新,失去机会的风险更大

4.健康成长的企业无一不是持续创新的企业

5.要汗水,更需要灵感

6.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想创造先知道

——如何进行创新(思维方面)

1.突破既定法则

2.在地上寻找星星

3.放弃该放弃的经验

4.拆掉霍布森之门

5.还是在地上寻找星星

6.创新源于智慧,智慧源于学习

7.创新过程的五个环节

8.改变心境,方显创意

第五部分知道更要做到

——如何进行创新(实践方面)

1.请先落实有限的行动

2.合理利用新成果

3.创新从细节处着手

4.创新贵在坚持

5.从量变到质变

6.实现创新的产业化

7.在颠覆中维持——变与不变的关系

8.以人性化的需求为导向

9.个性引导潮流

第六部分对不起,比尔.盖茨先生,您迟到了

——创新拒绝慢动作

1.从比尔.盖茨看时间意识

2.时间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拇指理论——敢为天下先

4.做“先驱”而非“先烈”

5.晋商缘何衰落

第七部分鱼儿离不开水——创新需要相应的环境

1.创新需要制度保证和文化氛围

2.创新要有利益回报作保证

3.追求“三力”的平衡与统一

第八部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出了什么问题

——消除创新的误区

1.需要有小聪明,更要有大智慧

2.创新不是“完成任务”

3.警惕“伪创新”

4.创新要务实——创新不能一味追求新

5.创新本身也要顺变

附录一创新习惯的善意提醒

附录二日常的创新思维训练在今年1月9日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热衷的话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我们创新的不足以及社会对创新的渴望。我认为,创新不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概念,而应该是涵盖整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观念、理念、意识形态和行为,即创新是任何有机体生命力和活力的常态——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创新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国家创新与个人创新的关系。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民族要发展成为创新型民族,需要其中的每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企业都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进而要求到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从创新型人才培养到创新环境的营造,都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二是对创新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包括哲学层面、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由于研究范围和本人的水平所限,本书在哲学层面的探讨只是浅尝辄止,而把重点放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两个层面。促成此书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谈创新,还应该重视创新与资源的关系。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比如,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我国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又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6年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6)》中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50%。而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风云变幻,如果长期依赖进口来解决13亿人的资源问题,风险之大、压力之大,怎样形容都不过分。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还是要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我们要通过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来系统的解决我们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个人所面临的“资源紧缺”的问题,这已成当务之急,也正是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的意义所在。可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但共识只意味着形成了相应的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舆论氛围,更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和落实,使这些潜在的意识变成现实的创新的力量。我认为,要实现这种转变,莫过于养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的创新意识,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能习惯性地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并产生创新成果。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因为“创新源于智慧,智慧源于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为创新的智慧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才能形成不断提高的创新能力。为此,我在本书中提出“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的创新意识”“创新源于智慧,智慧源于学习”的核心观点。本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机关到学校、再下海办企业,从纯粹的文科到高科技的IT行业,从国内到国际,不断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也不得不进行思考、进行创新。同时,由于商务关系,有机会经常奔走于美国、日本等创新环境相对好的国家之间,深深体会到创新意识的普及和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较早在国内思考“创新”文化的尝试者和受益者,我真诚地希望能借此书与大家分享我多年来在机关工作、教育岗位、企业经营中创新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让大家都来思考,在创新大潮面前,我们每个人将以怎样的积极姿态投身进去,怎样切切实实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对个人、企业以及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都有益的价值。林惠春2006年7月20日于北京清华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501176094
《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是新华出版社于2006.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0 的主题关于 企业管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