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
心魔封面图

心魔

海剑,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当前,大量犯罪者出于变态心理杀人、伤害、爆炸等恶性案件的数量上升正在表明,一场严重的人类心理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如此严峻的形势迫使人们进行反思。本书的作者海剑凭借其多年法律专业工作者的经历,写下了他接触过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调查报告,本书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心理疾患者犯罪问题的报告文学。书中描述了种种心理异常者的心路历程,科学地剖析了他们触犯法律的深刻动因,对全社会注重心理健康提出了强烈呼吁和反思。

书籍目录:

序我们身边还有多少“疯子”在徘徊

第一章病态人格“魔鬼”制造者

1.“木桶效应”愈演愈烈

2.自卑者情路迷茫时

与爱情擦肩而过

苦涩男子品尝人生百味

幸福并痛苦着的爱

3.血案背后的“心理恶魔”

血案竞发生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瞬间。

她俩并没有深仇大恨

行凶者也曾是家乡人眼里积极进取的榜样

血案过后的心灵拷问

4.怎样走出心灵困境

第二章心魔难抑的心理疾患者

1.清华、北大“2.25”爆炸案震惊全国

2.动机缘起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

3.“我要做自己心灵的舵手”

4.自身存在“心理炸弹”

第三章触目惊心的性变态犯罪

1.性变态犯罪案件频频发生

2.“疯狂红魔”的畸形心路

红色的幽灵女子心中的阴影

他为什么如此疯狂

3.从疯狂意淫到变态奸妻

从意淫发展到在公共汽车上骚扰女性

想解决欲望,可是终究落空了

结婚后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个合格的男人

色令智昏竟成了变态强暴妻子的罪犯

4.防范性侵犯与性变态犯罪迫在眉睫

第四章杀人狂魔凸显中国“社会心理异常”

1.杀人狂魔的恐怖现实

2.军乐小号手沦为恶魔劫匪

“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面对专案组,他开始编造谎言

第一次得手,小号手开始走上不归路

3.心态失衡,恶魔专杀三陪女

抢到钱杀人灭口

恶魔专杀三陪女

小院冤魂揭恶魔

4.疑妻不忠,狭隘泄恨

饮水人惊见滔天血案

女儿泣血呼喊:“爸爸,你快出来吧

“我要上诉!”

心病难解使他失魂落魄

生活急转直下,心理崩溃在极限处

怒火燃烧在月明星稀的罪恶夜晚

标本案例拷问“心理危机人群”

5.警惕“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第五章色情杀人狂时代的恐怖

1.扭曲的情爱

2.变态木匠的末日之旅

为逞淫欲诱杀拾荒女

以嫖为名又杀卖淫女

淫欲复萌再杀拾荒女

故伎重演最终落法网

看守所中交代,一年前就曾犯命案

精神孤寂沉溺色情以至变态

司法鉴定凿实嫌犯并无精神病

3.血案之后的思考

第六章制造连环命案的同性恋杀手

1.京都奇案

2.痛苦噩梦

3.难堪的夜

4.泪眼蒙陇说真爱

5.大学同学眼中的李义江

6.连环杀人的作案动机

7.同性恋犯罪: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第七章“围城”杀戮的背后

1.家庭暴力:“未被检验出的癌症”

2.不堪肉体和精神双重虐待的女人

结婚不到三年,曾经的恩爱就被拳脚代替

彻底绝望的弱女子举起了刀

可怜的孩子见证了父亲死亡和母亲落入法网

3.如何不再“以暴制暴”

第八章心理偏执者的疯狂

1.到底有多少心理偏执者在走向疯狂

2.爱情的“癌变”

分手,伤情最是深秋

相爱,曾经那么炽热

狭隘,心态趋向卑劣

报复,只为“难以忘却的爱情”

3.断弦的吉他,失调的情歌

对上海的才女一见钟情

美丽与妩媚的女友你快回来

爱情是如此的短暂,生命是如此的荒诞

4.邪恶的花朵总是开在荒漠的心灵

第九章行为成瘾症的灾难

1.行为成瘾已经成为时代病症

2.网络性瘾:E时代的恶之花

3.毁人青春的色情网站

16岁那年,尚未成年的他收到了色情邮件

在网络色情的诱惑下,陷得越来越深

17岁的他将冲动的欲望又投向同班女生

4.该怎么看待色情网站的影响

5.远离互联网的新威胁“网络成瘾(IAD)”

第十章社会适应缺乏症在厌世与杀人之间

1.将“劳教”视为幸福的另类女孩

向往自然,她徘徊在犯罪边缘

日记里的心声与秘密

开始喜欢上了劳教学校的恬然生活

回味和留恋劳教学校的生活,让她无法面对现实

在她看来,“劳教”是一种幸福

2.清华高材生制造“硫酸泼熊案”

面对媒体的采访,他喃喃自语:那是违背人性的事

家庭教育对李小洋的影响

李小洋的小学与中学生活

在清华读书的李小洋

“凶手”是心理异常

功利主义的怪胎

我们该如何直面李小洋

3.本是同窗密友,缘何骤起杀机

对友谊近乎完美的苛求,导致友情难再续

决意报复,他选择了投毒

“害怕林生死去”

铊毒何以堪

直面刘小龙,惨案值得反思

4.杀人与自杀:弑亲背后的宣泄与逃避

自杀者:生命为何如此之轻

自杀研究和预防以前是个空白

如何挽留住轻生者的脚步

他们更需要心灵救助

第十一章寻找诱发恶性犯罪的精神病灶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警惕其他潜在的精神疾病

遏制心理病毒蔓延良方何在

后记

前言

当各种恐怖事件不断出现在我们身旁时,我们不能如鸵鸟般熟视无睹;当中国社会如奔腾的江河滚滚向前时,我们必须看到洪流中裹挟着一股股污浊;当一个国家在巨变中迅猛发展时,莺歌燕舞的社会只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这正是《心魔》值得一读的地方。

阅读此书,也许可能使心理已经承受过多压力的公众衍生出若干不安的联想。曾几何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居然出现了如杀人狂魔乱舞一般、以极端手段报复社会的心理异常人群。但揭露黑暗并不等于掩盖光明,揭开伤疤是为了更好地治疗,我们必须直面真相警醒自身。《心魔》一书,用大量真实发生过的事例告诉我们,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如此严重的人类心理健康危机在这个文明古国出现了,一个心理疾病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近年来,众多变态杀人事件已经令中国舆论哗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心理异常”现象,作家海剑撰写的《心魔》是一部严肃的具有新闻色彩的调查报告,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心理疾患者犯罪问题的报告文学。没有过度夸张的文学加工,没有主观杜撰和演义,在他笔下出现的众多活生生的变态犯罪者是真实人物,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海剑观察到什么?身为检察官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海剑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从众多来自一线的事实中,他观察到“个体恐怖正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在社会大众中存在一个个潜在的“恐怖犯罪者”,这些个体像一枚枚“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制造令社会震惊的恶性案件。他观察到“杀人狂魔,凸显中国社会心理异常和时代的恐怖”,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各种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疾病)达1600多万人。这一数字还不包括那些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与此同时,不少病态人格者发展为违法犯罪者。随着一个个“心理炸弹”的引爆,社会转型期间的公众心理调适已成为当务之急。他观察到“社会适应缺乏症在厌世与杀人间”,由于诸多消极的因素,家长与社会“合谋”制造了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海剑呼吁警惕畸形心理导致的犯罪高潮的到来。

人类生活无时不在受文化的影响,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缺少“公布真相”的勇为,缺少对社会毒瘤的直面批判,道德说教取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探索,致使变态心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在中国文学长河中,昔日曾触及这一领域的《醒世恒言》、《三言二拍》等名著,只能在民间中流传,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却没有引起主流社会的重视,当权者甚至将其打入“冷宫”。

在海剑的调查报告中,有的变态者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虚幻的想象活动中,虚假的世界成为真实的世界。心理学研究证实,缺乏真实的感知,人就会出现某种异常的心理状态。因此,保持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文化领域同样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我们身边还有多少“疯子”在徘徊,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与其回避不如直面,值得欣慰的是,敢于揭露社会心理疾病的《心魔》一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面对已经发生的一个个“心魔”,我们该怎么办?阅读此书答案渐渐清晰,这就是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去拯救更多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吧!

后记

写作这部报告文学缘于对现实社会治安状况、特别是恶性犯罪增长的忧虑。尽管我试图揭示这令人担忧的现状的真相,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也只是对当下由于心理疾患者引发的犯罪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在这部书里,我以个案调查的形式多侧面探讨引发此类犯罪的复杂因素。书中几十个案例是由800余案例、上千万字的提讯笔录、数百万字采访札记整理而成的,最为接近此类犯罪的真相。

大量的采访调查使我感受到,中国需要的是真正健康的现代人,他或她不仅要有高的学历,更要有高的能力、好的修养,要能够担当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对那些可能滑人人生沼泽的人,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提醒,加强预防工作;对那些已经误人人生歧途的人,我们要尽可能挽救,让其成为一个新人,回到社会温暖的怀抱。

值得说明,并首先表示感谢的是,在北京市检察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我有条件接触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并就其中一些较为典型的犯罪个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感谢张荣革、崇惠来、方斌、徐焕、徐达等检察官在具体案件调查方面给予我的指点与帮助。

感谢包括北京、天津等地政法系统的各级领导在采访和调查上给予我的方便,使我能够更充分地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精神状况,从而更逼近犯罪事实本身。

感谢在写作的过程中接受采访的法学、社会学、犯罪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卫生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他们的指点使我对具体案件的描述更富有专业色彩。

也感谢接受我采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案犯,他们走向反社会的歧途,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固然让人痛恨、痛心,但他们的犯罪经历也给社会以警醒。

感谢我的朋友、作家楠客等诸位先生在本书的构思和初刨阶段给予我的相当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初稿成型阶段,北京《法制晚报》副刊连载了本书中的部分案件,不少读者和网友给予了有益的反馈,在此我也真诚地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剑2007年4月修改定稿于京西

内容摘要:

  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国心理疾患者犯罪问题的报告文学,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非常态”人犯罪的奇书。作者以翔实的案例、权威的分析,向我们解析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新危险心理疾患者制造的个体恐怖犯罪。阅读此书,可能使心理已经承受过多压力的公众衍生出若干不安的联想。  本身是关于研究“中国心理疾患者犯罪问题深度调查”的报告文学,具体包括了:病态人格“魔鬼”制造者、血案背后的“心理恶魔”、“疯狂红魔”的畸形心路、杀人狂魔的恐怖现实、制造连环命案的同性恋杀手、“围城”杀戮的背后等方面的内容。作者简介:  海剑检察官、作家、学者。现就职于首都检察机关。先后就读于江苏省徐州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首都政法文化研究会理事。自1994年以来开始文学创作。陆续在《中国作家》、《青年作家》、《随笔》、《新语丝》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千余篇,600余万字。近年出版主要作品:《遏制浊流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犯罪》、《揭幕危险人群》、《玫瑰泪都市女性犯罪调查》、《刀尖上的舞者》、《高级检察官方工办案纪实》、《黑色心智高学历人群犯罪调查》等20余部。参与创作《底线》等影视剧多部。有20余篇(部)作品获得中央级、省市级和海外奖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心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857798
如需购买下载《心魔》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检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356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心魔是中国检察出版社于2007.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报告文学-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