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若干重要问题
长江、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若干重要问题封面图

长江、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若干重要问题

王凡等, 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年代:2003

定价:66.0

书籍简介:

本书阐明长江水体酸化与河流输送营养盐的关系,分析了长江入海物质的分布、输送及扩散机制;分析了水文环境季节变化及其与渔场形成、演化关系的气候学分析;研究了长江的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问题;论及了黄河口泥沙通量机理与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环境因子的响应。

书籍目录:

前言插图目次表格目次第1章 概述 1.1 科学社会背景和意义 1.2 中国海岸所面临的LOICZ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LOICZ研究发展概况 14 中国LOICZ研究主要进展 14 展望 参考文献第2章 长江口入海物质输送及其在邻近海域的扩散机制 2.1 1998年长江大洪水期间颗粒态磷的输送通量和生物可利用性 2.2 运用藻类培养方法测定长江输送颗料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2.3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 2.4 东海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前言插图目次表格目次第1章 概述 1.1 科学社会背景和意义 1.2 中国海岸所面临的LOICZ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LOICZ研究发展概况 14 中国LOICZ研究主要进展 14 展望 参考文献第2章 长江口入海物质输送及其在邻近海域的扩散机制 2.1 1998年长江大洪水期间颗粒态磷的输送通量和生物可利用性 2.2 运用藻类培养方法测定长江输送颗料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2.3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 2.4 东海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2.5 长江河口悬浮休料度特征的空间分布 2.6 海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悬浮物输送、沉积及其季节变化 参考文献第3章 长江口、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海洋水文环境的季节变化 3.1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水文特征分析 3.2 长江口邻近海域冬季水文特征分析 3.3 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水团的气候学分析 3.4 舟山渔场与邻近海域海洋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第4章 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 4.1 长沙口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及其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4.2 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的现场研究 4.3 长江口混合水对助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4.4 不同的磷限制条件对中助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磷酸盐对中助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4.5 室内培养研究硝酸盐对中助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第5章 黄河口泥沙通量机理与变化 5.1 黄河下流泥沙输移特征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 5.2 流域人类活动与降水变化对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的影响 5.3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模式理论与进展 5.4 大河三角洲河山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 模型构建与实证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作为《长江、珠江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的姐妹篇,收录了该项目的部分阶段性成果。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和总结了国际和我国LOICZ的主要问题,科学目标、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第二章,着重研究了1968-2000年长江水体酸化趋势,阐明长江水体酸化与河流输送营养盐的关系;结合对长江淡水扩散转向机制的数值实验研究,分析了长江入海物质的分布、输运及扩散机制;综合分析研究了历史及现场观测资料,论述了长江口和东海悬浮物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第三章,利用多年历史资料和多航次现场观测资料,着重对长江口外海域夏季和冬季水文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气候学角度,详细分析了研究海域主要水团配置及其季节变化特征;利用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舟山渔场邻近海域水文环境季节变化及其与渔场形成、演化关系的气候学分析;第四章 ,着重研究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问题,探讨了浮游植物分布及同长江径流量的关系、长江口混合水及磷酸盐和硝酸盐对中助骨条藻长生的影响。第五章,论及黄河水泥沙量通理机理与变化特征,研究了黄河流域降水、人类活动和下游泥沙输移特征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以及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对流域环境因子的响应。

编辑推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长江、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若干重要问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2760014
如需购买下载《长江、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若干重要问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海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精装
页数 172 印数 500

书籍信息归属:

长江、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若干重要问题是海洋出版社于200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343.5 ,P734.2 的主题关于 长江-河口-海洋化学-研究 ,黄河-河口-海洋化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