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修身
仁与修身封面图

仁与修身

(美) 杜维明,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12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英文论文集,以一种分析、描述的方式来检讨儒学思想模式的某些显著特征,集中反映了其60~70年代对儒家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探索。

书籍目录:

联经中文版序原 序导 言壹 古典儒学思想 一 “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张力 二 作为人性化的“礼” 三 儒家的成人观 四 论孟子的道德自我发展观念贰 宋明儒学的思考模式 五 宋明儒学的“人”的概念 六 从宋明儒学的观点看“知行合一” 七 内在经验:宋明儒学思想中的创造性基础 八 心与人陸 九 重建儒学传统 十 主体性与本体论的实在性 十一 王阳明四句教考 十二 作为哲学的转化思考 十三 颜元:从内在体验到实践的具体性叁 现代儒学思想体系 十四 熊十力对真实存在的探索 十五 儒家思想:近来的象征和实质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作者的第一部英文论文集,以一种分析、描述的方式来检讨儒学思想模式的某些显著特征,集中反映了其60-70年代对儒家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探索。作者从古典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儒学三个维度来讨论儒家思想的核心关切:仁与修身。在古典儒学部分,作者要论证的是,儒学象征着一个精神不断的自我转化的过程;在宋明儒学部分,作者通过对宋明儒学家生活方式“内在情境”的进一步探索,来说明个人成长的中心地位在宋明儒学的思考模式中具有无所不包的意义。而通过对以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儒家思想转化的诠释,来论证一种悠久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不断地发扬光大,从而形成它新的象征和实质。【作者简介】  杜维明  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1967-1971)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71-1981);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至2010年荣休后继续担任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在哈佛期间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0年分别当选国际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78年至80年代末,关怀重心为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迄今,所关注并拓展的论域有:“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与“印度启示”等。其自我期许是为21世纪的儒家哲学做出贡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仁与修身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杜维明作品
9787108043085
如需购买下载《仁与修身》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仁与修身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05 的主题关于 儒家-思想研究-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