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封面图

节能减排

钱伯章,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9.0

书籍简介:

本书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高度出发,评述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和减排行动,阐明了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减排及回收利用的技术进展,介绍了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减排的方向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减排控排的措施。本书既评述了世界和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现实状况和问题差距,也展示了世界和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相关经验、发展前景和技术前瞻。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世界与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

第一节世界与中国化石能源储量、生产和消费

一、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探明储藏量

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量

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消费量

第二节世界与中国水力发电和核能的消费

第三节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第四节世界石油生产趋势分析

一、“石油峰值”论的依据

二、“石油生产峰值尚未到来”的观点

三、廉价石油已终结,石油生产峰值终会来临

四、开发可替代能源的愿景

第二章世界节能减排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世界能源展望和节能潜力

一、能源展望

二、节能潜力

第二节世界节能减排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节世界各国和地区节能方略

一、美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策略

二、加拿大重视节能的成效

三、欧盟能效行动计划

四、德国推动节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五、日本能源发展方略

六、丹麦的节能经验

七、亚太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

第四节世界各地区的减排行动

一、北美

二、欧洲

三、亚太地区

第三章中国节能减排现状和趋势

第一节节能减排成效

第二节节能减排形势

第三节能源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日标

一、能源发展规划

二、节能减排目标

第四节能耗与节能潜力

一、中国人均GDP能耗与世界的比较

二、中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分析

三、结构节能的节能潜力

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

五、推进中国终端能效项目

第四章中国部委节能减排政策解读

第一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第二节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

第三节融资贷款支持

第四节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章中国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现状与战略规划

第一节钢铁行业

一、钢铁行业节能:日本和韩国的政策

二、钢铁行业节能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

三、中国节能减排放的成效

第二节有色金属行业

一、能耗现状

二、节能技术进步

三、节能减排战略规划

四、节能具体措施

第三节电力行业

一、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

二、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分析

三、节能减排战略规划

第四节水泥行业

一、能耗现状

二、节能减排战略规划

三、主要水泥生产和消费地节能减排规划

第五节石油和化工行业

一、节能形势

二、能耗现状

三、节能要求

四、大石油石化公司节能减排成效和战略规划

五、炼化各行业节能战略规划

第六节其他行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

一、煤炭工业

二、轻工行业

三、纺织行业

四、农业

第六章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建设

第一节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一、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

三、行动内容

四、相关措施

第二节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千家企业节能工作要求

四、跟踪和考核

五、保障措施

第三节企业节能规划指南

一、概念介绍

二、企业编制节能规划的意义

三、编制步骤

四、规划内容及编制方法

第四节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

一、标准工作简况

二、制定标准的依据与指导思想

三、主要技术内容修订介绍

第五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二、考核对象、内容和方法

三、考核程序

四、奖惩措施

第七章企业节能措施及技术进展

第一节石油和化工及相关企业节能技术评述

一、优化管理节能

二、节能工艺技术

三、化学反应节能技术

四、蒸馏节能技术

五、分离节能技术

六、设备节能技术

七、自动化控制节能技术

八、废水处理节能技术

九、余热余压能量回收技术

十、能量系统优化

第二节建筑业节能评述

一、国外建筑业节能现状

二、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和节能目标

三、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四、建筑能效技术推广情况

五、节能保温技术

第三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评述

一、交通运输领域节能现状与政策取向

二、汽车节能的发展形势

三、新发动机设计和节油的油耗软件

四、节能的燃油添加剂

五、节能的发动机润滑油和添加剂

六、车用塑料助汽车轻量化节油

七、碳纤维复合材料助飞机和汽车减重增强又节能

第四节油田节能新技术介绍

一、微生物强化采油节能技术

二、油田生产其他节能增效技术

第五节节能商品评述

一、节能轮胎

二、节能电机电器和电子设备

三、其他节能商品

第六节热电联产和一体化气化联合循环(IGCC)节能技术

一、热电联产节能

二、一体化气化联合循环(IGCC)节能技术在炼油厂的应用

三、一体化气化联合循环(IGCc)节能技术在煤炭利用中的应用

第七节产业一体化节能应用

一、炼油化工一体化节能增效

二、乙醇生产利用核电厂蒸汽的产业能源组合链

三、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

第八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节能进展

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

二、废旧橡胶回收利用

第八章减排及技术进展

第一节清洁发展机制

一、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概念

二、如何选择CDM项目

三、CDM项目的参与资格

四、CDM项目的相关机构及主要职责

五、如何实施CDM项目

六、培训及服务

七、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

第二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讲展

一、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前景

二、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行动

第三节清洁发展机制(CDM)实施进展

一、世界CDM实施进展

二、中国CDM实施进展.

第四节CO2回收和利用技术

一、CO2回收和捕集技术介绍

二、CO2注入地下提高油气田采收率

三、用CO2回收煤层气

四、CO2利用技术评述

五、我国CO2回收和利用进展

第五节洁净燃煤减排的发展前景

一、世界燃煤CO2减排前景美好

二、中国燃煤减排任重道远

第六节煤层气回收利用:减排新举措

一、世界资源和利用展望

二、中国资源和利用展望

第七节其他污染物减排及控制技术

一、NOx减排及控制技术

二、SOx减排及控制技术

三、消耗臭氧层物质(0DS)减排

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减排

五、加油站油气回收

六、废油再生以减排

第八节减排的产品和应用工艺开发

第九节发展核电与液化煤对减排的影响

一、发展核电对减排的影响

二、发展液化煤对减排的影响

第十节发展可再牛能源推进减排

一、美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减排的目标

二、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减排的行动

三、发展太阳能发电推进减排的进展

四、发展风力发电推进减排的进展

五、发展可再生燃料推进减排的进展

第十一节运输业减排及适用技术

一、低排放的绿色汽车

二、低排放的车用燃料评述

三、发展减排的几种替代燃料评述

四、汽车尾气净化减排技术

五、航空业减排行动

六、船运业减排前景

第十二节碳减排催生新型绿色零售业

第十三节欧盟REACH法规及其影响

一、REACH法规立法程序大事记

二、REACH实施时间表

三、REACH法规的特点

四、需要注册的产品

五、REACH成本预测

六、REACH实施对我国的影响

七、应对REACH的四大措施

八、REACH的三大挑战和五大对策

九、企业积极应对刻不容缓

十、中国版REACH全面启动

十一、正确看待REACH负面影响和积极意义

第九章节能减排技术经验交流

一、北京国电科环洁净燃烧工程技术公司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钻石品牌”

二、沈阳市大力推广地源热泵技术有效促进建筑节能

三、海南华盛水泥公司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经验

四、新疆土哈油田公司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五、辽河油田节能减排实现多赢

六、石洞口发电厂节约厂用电经验

七、上海石化公司:耗能大户变节能大户

八、大连石化公司节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九、宝钢集团大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

十、爱丽舍双燃料技术成节能减排亮点

十一、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印花镍网网坯循环利用技术

十二、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纺织品染整加工Autofoam泡沫整理系统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及前瞻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石油和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地评述了各行业和典型商品的能耗现状、节能潜力、节能规划和节能途径;选择性地阐述了有发展前途的节能技术,并介绍了废弃物资(废旧塑料和橡胶)循环利用的发展前景。本书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高度出发,评述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和减排行动,阐明了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减排及回收利用的技术进展,介绍了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减排的方向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减排控排的措施。本书既评述了世界和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现实状况和问题差距,也展示了世界和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相关经验、发展前景和技术前瞻。本书为从事能源环保以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从事规划、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教师提供咨询参考,为从事能源环保和相关工作的经济、规划和科技人员提供信息借鉴。  节能减排是我国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意义重大。深入节能与强化减排是应对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的主旋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书开篇对世界和中国的节能减排现状、经验和趋势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解读;重点论述了石油和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发电、建筑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节能减排现状及战略规划;阐述了企业节能管理和体系建没,各行业的节能措施与具有发展前途的节能技术;对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减排及回收利用的技术进展,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减排的发展方向,以及交通运输业减排控排的适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出了当今节能减排典型技术的成功经验。  本书可供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从事能源环保的规划、生产、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人员的参考读物。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节能减排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212528
如需购买下载《节能减排》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节能减排是科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K01-49 的主题关于 节能-普及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