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美国
伊朗与美国封面图

伊朗与美国

范鸿达,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描述伊朗与美国关系的学术著作。作者根据长年在中东的研究经历,依据大量以色列和伊朗的第一手资料,系统全面地还原了美伊关系,尤其是1979年至今的双边关系。

作者介绍:

范鸿达,山东聊城人,厦门大学博士后。现任职于厦门大学。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中东政治和伊斯兰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的伊朗政策研究”。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伊美交往

二 美国涉入伊朗

三 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

第二章 伊朗与美国的蜜月期

一 艾森豪威尔主义与美国对伊朗的援助

二 肯尼迪政府与伊朗的改革

三 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建设

第三章 伊美友好关系的终结

一 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危机

二 “人权外交”对伊朗的影响

三 卡特政府初期的伊美交往

四 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和美国的初始反应

五 卡特政府抛弃巴列维国王

六 “谁丢掉了伊朗”

第四章 “美国人质危机”

一 美国人质危机爆发

二 美国对人质危机的初期应对

三 人质危机的最终解决

四 伊美交恶

第五章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和美国

一 两伊战争的爆发

二 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美国立场

三 “伊朗门事件”

四 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冲突

第六章 伊美关系的僵持

一 拉夫桑贾尼时期的伊美关系

二 哈塔米、克林顿改善伊美关系的尝试

第七章 反恐视野下的美国伊朗关系

一 美国的反恐战争和伊朗的反应

二 “伊朗核危机”的爆发

三 以色列推动美国攻打伊朗

四 伊朗核发展的动力及其对核危机的看法

五 奥巴马的伊朗政策

六 伊朗会是美国下一个战争目标吗?

第八章 伊朗美国关系纵论

一 冷战是塑造伊美友好关系的关键因素

二 伊美对双边关系的认知不同

三 伊朗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美国的态度不一

四 在“反恐”问题上美国与伊朗等穆斯林国家分歧严重

五 伊美关系剧变的启示

六 伊朗美国关系走向何方?

第九章 中国、伊朗和美国

一 中国和伊朗(波斯)关系简史

二 美国对中伊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 目前中国希望与伊朗合作的主要动力

四 影响中国对伊朗政策的潜在因素

五 伊朗核危机下的中国对伊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1:巴列维国王时期伊美首脑互访简表

附录2:巴列维国王时期美国国务卿访问伊朗简表

附录3:美国任命驻伊朗的最高使节及其任期(1883-1980)

附录4:美国制裁伊朗的行政命令简表

后记

内容摘要: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伊美关系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79年11月德黑兰学生占领美国驻伊大使馆并扣押人质,爆发“美国人质危机”;在两伊战争中,美国伊朗在波斯湾爆发海战;在伊朗核问题曝光特别是“核危机”形成后,伊美关系更是隔空怒视、剑拔弩张。三十多年来,没有任何国家比伊朗受到的美国制裁更严重;在伊朗每周五礼拜演讲时也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受到的抨击更猛烈。
伊朗与美国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难道美国和伊朗根本就是不能相容的两个国家?
“伊朗核危机”又将如何发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伊朗与美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199358
如需购买下载《伊朗与美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32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伊朗与美国是新华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71.22 ,D837.32 的主题关于 国际关系-研究-美国、伊朗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