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封面图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

朱印海,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分析,进而揭示出各自的主要特点和实质。我们通过对中西文艺观念的比较性的深入研究从中引出应有的经验教训,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教条式的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各种错误观点,并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实践,本着比较、超越、创新的理论原则,以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把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新的高度,为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作者介绍:

朱印海,山东临清人,生于1950年8月,现为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理事。多年来从事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文艺思想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概论》、《电影艺术基础教程》、《电影美学观念论》等6部学术著作。在《学习与探索》、《山东社会科学》、《黑龙江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电影艺术》、《电影评介》、《影视艺术》等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出版的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形成与实践

第二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超越创新的精神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前言

第一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形成与实践

第二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超越创新的精神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第一章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与政治

第一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政治意识化的形成

一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是社会政治现实发展的产物

二 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与政治的联姻得到强化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的联结并服务于政治斗争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坎坷的结果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代表者与工人运动实践的脱节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审美研究不具备客观创造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艺术的批判性和艺术观念的自律性

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革命性和为政治服务的意识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批判性和艺术自律性

第二章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意识形态观念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

一 从葛兰西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的分离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政治权力对文化权力的支配

三 意识形态控制与文化领导权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艺的关系

一 “虚假意识”与文艺对意识形态的否定

二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看法及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

第三章 中西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观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现实主义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实主义观念

一 瞿秋白、周扬、冯雪峰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基石

二 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原则的得失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观念

一 卢卡契与布莱希特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

二 费歇尔与加洛蒂提出了开放的现实主义

三 阿多诺的否定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第四节 关于中西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比较分析

一 浸淫着鲜明政治色彩的艺术创作原则

二 现实表现的转向与艺术的强烈批判精神

三 典型形象创造传统与现代发展

四 艺术表现形式的单一性和多样化的开放性

第四章 中西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观念

第一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念的形成——凸显实践性特色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的崛起,张扬否定性精神

第二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和否定美学的实质分析

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唯物辩证品格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否定美学的实质内涵

第三节 正确认识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念的本质特征

一 中国实践美学强调了社会生活实践对美创造的重要意义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张扬的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第五章 中西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接受观念

第一节 文化语境与文艺接受观念

一 从启蒙话语到革命话语——中国文化语境对接受观念的制约

二 文化欺骗、虚假需要及其审美救赎——西方工业文明语境下批判的接受观念

三 文艺接受在中西文化语境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接受主体地位的比较分析

一 接受者的主体性地位比较

二 接受者的自由和创造性比较

第六章 中西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现代主义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

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文艺观念形成

二 马克思主义突围与中国现代主义文艺观念衰微

三 马克思主义开放性与中国现代主义复苏

第三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现代主义文艺观念比较

一 历史境遇比较:不同的历史境遇遭遇现代主义生成不同文艺观念

二 发展形态比较:不同的历史时期遭遇现代主义形成不同观念的发展形态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与文艺观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观念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基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现代性观念分析

一 将文艺本质的考察角度从静态转向动态——“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

二 内容的形式化和形式的内容化——“美学、历史”的精神

三 语言的牢笼——马克思语言观的现代性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进行系统、比较性地分析探讨,进而揭示出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各自的主要特点和实质,寻找出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观念继承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谬误,并从中引出应有的经验和教训。此外,《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的主要理论价值还在于这种对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比较影响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与当代各种文艺思潮的交流和撞击中,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基本精神,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文沦教条式的理解,以及剔除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各种错误观点,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实际,本着比较、超越、创新的精神,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体系,进而为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本书由朱印海编著。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了全景式的对比分析,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魅力与局限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审视和评价。这部著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进行了拓荒性和开创性的有益尝试,对借鉴、承接和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资源,从而确立更加开放、整合、超越、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建构和发展具有当代形态和时代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由朱印海编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0203
如需购买下载《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 × 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A811.691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