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增广贤文

刘敬余, 主编

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10.0

书籍简介: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从古至今,都是我国儿童的启蒙读物。它由流传广泛的民间俗语及古代诗文中的流畅语句选编而成,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将格言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而出,读起来朗朗上口,传诵至今。它囊括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在看似平易浅显的文字中渗透出独到精辟的思想光辉,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研读。本书版式新颖活泼,大字排版有助于保护小学生视力;文中加注拼音有助于小学生阅读,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此外,书中还配制了数十幅精美插图,可以有效提高孩子阅读的积极性,给他们以美的享受。

书籍目录: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三生有幸,一饭不忘。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心口如一,童叟无欺。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做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 一字为师,终身如父。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得意不宜再往,凡事当留余步。 务要见景生情,切莫守株待兔。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内容摘要:

《增广贤文(彩图注音版)/小书虫阅读系列/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一部经典的启蒙学读物,它吸收了民间流传的谚语、古圣先贤的名言和文化典籍中的佳句,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严谨治学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艰苦朴素、勤奋努力、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全书将格言按韵归类,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成书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增广贤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9787552231359
如需购买下载《增广贤文》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增广贤文是北京教育出版社于2014.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194.1 的主题关于 古汉语-启蒙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