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丁香
荒原上的丁香封面图

荒原上的丁香

张洁宇,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3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水平“前线诗人”的诗歌理论观念与艺术创作风格。

作者介绍:

张洁宇,1972年生于北京。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9年获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讲师。曾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1998年翻译出版小说《为谁而战》。2002年出版

书籍目录:

引子导言第一章 宁静的繁荣——“前线诗人”与20世纪30北平文化环境 第一节 北平历史氛围与社会环境 第二节 大学文学教育与校园文化 第三节 文坛与诗坛第二章 “荒原”与“古城”——“ 前线诗人”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潮的借鉴和吸收 第一节 “前线诗人”对西方诗学的引进 第二节 艾略特及其《荒原》的影响 第三节 “古城”意象第三章 “晚唐的美丽”——“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对传统诗学的重释 第一节 作为文学现象的“晚唐诗热” 第二节 “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的美学主张 第三节 “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的创作心态及艺术风格 第四章 不“纯”的“纯诗”——“纯诗”追求与“前线诗人”对中西诗学的融会

引子导言第一章 宁静的繁荣——“前线诗人”与20世纪30北平文化环境 第一节 北平历史氛围与社会环境 第二节 大学文学教育与校园文化 第三节 文坛与诗坛第二章 “荒原”与“古城”——“ 前线诗人”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潮的借鉴和吸收 第一节 “前线诗人”对西方诗学的引进 第二节 艾略特及其《荒原》的影响 第三节 “古城”意象第三章 “晚唐的美丽”——“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对传统诗学的重释 第一节 作为文学现象的“晚唐诗热” 第二节 “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的美学主张 第三节 “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的创作心态及艺术风格 第四章 不“纯”的“纯诗”——“纯诗”追求与“前线诗人”对中西诗学的融会 第一节 “纯诗”理论的引进与提倡 第二节 “纯诗”观念与中国新诗实践的结合 第三节 “纯诗”观念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结合 第五章 寂寞的沉思——“前线诗人”的心态与“自我”形象 第一节 城市街头的“乡下人”与“地之子” 第二节 寂寞边城“寂寞人” 第三节 “荒街”上的沉思者附录主要参考文献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后记

内容摘要:

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诗坛上,聚集了以卞之琳、何其芳、林庚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前线诗人”。他们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融合中国传统诗学的优长,在“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诗学传统之间,努力实践二者的对接,取得了巨大成功。本书重点考察“前线诗人”的诗歌理论观念与艺术创作风格。通过对“《荒原》的译介与‘古城’系列意象的塑造”、“晚唐诗热”、“‘纯诗’理论的追求与实践”等文学现象的论析,发掘了这一诗人群体在继承古典诗歌传统与接受西方现代诗潮之间的融合和再创造的实绩。  “前线诗人”的出现及其诗歌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与20世纪30年代北平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本书将文学现象置于文化视野,通过探讨外部文化环境对诗人群体的聚集及其文化心态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引发了文学与地域文化之关系的思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荒原上的丁香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新生代学人文丛
9787300047249
《荒原上的丁香》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荒原上的丁香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诗歌-文学研究-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