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
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封面图

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

杨雨辰,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二十余篇短篇小说。作者为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九届、第十一届一等奖得主,其知名度正在上升。其作品有书写现实生活的如《新娘路婕》、《陆小蛙和她的石头》,也有展示作者虚构能力的如《酒不醉人》。总体风格大气成熟,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可以作为大中学生写作的范本。

书籍目录:

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

有些事情你不知道

你是我的一场病

消失在车厢1464的王小繁

我在你看不见的角落

杯子

陆小蛙和她的石头

是谁遇错了未来

你是我最在意的那一个过客

良生

新娘路婕

失声

有关一首谁在深夜的浅唱

寻找冬枳

苏子河

填海

断眉

酒不醉人

后记写给那些绵长而又被淡忘的旧日

后记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变老,却都开始了回忆。每每想到那些旧的时光,旧的脸庞,就像是在翻看带了霉斑的旧电影旧照片一样令人伤感。我们很多次提起伤感伤痕伤痛伤悲伤心,也许会被人说成矫揉造作并且不齿。所谓的长大所谓的成熟,大概就是让眼泪倒流回泪腺,让那些想要说出的话被压回到喉咙里,还有让一段段将逝未逝的爱情在最遗憾的时候结束吧。那么,还会不会有人记得,曾经的誓言曾经的梦想曾经用纸飞机折叠出希望的形状放飞到最遥远的天空上……

从我高三时参加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吧。闭上眼睛就像回想一部刚刚看过的电影。那群人,那一年的上海,那些走过的阴仄的小巷子小弄堂,就不停地在眼前在梦里晃啊晃啊。还有那篇未完成的上海纪行,我想也没有机会补完了吧,毕竟好多话好多细节好多微妙的情感已经在时光的销蚀中被淡忘。

小时候一直很喜欢看书。记得似乎是从初三那一年突然喜欢上写作,于是笨拙粗糙地对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的字句进行模仿:安妮宝贝,张小娴,韩寒……然后拿给同学看。人家对我说一些夸奖的客气话,却成为我为之努力的理由。心中那一星半点关于文字的梦想,终于从绵薄开始,一点点有了温度和厚重的感觉。

那些少年时代的小纠结小幽怨,以及对于未来的惶惑不安,都被我变成文字,一行行地整齐排列在用来运算的草稿纸或者横格纸上。数学课上化学课上物理课上我都把一本小说压在教科书下面,看得太入神的时候也难免会被老师发现。或者当大家都抬头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那些公式那些运算步骤的时候,我就自己一个人低着头在草稿纸上写下那些抓不住的情绪。老师和家长因此而头痛不已,多次劝说无效,也就听之任之了。妈妈说,不管我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都会一直支持我的。是,路是自己选的,自己走的,就算爬也要爬下去,我当时就是抱定了这样一种心情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常常对人说,我的小说的风格就是我能写出很多种风格。从一开始的调侃不屑,到了现在终于能够比较心平气和地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讲完一个故事。以前总是在愤愤不平,心高气傲,做人太激烈,棱角太鲜明,刺猬一样伤害过别人,也被自己伤害。遇到什么事情喜欢大声笑大声哭,把表情把态度发挥得淋漓彻底,觉得痛快了才是好的。写小说的时候也是,主角配角一律大喜大悲,人生路坎坷不平,跌宕起伏。现在想来也是对他们太不公平,无缘无故被我写到撕心裂肺痛不欲生。也许是因为我太自私,自己遭受过的痛苦总是想要加倍地放在笔下的人物身上。最后才发现,往往在我最寂寞最难过的时候只有他们还不离不弃地一直在我身边。于是也注意开始写一些小暧味小细节和温暖一些的结局。但我不喜欢给读者过多的幻想,结尾处很多时候还是归为平淡。

后来逐渐接触到一些朋友,也看了一些书,大部分是国外的作品,例如米兰.昆德拉。阅读让我知道,原来小说是可以这样写的,完全可以像探索一门艺术一样来探索小说的无限可能性。以前听过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是这样说的:小说,不仅仅是叙述一场冒险,而是一场叙述上面的冒险。而像吉本芭娜娜,青山七惠,又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家。日本文学,向来是比较平淡,但是却更加接近真实的生活。于是我收敛了自己的心情,重新去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毕竟总是凭着自己的想法去臆断这个世界,还有生活,是极其不客观的。着笔用一种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书写,不再强调诸如主观意愿这些片面的东西,我想这是一种进步吧。

今年在上海青松城的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典礼上,我有幸作为获奖选手代表发言。前一天晚上写发言稿的时候我字句都斟酌了很久,一千多字,三分钟左右的发言时间。后来有人告诉我,一些参加过九届的人听我的发言时都哭了。我想我还是不善于煽情的,只是在场所有曾经参加过比赛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新概念只有一次。参加了第十一届,我才知道当初那种第九届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我想对我来说,新概念参加过两次已经足够了,再接着参加下去我就该矫情了。那天,前辈张悦然说了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她说:不要远离文学。对于她来说,文学是一辈子的吧。但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们胸口镶嵌的那块叫做文学的梦想,会被时光和现实一点点残忍地捏碎,我们会进入另一个生活的轨道;可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后悔。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想当初梦想的形状,还有那些在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都不回头的日子,还是会扬起嘴角,牵出最美好的一个微笑的弧度吧。借这个机会,要感谢时祥选老师,一直为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而尽心尽力。还要感谢爸妈,感谢所有一直爱着我的朋友们:超超、果冻、小乔、小智、小马、金萌、晶晶、裴裴、娜娜子、苗、森儿、小郭、媛媛、小嬗、小雪、曈曈……你们是让我感到温暖的一切缘由。在21岁生日那天,我许下了一个愿望,不是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多好,而是希望以后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所有那些我最珍惜着的人们不受伤害,我像你们爱我一样爱你们。2009年5月22日于家中

内容摘要:

  参加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一等奖,第十一届又参赛,再获一等奖,并作为唯一的获奖代表在颁奖会上发言。杨雨辰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进入十一年的新发现。浅吟低唱,歌舞徘徊,她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文字之美。本书收录了她的《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我在你看不见的角落》、《》、《是谁遇错了未来》、《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新娘路婕》、《失声》等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风格多样,现实、古典,写实、虚构,皆有可观。  本书收入作者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十余篇。包括《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消失在车厢1464的王小繁》、《我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陆小蛙和她的石头》、《你是我最在意的那一个过客》、《有关一首谁在深夜的浅唱》、《寻找冬枳》等。作品风格多样,现实、古典,写实、虚构,皆有可观。其创作水准从获奖作文《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中可以比较充分领略。【作者简介】  杨雨辰,女,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A组一等奖,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C组一等奖。茁壮成长于沙尘暴肆虐的北方城市,现就读于上海某大学广告专业。热爱生命但极度缺乏安全感,偶尔神经质与歇斯底里和妄想症,被爱情蚕食却依然相信温暖美好的承诺。现与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热烈地交流“革命”感情中,不可自拔。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生活,相夫教子,码字为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5066253
如需购买下载《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沈阳出版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 203 印数 1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7 的主题关于 短篇小说-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