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的逻辑
制衡的逻辑封面图

制衡的逻辑

刘丰,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和霸权更替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结构压力和霸权正当性的视角,对无政府状态下的大国制衡霸权威胁的战略行为做出了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以拿破仑战争欧洲主要大国的反应、冷战期间美苏争霸以及冷战后次等大国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回应作为案例,史论与现实相结合,并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本书理论命题进行严谨论证和检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制衡难题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结构安排

第二章 解释制衡行为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制衡行为的界定

第二节 制衡行为变化的原因

第三节 假设检验与案例选择

第三章 制衡升级:拿破仑国际体系下的争霸与反霸

第一节 拿破仑争霸战争时期的国际体系

第二节 制衡还是追随——主要大国的行为反应

第三节 制衡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制衡僵持: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激烈斗争

第一节 冷战初期的国际结构与两极均势

第二节 结构压力与冷战的根源

第三节 美苏霸权正当性竞争与两大阵营的形成

第四节 美苏相互制衡的持续

第五节 冷战结束的原因之争:对反常案例的讨论

第五章 制衡滞后:冷战后对美国霸权的回应

第一节 次等大国对美国霸权的回应

第二节 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制衡难题

第三节 霸权正当性的衰落与制衡复苏

第四节 单极体系下的制衡趋势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案例总结

第二节 理论探讨

第三节 政策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在国际政治中,主要大国围绕争霸与反霸展开的斗争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现象。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当面对潜在或实际霸权威胁时,主要大国有时倾向于采取内部自强或外部结盟等手段应对霸权。但有时制衡行为的强度可能较低甚至出现制衡缺位的。情况。在面对霸权威胁时,主要大国是否会采取制衡行为?为什么采取制衡行为?这种行为又为何出现强弱变化?本书以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和霸权更替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结构压力和霸权正当。陛的视角,对无政府状态下大国制衡霸权威胁的战略行为作出了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本书以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主要大国的策略反应、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的争霸斗争以及冷战结束后次等大国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回应作为案例。将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三者紧密结合,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本书的理论命题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和检验。本书研究的主题是当前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的前沿,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作者简介】刘丰,1981年10月生,湖北省荆门市人。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在南开大学分别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冷战后大国关系与国际安全。译著有《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2009)、《理解国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制衡的逻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239399
如需购买下载《制衡的逻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世界知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制衡的逻辑是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51 的主题关于 霸权主义-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