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

马骏,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希特勒的一个奇怪的命令,使被德军围困在敦刻尔克的30多万英法军队成功逃脱,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这样一个命令?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这是否是罗斯福为了使美国民众支持他参战而施的“苦肉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使得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然而,这次会战的发生竟然是由于斯大林一个错误的决策!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法西斯陷入绝境,迅速走向灭亡,但为什么选择在1944年?为什么选择在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6月6日6时30分开始实施?本书是在著名军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马骏先生在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所讲《战争谜中谜》基础上修订而成,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大战役的重大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

暮春开始的“镰刀收割”

英法联军为什么不堪一击

元首发来的一个奇怪的命令

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

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

日本“北进”“南进”战略的选择

万里大偷袭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

是罗斯福在施“苦肉计”吗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

日本陆海军的战略分歧

尼米兹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

日本陆军让步海军

“里”号对“瞭望台”

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

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

元首命令: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莫斯科

莫斯科已成为吸引德军的巨大磁铁

间谍巨星的秘密报告打消了斯大林的顾虑

史元前例的战时大阅兵

上帝加入了俄国国籍

一位少女牺牲带来的力量

列宁格勒保卫战与死神最亲近的共舞

芬兰为什么参加进攻列宁格勒的作战

战争初期苏军为什么一溃千里

斯大林与朱可夫不打不成交

意志与死神在这里共舞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谁之功过

对攻斯大林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

曼施坦因和他的进攻力学

如果斯大林知道“知彼知己”……

斯大林格勒外围作战

几个片断剪辑的伟大巷战

诺曼底登陆历史在这里定格

为什么选定在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为什么要选定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

最为关键的登陆作战准备

此刻,德国人都干了些什么

D日H时历史在此定格

阿登战役希特勒最后的反扑

元首指令:我想反攻

情报准确但判断失误

婚礼进行曲中的惊愕

“巴斯托尼不败,反攻就要开始!”

前言

记不起究竟是西方哪一位哲人所说(也可能是西方的一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筵席!话,虽短,却是不争的事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战争发生了14500多次,共夺走了约36.4亿人的生命,等于将当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毁灭一半还多,能说战争不是死亡的筵席吗?战争如同商品一样,有着价值特点。原始社会末期,物质生活极其低下,一个人的劳动甚至还满足不了他本身的需求,而战争则可以使战胜者获取到比劳动更加多的果实。因此,战争已是氏族部落经常的“一种职业”,成为氏族部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对于氏族部落的成员来说,参加战争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的概念,如同吃饭、睡觉、狩猎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的问题一样荒谬。由于战争能给整个氏族部落的生存和繁衍带来生机,因此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战争的社会价值在于它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诞生以后,主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属性,主权的最基本特征是:最高的权威性、绝对的排他性和不可争议的合理性。由于国家代表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求,因此它的利益是以这种需求为前提条件的,即追求利益集团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最根本的利益。于是,自奴隶社会以后的各种社会形态的国家,一直把战争作为谋取经济、安全和其他利益的推动器。国家的统治者把战争视为不同利益集团解决相互间利益冲突的最后和最高的手段。于是,这时期,战争的社会价值则是“所有解决纷争手段中最好最快的一种”。德国人认为:“战争是万事之父”,“战争不仅是一种生物规律,也是一种道德规律,因而是文明不可缺乏的因素”(丁建弘、陆世澄《德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小毛奇说:“人类最可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

”([德]卡尔.李卜克内西《帝国主义和反军国主义》,莱比锡1970年版,第9页)法国人则宣称:“拉丁种族”是优秀的种族,“高卢文化”是优秀的文化,法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准备对付德国的战争”,为了建立强大的法兰西,“为了维护和平,只能准备战争”(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意大利人则声称:战争“能够促进经济的扩张与殖民扩张,把意大利文明传播到‘全世界”’([苏]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而马克思主义则从战争是阶级对阶级的暴力斗争认识出发,承认战争的历史作用,认为战争的价值在于它是“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恩格斯则进一步解释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指出暴力“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恩格斯《反杜林论》)。这表明,把暴力作为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价值观的重要思想。

既然战争有价值,就有人使用它,而且是经常使用。人类为了打赢战争,就要研究战争,总结战争规律,用智慧去打仗。然而,战争还有一个人们不太注意的特点,即它与任何社会现象不同,它不能进行试验性研究。人们不可能在平时通过你死我活的交战,去试验战争的数据。因为,战争是经验科学!而又由于历史认识的特点,所以人们更多地把研究战争的目光投送到战例上来。我在《百家讲坛》讲《孙子兵法》时,曾说:“军人学习兵法,必须结合战例;军人不结合战例学兵法的害处,要比不学兵法都大。”就是从这点意义上说的!我这本小书说是谜,其实只不过把在正史上大家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拿出来再细细地讲讲而已,目的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生的这几个非常有特点的战例重新研究一下,再介绍给读者。书中的战例都是在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讲过的,我将讲稿整理了一下,交中华书局出版,权作是给爱好军事史的朋友们一个小礼物吧。

马骏2007年7月于京郊寓所

内容摘要:

  希特勒的一个奇怪命令,使被德军围困在敦刻尔克的30多万英法军队成功逃脱,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这样一个命令?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这是否是罗斯福为了使美国民众支持他参战而施的“苦肉计”?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法西斯陷入绝境,迅速走向灭亡,但为什么选择在1944年?为什么选择在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6月6日6时30分开始实施……本书对二战时期发生的非常有特点的战例进行了全面研究,为您揭示这些历史之谜。  本书是由著名军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马骏先生在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所讲《战争谜中谜》基础上修订而成,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大战役的重大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内容包括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列宁格勒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作者简介:  马骏,军事历史学家,法学博士,大校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外国军事历史、外国军事思想和国际政治研究与教学工作。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隧《百家讲坛》做《二战风云人物》系列讲座,收到热烈反响。此外,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军事频道、科教频道、法律频道。国防数字频道、海峡之声电台多次傲专家砰论。主要著述有:《二战人物》、《外国战争史与军事学才术史》、《外国军事史学研究溉论势、《科索沃战争研究》、《二十世纪经典战役纪实》等。现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员、中国史学会史学会会会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1057508
如需购买下载《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是中华书局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152 的主题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