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塑身生理学
肥胖与塑身生理学封面图

肥胖与塑身生理学

吴辅佑, 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分四篇:第一篇1至3章为基本知识与观念,包括总论、细胞、三餐与代谢综合症;第二篇4至7章是能量摄入,包括食欲、消化率、脂肪与醣类的消化吸收;第三篇8至10章是能量消耗,包括代谢激素、脂肪与醣类的代谢;第四篇11至13章着重应用,包括膳食减重、运动与局部瘦身。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遗传与环境的影响

1.遗传

2.环境

3.遗传和环境

第二节 瘦身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第三节 人生肥胖三个关键期

1.胎儿、婴儿期

2.少年期

3.中年期

第四节 肥胖的测量

1.BMI

2.体脂肪率

3.腰臀比(WHR)

4.身高(cm)-110=理想体重(kg)

第五节 基本观念

1.能量守恒定律

2.生命会找出路

3.建立健康的习惯

4.正面的态度与心理——用脑不烦恼

第二章 三种细胞鼎立——脂肪、肌肉、纤维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性

1.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数目增加

3.接触性抑制

第二节 间质干细胞

1.基因调控的概念

2.PPAR

3.C/EBP

4.高能量促进前脂肪细胞分裂

第三节 脂肪细胞

L.脂肪细胞的脂肪滴

2.脂肪组织能分泌激素

3.棕色脂肪组织

第四节 肌细胞

1.骨骼肌细胞

2.肌细胞的解偶联蛋白3(UCP3)

3.肌细胞生长

4.卫星细胞

5.红、白肌细胞

第五节 纤维母细胞

1.细胞外间质

2.纤维细胞特性

3.胶原蛋白的分泌

4.胶原蛋白遇酸膨胀——果酸换肤

第三章 三餐与代谢综合征

第一节 自由基与限食长寿

1.自由基或活性氧群的来源

2.电子传递链与SOD

3.氢氧自由基

4.食物来源的自由基

5.氢氧自由基的害处

6.限食长寿

第二节 摄食后血糖升高的害处

1.美拉德反应与糖化血红素

2.葡萄糖产生甲基乙二醛、AGE、活性氧

3.醛糖还原酶路径消耗细胞抗氧化力

4.细胞内产生葡萄糖胺

5.增加淀粉素聚集

6.卢细胞最易受氧化伤害

7.减少胰岛素作用可延长寿命

第三节 摄食后血脂升高的害处

1.食物大都含脂肪,且易氧化

2.血液黏度增加,血压升高

3.容易动脉粥样硬化

4.伤害细胞的脂毒性

第四节 代谢综合征与有争议观念

1.代谢综合征

2.“少量多餐”

3.“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4.“空腹伤胃,会胃溃疡”

5.“吃早餐的小孩成绩较好”

第五节 不饿就不吃,饿了也稍忍

1.不饿就不吃,增加餐间隔

2.少餐可减少消化率

3.分子分解再合成消耗能量

4.饥饿正是瘦身时

第二篇 能量的摄入

第四章 食欲

第一节 进食前的饥饿感

1.血糖

2.饥饿时胃分泌GH释放素

……

第三篇 能量的消耗

第四篇 塑身应用

内容摘要:

身边总有些人怎么吃也不胖,而有些人辛苦节食还是胖,我们都笼统地归因于“体质差异”。《肥胖与塑身生理学》目的即以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地解析这种体质差异的机制;介绍食物摄取吸收和能量代谢,了解肥胖的各种因素,同时分析各种瘦身产品与方法的作用机制。
《肥胖与塑身生理学》可供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健身、生命科学等行业的人士参考;有心将体重控制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人群,也可用于自学,在看杂志、新闻和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随时查阅。
书中虽收录的是学术性内容,但文笔力求通俗,内容重点以楷体字作区别。各段末尾大都有通俗的解释,没有专业背景者,可以忽略文中的专有名词,撷取段末的意思为主。

编辑推荐:

尝试了各种减肥与塑身方法,
都以前功尽弃而告终。
其实,如果肯花一点时间,
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学习,了解其原理,
也许会比较容易找到有效的途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肥胖与塑身生理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987597
如需购买下载《肥胖与塑身生理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肥胖与塑身生理学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161 ,R589.2 的主题关于 肥胖病-研究 ,减肥-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