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与中国
国际政治与中国封面图

国际政治与中国

阎学通,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围绕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论述以及对中国安全环境和外交政策的分析和建议,将以前发表过的有较高学术含量的文章按主题集结成册。本书适合国际关系学科的专业人士阅读。本书分为三编,分别是科学、标准与方法,和平、安全与合作,崛起、矛盾与策略。

作者介绍:

阎学通,男,1952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国际形势与台

书籍目录:

第一编科学、标准与方法 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方法不是理论 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 科学方法的意义 结束语 国家利益的性质 混淆的“国家利益”概念 国家利益的形成 国家利益的构成与分类 国家利益的变化 国家利益的判断 判断国家利益的基本依据 国家利益的衡量 国家利益的实现标准

第一编科学、标准与方法 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方法不是理论 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 科学方法的意义 结束语 国家利益的性质 混淆的“国家利益”概念 国家利益的形成 国家利益的构成与分类 国家利益的变化 国家利益的判断 判断国家利益的基本依据 国家利益的衡量 国家利益的实现标准 双边关系的衡量方法 双边关系衡量方法及其问题 双边关系的衡量方法 对双边关系衡量方法的测试 双边关系衡量方法的应用 附录:事件分值基准表 国际环境的评估 国际环境的分类、构成及影响 崛起环境的评估方法 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评估 结束语第二编 和平、安全与合作 和平的性质 和平的非暴力性、不安全性与非永久性 和平的目的性、工具性与正义性 结论 安全的性质与战争周期 “安全”的含义 大规模国际战争的周期 中国卷入军事冲突的频率 启示 东亚和平的基础 对东亚和平体系的多种解释 非均势核威慑的作用 非均势核威慑的补充变量及其作用 结论 亚太安全环境 亚太地区的安全现状及趋向 中国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 争取较好安全的思考 结束语第三编矛盾、崛起与策略

内容摘要:

本书收集了作者十几年来的学术文章,围绕国际政治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地整理了国际关系研究方法,旨在推动我国国际关系研究从传统研究向科学研究转变。本书按照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论述以及对中国安全环境和外交政策的分析和建议的逻辑主题,分为科学、标准与方法,和平、安全与合作,矛盾、崛起与策略三编,并着重突出了国际安全这一主题。作者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分析范式,在研究安全合作问题时,也借鉴了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一些理念。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政治与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未名社科菁华
9787301090145
《国际政治与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政治与中国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1-53 ,D5-53 ,D820-53 的主题关于 国际政治-文集 ,国家安全-中国-文集 ,对外政策-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