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研究
空间叙事研究封面图

空间叙事研究

龙迪勇,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14

定价:50.0

书籍简介:

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空间叙事研究》是国内外第一部该领域的专著,具有学科领域的开拓性、理论的系统性和观点的新颖性三大突出特点。

作者介绍:

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书籍目录:

序—

序二

导论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一、叙事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

二、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

三、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

第一章 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

一、“六根互用”:感觉世界的整体性

二、“意识剧院”:经验的共存性与相继性

三、“出位之思”:时间性媒介如何表现空间

第二章 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一、《故园》:神圣空间

二、《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空问作为时间的标识物

三、《伤心咖啡馆之歌》:空问变易与叙事进程

四、《墙上的斑点》:意识的流动与叙事的支点

五、小说存在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第三章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一、叙事的困境

二、叙事与空间形式

三、空间形式的类型

四、空间形式与时间逻辑

第四章 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一并置叙事

一、从“叙事性联系”说起

二、主题一并置叙事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叙事作品中的表现

三、主题一并置叙事是一种空间叙事

第五章 复杂性与分形叙事

一、世界的复杂性

二、因果性与分形叙事

三、分形叙事的基本类型

四、分形叙事与可能世界

第六章 叙事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

一、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空间表征法

三、空间中的空间与人物形象塑造

第七章 记忆的空间性及其对虚构叙事的影响

一、叙述的对象:从原生事件到意识事件

二、记忆的空间性与“记忆的艺术”

三、记忆的空间性对虚构叙事的影响

第八章 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一、叙事的动机与历史的证据:古物、废墟与图像

二、历史的场所:空间、事件与记忆

三、历史的结构:圣地、迷宫与地图

四、穿越历史的多重门槛

第九章 图像叙事的本质与基本模式

一、图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二、图像叙事的本质

三、图像叙事的基本模式

四、图像叙事:从单幅图像到系列图像

第十章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

一、叙事:语词与图像

二、故事画:图像对文本的模仿

三、叙述中的叙述:故事画的符号学分析

四、书写与绘画之间的相互渗透

第十一章 图像与文字的符号特性及其在叙事活动中的相互模仿

一、作为叙事媒介的图像与文字

二、图像的“双重性质”与文字的抽象化

三、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的相互模仿:内容与形式

后记

内容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空间叙事研究》既全面研究了传统的以文字写成的文学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也深入考察了本身就被理论家们称之为“空间艺术”的图像的空间叙事问题(跨媒介),还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历史叙事领域(跨学科),对历史叙事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龙迪勇本人的学术修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收藏的书、读过的书是相当多的,而他的理论修养和文学史、艺术史方面的学识在同行中也经常被传为美谈),也是他能够在如此宽阔的锋面上游刃有余的条件:只有把这个似乎形而下的问题哲学化、抽象化,才有可能潜到别人未敢到达的根源涌发的大海深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空间叙事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9787108049278
如需购买下载《空间叙事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空间叙事研究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4.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45 的主题关于 叙述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