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研究
价值观研究封面图

价值观研究

黄凯锋, 主编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从国际视野和地方探索这两个独特的角度展开价值观研究。全书在对当前意识形态邻域基本现状和理论思考做出整体把握性的整理之下,从“俄罗斯核心价值观的重建及对中国的启示”和“西方视角下的中国道路”这两方面论述研究了国际视野下的价值观。又以海门为典型城市案例,研究了海门核心价值取向的形成及现状。

书籍目录:

总论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基本现状和理论思考

一、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二、当今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分析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

(二)新左派思潮

(三)民族主义

(四)历史虚无主义

三、对“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现象的几点理论反思

国际视野篇(上)

俄罗斯:核心价值观的重建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苏联核心价值观的裂变

(一)苏联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道德只具有阶段性的本质属性

(二)苏联核心价值观的裂变的起点——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实现人道主义转向

(三)苏联核心价值观的彻底裂变——勃列日涅夫复活斯大林主义导致“空心化”

二、苏联后期的多元化思潮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

(一)人道主义思潮兴起

(二)俄罗斯思想的探寻与回归

(三)新自由主义对苏联基本制度和道德加以否定

(四)“非暴力伦理学”直接取代“国家至上”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

三、普京重建俄罗斯核心价值观

四、苏联核心价值观的裂变与俄罗斯核心价值观的重建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视野篇(下)

倾向·原因·启示:西方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一、乌托邦、木乃伊和专制社会:20世纪之前西方眼中的中国

(一)倾慕与好奇:中国是具有优越文明的东方乌托邦

(二)批评与偏见:中国是停滞、落伍的木乃伊

(三)理性与分析:中国是拥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社会

(四)原因分析

二、“专制极权”与“乌托邦”:20世纪60年代西方左翼视野中的新中国

(一)“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学者的中国观

(二)“毛主义”的乌托邦:法国“五月风暴”中左翼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三、21世纪的西方中国观:以“中国模式”的争论为视角

(一)难以统一的定义:对“中国模式”的概括

(二)榜样还是威胁:21世纪西方中国观产生的原因

四、启示

人格示范篇

新时期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50年:学雷锋活动与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性契合

(一)20世纪60年代初:“宣传”雷锋精神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公民无产阶级信念的培养

(二)“文化大革命”的10年:形式化的学雷锋活动与畸形的思想道德状态

(三)20世纪80年代:“重塑”雷锋精神与主体意识启蒙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20世纪90年代:“拯救”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五)21世纪:“传承”雷锋精神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一)从时代性与超时代性的统一上理解雷锋精神

(二)从职业道德向理想道德的转化中把握雷锋精神

(三)从人格示范向精神象征的升华中感悟雷锋精神

四、当前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应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公德与私德

(二)自发与刻意

(三)象征与负载

(四)适应性与非适应性

五、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载体和方法

六、几点建议

地方探索篇

海门核心价值取向研究

一、前期调研、资料搜集和问卷设计

二、调查研究成果初步分析

三、海门核心价值取向的具本阐释

(一)开拓

(二)诚信

(三)尚智

四、结语

五、附件

(一)问卷及统计结果

(二)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阐述

(三)部分省市精神/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及其表述

内容摘要:

《时代之思·中国研究丛书·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系“时代之思·中国研究”丛书之一。书稿以江苏海门城市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主线,以江苏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总结背景,结合分类访谈、调查问卷、历史文脉,分析海门城市精神的内在逻辑、形成轨迹,进而对海门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就提升海门文化“软实力”提出意见和操作建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价值观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时代之思
9787548605898
如需购买下载《价值观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学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价值观研究是学林出版社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