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中国政治制度史

左言东, 编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从政治管理的角。进行历史总结的一部专著。此书初版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是高校同类教材中成书较早的一种,曾评为全国优秀古籍(研究类)图书一等奖。

书籍目录:

三版前言

绪论

第一节政治制度的含义与范围

第二节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指导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和研究

第三节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章氏族社会的原始民主制

第一节氏族的组织及其机构

第二节原始民主制

第三节原始宗教图腾

第二章奴隶制社会的神权政治夏商

第一节夏国家的产生

第二节神权政治

第三节夏代职官

第四节商代职官及其他制度

第五节夏商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

第三章封建领主制时期的贵族政治西周

第一节西周政权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贵族制政体

第三节政权机构

第四节军事制度

第五节礼乐制度

第六节法律制度

第七节财政制度

第八节爵禄服命制度

第九节贵族的教育、入仕与致仕制度

第十节谥法制度

第十一节西周时期的其他国家

第十二节西周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四章从贵族制向君主制的过渡春秋战国

第一节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第二节周天子的衰落

第三节诸侯国保守与变革的斗争

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

第五节春秋官制综述

第六节战国官制综述

第七节士的演变和官僚制的建立

第八节统一的趋势与帝制运动

第九节春秋战国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五章封建地主制时期的君主专制(一)秦汉

第一节君主制的建立和巩固

第二节秦朝的官僚机构、朝议和文官制度

第三节秦朝的军事、法律、礼仪与财政制度

第四节汉朝的皇权与分封制

第五节汉朝的官僚机构与朝议制度

第六节汉朝的文官制度

第七节汉朝的军事、法律与监察制度

第八节汉朝的礼仪制度

第九节汉朝的财政制度

第十节王莽的托古改制

第十一节秦汉时期的农民政权

第十二节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第十三节秦汉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六章封建地主制时期的君主专制(二)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概况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宫制综述

第三节三国政治制度

第四节两晋政治制度

第五节南朝政治制度

第六节“十六国”政治制度

第七节北朝政治制度

第八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

第九节南北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第十节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七章封建地主制时期的君主专制(三)隋唐五代

第一节国家的重新统一与君主集权制的加强

第二节隋唐的皇权

第三节隋唐的官僚机构

第四节隋唐的文官制度

第五节隋唐的军事制度

第六节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七节隋唐的监察与谏议制度

第八节隋唐的财政制度

第九节隋唐的礼仪制度

第十节五代十国政治制度

第十一节隋唐五代时期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第十二节隋唐五代时期的农民政权

第十三节隋唐五代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八章封建地主制时期的君主专制(四)宋辽金元

第一节皇权的进一步加强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最后形成

第二节宋朝的皇权

第三节宋朝的官僚机构

第四节宋朝的文官制度

第五节宋朝的军事、法律等制度

第六节辽朝政治制度

第七节西夏政治制度

第八节金朝政治制度

第九节高昌、大南、大理

第十节元朝政治制度

第十一节宋辽金元时期的农民政权

第十二节宋辽金元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九章封建地主制时期的君主专制(五)明清

第一节明朝的皇权

第二节明朝的官僚机构与廷议制度

第三节明朝的分封宗藩制度

第四节明朝的文官制度

第五节明朝的军事、法律等制度

第六节蒙古割据政权

第七节清朝入关前的政治制度

第八节清朝的皇权及其继承制度

第九节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第十节清朝的官僚机构

第十一节清朝的文官制度

第十二节清朝的军事、法律等制度

第十三节鸦片战争后清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十四节明清时期的农民政权

第十五节明清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十章封建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过渡中华民国

第一节湖北军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

第二节北洋政府

第三节国民政府

第四节人民民主政权

第五节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

第二节人民和人民代表

第三节国家机构

第四节干部人事制度

第五节军事制度

第六节法律制度

第七节检察监督制度

第八节经济财政制度

第九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制度

第十节民政制度

第十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十二节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十三节外事制度

第十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初级阶段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附录

论中国古代的君主制

内容摘要:

  孔子的智慧主要是如何做人的智慧。儒家最高最大的学问是“修身”,也就是修养道德。修身搞好了,家庭才会和谐,政治才会清明,天下才会太平。弘扬儒家文化的人学精华,对根治腐败,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政治,是中国五千来最深刻最伟大的变化。新制度建立后,政治制度的研究由学术禁区到第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诞生,乃至再版三版,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新制度建设的可喜变化。【作者简介】  左言东,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原档案学院)教授,中共党员。江苏涟水人,1934年生。1946年参加革命,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9年调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任教。主讲“中国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职官与科举》、《中国古代官制》、《古代官制纵横谈》、《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概要》、《先秦职官表》等。1995年离体后,主要从事21世纪人类发展趋势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与研究。受聘于铁道部老年大学和航天公司老年大学,讲授《易经》、《四书》、《老子》、《庄子》、《中国历史》、《世界文明史》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政治制度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8064330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政治制度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500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 的主题关于 政治制度-历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