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美国
为什么是美国封面图

为什么是美国

爱岑,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对美国社会、文化的观察、记录与思考。

书籍目录:

序一:勤奋的笔迹

序二:攀登者的咏唱

序三:帮助你回答

前言:问题

Part1经济龙头纽约

人在旅途

广场,大的?小的?

一、商业晴雨表

二、百老汇的魅力

三、自由与热爱

四、美国精神的发射台

尾声:人民的广场

公园里的城市小记纽约中央公园

一、闹中取静

二、美国第一个“公”园

三、都市里的童话

四、人与自然

牛,守望华尔街

一、牛气冲天

二、华尔街11号纽约证券交易所

三、百岁老街

尾声:他山之石

最贵重的礼物

一、家在自由岛

二、来自法国的礼物

三、自由女神的火炬

尾声:继续走

Part2纽约与世界

枪支垒成的屋子

一、世界大战与联合国

二、为中国做广告

总有些东西属于全人类小记大都会博物馆

一、闹市里的圣殿

二、刻在石棺盖上的笑容

三、情人的信物

四、故乡,在异乡

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尾声:人类的脚印

9.11惊魂

一、世贸大楼被撞

二、灾难与我的距离

三、9.11之后的纽约

四、世界是个家庭

尾声:未必是坏事

Part3聚焦美国总统

乔治.华盛顿与弗农山庄

家住白宫

一、白宫对你敞开门

二、美国第一人

三、能用“伟大”形容的总统

四、当总统犯了错

五、人民的声音

尾声:真正的主人

大总统和小人物

一、来自布什总统的生日祝福

二、写信给总统先生

三、我的笔友是总统

四、大总统和小小孩

尾声:理直气壮的“小”人物

美国最好的喜剧演员

一、唯一不需要执照的职业

二、混进白宫的高尔夫球手

三、糗事一箩筐

尾声:谁是赢家

白宫里的狮子

一、饥饿的狮子白宫记者

二、最让总统们头痛的“雄”狮

三、狮子的饲养员白宫发言人

四、狮子的主人美国人民

Part4政治舵手华盛顿

华盛顿之神小记美国国会

一、独特的两院制结构

二、阳光下的国会活动

三、国会的监督权

四、国会的调查权

尾声:神的使者

有一双眼睛

一、摄像机架到了国会

二、帮助你在场

三、第四种权力

燃烧了40年的美国国旗

一、四十年前那道火焰

二、司法定调:言论自由最高

三、立法反击:《国旗保护法》和宪法修正案

四、珍贵的一票

Part5历史重镇费城

以爱作名片的城市

一、为寻爱而建

二、让历史告诉未来

三、在文化的海洋里

四、海纳百川

尾声:让爱伴你远行

感谢谁?

一、到牧师家做客

二、火鸡大餐

三、灵魂深处的感谢

四、每一颗星都是一个高贵灵魂

五、马蹄声声

尾声:感谢的理由

谁的国庆?

一、夕阳下的笑容

二、市长走过来

三、全民大游行

四、做梦也没有想到

五、爱上这个夜晚

Part6波士顿秋思

一间小小木屋

秋之舞者

一、彩色的海洋

二、与山和水对话

三、和秋叶一起跳舞

四、美的本质

Part7芝加哥一瞥

水波里的火光

一、月光下的灯田

二、湖边风城

三、建筑是城市的名片

四、芝加哥水塔

Part8西海岸巡礼

好莱坞的木桶

一、木桶玄机

二、百岁的孩子

三、在山之巅

梦想之城

一、战争的胜利者和建设的胜利者

二、美国第二大城市

三、差异与统一

尾声:梦想和现实拥抱

Part9有意思的美国特色

浅薄的快乐

美国版处子与脱兔

一、春日里的一首小诗

二、读书是一种习惯

三、生命在于运动

尾声:一个国家的文明

地下面的故事

一、地铁与文化、法律

二、地铁站里的流浪艺术家

Part10总是爱着中国

鸽子会喜欢

一、飞越大洋的鸽子

二、你爱国家,国家爱你吗?

三、停在异乡的鸽子

四、根在何方

尾声:孩子,我们去看鸽子

后记:只是自言自语

前言

初识爱岑是在华盛顿的郊外,晤谈了20分钟,她往返赶了5个小时的路程。我想,这是一个不怕委屈自己的女孩子。

此后几年中与她多次见面和畅谈,更多地了解了她的求学与奋斗。我想,这是个智慧、勤恳、奋力前行的女孩子。

两年前有幸参加了她在北京举行的婚礼,夫妻俩绵绵的目光溢出了满心喜悦和无尽期待。我想,这是个感恩、幸福的女孩子。

直到看到摆在面前的这些文字,听到这些从她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咏唱,我怦然而动,心潮激越,难以自已。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心灵啊!她柔弱、敏感、倔强,她坚定、执著、昂扬。她用智慧的眼光求索一切,用炽烈的爱追求人生,从成长的苦难里汲取力量,在不屈的抗争中放声歌唱。她是一个爱国者,用双手捧着赤子之心。她是一个攀登者,超越巅峰也超越自己。

她对这一切爱的深沉,所以眼里常含着泪光。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家都很忙,忙到了眼里往往只有别人。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这样?这些很基本的问题反而无暇自问。华春身处竞争激烈的美国,游走于各种肤色的人群之中,却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本色。她拷问内心,也拷问自己的文化背景;她追寻新知,也追寻灵魂的自由。她一直在人生路、求学路、事业路上努力的攀登,不但享受成功花环的炫目,也留意缤纷色彩下土壤里的暗寂。她一直在向自己诉说,把攀登的痛楚、冲锋的紧张、小憩的甜美和登顶的喜悦娓娓道来。最善于倾听吟唱的灵魂伴侣,其实就是你自己;我们的软弱和力量,都来自于内心;人最终需要面对的,同样是自己的内心。不管是在大洋的此岸还是彼岸,保持内心的独立和清醒同样重要;不管是喧嚣的白昼还是寂寥的黑夜,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华春沿着心灵的指引,也不断引领着自己的心灵。想说的她都说了,她解放了自己的灵魂,也叩响了我们的心灵之门。

跟她一起走走吧,看看山看看海看看流云;跟她一起聊聊吧,听听风听听雨听听你的心。

后记

我有个坚持了二十几年的习惯写日记。

最初,日记里不过是小姑娘的喜怒哀乐:小学时的单纯天真,青春期的成长烦恼,大学里的求学与社团活动,研究生时对专业的严肃思考……渐渐地,日记内容不一样了。2001年7月之后,我的日记里充满了美国的地名、风景、人物、故事、游记……2001年12月23日到2002年1月6日,是我在美国求学的第一个寒假,我重读旅游日记,补写当时没来得及写下的思想火花,查找与文章主题有关的资料,将日记修改成有题目有内容的文章。

2002年1月3日,从上午9:30到下午6:03,除了上厕所,我一动不动地在电脑键盘上敲打,一口水不喝,一点东西不吃。夕阳西下,我才想起似乎应该吃一顿饭。我随手将锅放在火上,却忘记了加水,让空锅烧了整整55分钟……1月7日,紧张的第二个学期开始了,我用读完阅读作业的深夜或凌晨继续写作。我写《秋之舞者》,写到凌晨5点才完,8:30还要爬起来上课。

5月,我拿到了硕士学位。7月底,我参加了纽约州律师资格考试。之后,我每天早上5:30起床,晚上1点入睡,继续写作。

文章满纸书生累。

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关上电脑,在黎明的微光中躺到床上小睡,惊觉浑身疼痛,忍不住问自己:何苦来呢?我在求名吗?世界上如有一两个人赏识我就足够了。名声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多些不相知的人罢了。名声越大的人越不自由,越容易迷失自我。

更何况,文字中的“观点”最容易被攻击,有时候,不但不会给人带来好名声,还会给人带来坏名声。

我在求钱吗?和我付出的时间精力相比,出书能够得来的那点儿稿费实在不算什么。研究金融证券法律的人,赚钱并不太难。发表学术论文、打工、作律师、甚至随便给想留学的中国年轻人写一点经验之谈,都比写这些文章赚钱快多了,也容易多了。

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浪费宝贵的求学时间,顾不得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正经”地写着这些“不正经”的文章,我这是何苦来呢?每当我思绪飞驰、手指狂敲时,心中总是回响着一个声音:“在短暂的一生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这声音来自因写《瓦尔登湖》享誉全球的美国作家梭罗。

当年的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Concord镇的瓦尔登湖畔定居。他住在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木屋里,看书,静思,写作,开荒种地,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5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几乎没有一件事情成功。他得肺病死去后,留下诗文无数,震撼凡俗心灵无数。

当年求学美英的徐志摩主修经济,最初愿望是做中国的财政部长。但是,康桥的柔波给了他更感性的文笔和思维,他竟然“大胆”(这是时人的评价)地走人了诗文领地。字字句句成了千古绝唱,比经济更加直接地走入并拯救了众生的心。我曾经因为他那句“穷尽一生要在茫茫人海中寻一个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泪水狂流,心中却充满了知音之叹的欢愉。

当年的巴尔扎克和我一样学着法律,毕业后不想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当律师,和父亲达成协议:以两年为限,如果在父亲资助下可以写出名气就专职写作,否则就做一个普通律师。他把自己关在破旧窄小的阁楼里,不停思考,不停写作,面对连续退稿的压力,精神几乎崩溃。我曾经因为他在《舒昂党人》中的精彩描写差点忘记了下火车。

他们三个人的生活比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更值得我羡慕,因为他们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的主宰。

诺贝尔奖得主以撒.辛格说:“文学像女人,别人为什么喜欢她以及为什么不喜欢她的原因,她自己也不知道。”拒绝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曾感慨说:“小孩都快饿死了,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文学。

……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渡边淳一28岁开始学写作,我在犹豫什么呢?追求幸福,不能按别人的曲子跳舞,必须仔细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既然我那么爱写作,就当出书是一次练笔吧。写作和思考一样,要不停训练。如果这本书能够使我在文学路上走得更好一点更远一点,再多缺憾都有价值。作品如同孩子,在优点之外,有很多缺点,永远不会完美。每个妈妈却常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因为,她切切实实经历了别人想像不到的怀胎十月。孩子可以和妈妈割断实体脐带,却割不断永恒而神秘的精神联系。

真正献身写作的人不求名利唯愿文字达于人心。

然而,世界太大了,人生太短了,时间太少了,我能掌握和能创造的东西太少了,我能影响的人和事情太少了。同时,传播理论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并不完全取决于信息的发送者,更多取决于信息接受者。所以,我不敢奢求这本书对你有任何意义,只想如《水浒传》里的阮小七一样说一句:“一腔热血,只卖给识货的人!”在这个浮华世界里,大量文字讯息藉着电视、电脑、网络、报纸、杂志、书籍满天飞。谢谢你,选择了这本书。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时间就是金钱”。谢谢你,肯拿出宝贵时间,倾听我的自言自语。

我不希望这些言语成为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我更愿意它们像婉转低回的小夜曲,让一个偶然在夜里失眠的人听到后觉得心里不寂寞,并且庆幸:“哦,原来有人和我很像呢!”

内容摘要:

  为什么来美国?为什么来了就不肯离开?很多人都尝试着给出答案。这本书,并不是唱给美国的赞美诗。每一片阳光洒过时,留下温暖,也留下阴影。这些文字,也许能给试图回答问题的你,提供个不同的思考视角。  这是一本勤奋女生的随笔,记录着作者爱岑在美国的一段经历。除每天学习之外,她抓紧空余,将到的人、经历的事、走过的地方、书上看到的、课堂听到的、朋友谈到的,留心记录了下来。本来都是平常事,留心观察,快笔勤记,日积月累,汇集成书。【作者简介】  爱岑,女,美国纽约州律师,美国律师协会会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法学院法学硕士(LL.M.),现正攻读证券法博士学位(J.S.D.);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金融法博士,曾被评为“北京大学学术十杰”之一;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会访问学者;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金融投资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为什么是美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3676215
如需购买下载《为什么是美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为什么是美国是法律出版社于2007.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