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回忆录
泰戈尔回忆录封面图

泰戈尔回忆录

(印) 泰戈尔 (Tagore,R.) ,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作品。全书凡四十四节。泰翁以质朴的笔调,娓娓地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介绍自己的家庭主要成员,提起父亲与各位师长的教诲,还回忆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学习写诗与步入文坛的过程,记述了与父亲一起作的旅行,负笈英伦期间的往事,尤其对青少年教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书籍目录:

丛书前言

名家评价

关于作者

泰戈尔回忆录

教育开始

里面与外面

仆役统治

师范学校

做诗

各种学问

我的第一次旅行

练习做诗

斯里干达先生

我门的孟加拉文课结束了

教授

我的父亲

和父亲一起旅行

在喜马拉雅山上

回家

家庭学习

我的家庭环境

文字之交

发表

巴努.辛迦

爱国主义

《婆罗蒂》

艾哈迈达巴德

英吉利

洛肯.帕立特

《破碎的心》

欧洲音乐

《瓦尔米基的天才》

《晚歌集》

一篇论音乐的文章

河畔

再谈《晚歌集》

《晨歌集》

拉真德拉尔.密特拉

卡尔瓦尔

《自然的报复》

《画与歌》

一段中间时期

班吉姆.钱德拉

废船

亲人死亡

雨季和秋季

升号与降号

前言

文学作品四大门类里,散文不同于诗歌、小说,如果说诗歌是属于精神史的,小说是属于社会史的,集中众多艺术功能的戏剧是属于广义文化艺术史的、超越文字符号表达的多功能空间艺术,而散文则是最具群众性的、最广泛地介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独特文学现象。莫里哀的一部喜剧里有一则这样的对话,甲问乙:什么叫做散文?乙答:你现在说的就是散文。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散文,其实很平常,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对散文感到亲切。也因为这样,散文作为文学术语,表述的是相对说比较宽松的概念,它当然必须具有不可缺少的文学素质,但又不是很规范的,而是比较自由的,英语Essay,一般译作随笔、絮语、试笔、小品,都强调书写的自由。它是一种文体,然而自由到可以有多种不同形态,涵盖书信、日记、游记、回忆录、札记、序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杂感,甚至政论中“笔端常带感情”的那一种。随着文学的发展,十九世纪初还开始出现了诗与散文之间的边缘门类散文诗。文学家以外,它的作者广泛到包括艺术家、音乐家、演员以及哲学家、科学家、史学家,乃至政治家、宗教徒、旅行家,等等。

自然表达写作的散文成为最富亲切感的文体,书写时几乎不必考虑词语或文辞的张扬,不用防备文采文风对心灵本真自然流露的掩盖,真实成为散文的根本特征。散文写作最能完好保存并凸显作者被触动的瞬间感觉,和深入思考的曲折反复原初状态,成为与他人对话同时也和自己对话的最优选择,理解自我和重构自我的最佳方式。它“载道”,是说理的,但不是说教的;它“言志”,是抒情的,但不允许矫情。它的最优化境界是融“载道”与“言志”为一体。朴素的写作排除最小的做作的干扰,散文的本性是真实。散文艺术的最高目的只是强调真实。散文求美,而美是真实的伴随物。

正因为这样,散文拥有最多读者。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因,有的人很少读诗,有的人不爱看戏,有的人不看小说。不是文学爱好者也读散文,也写散文,不一定为表示文化能力高低,表示兴趣广泛或精神境界雅俗,散文作为文化现象对任何人都是亲切的,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成为散文爱好者,成为散文的“编外”作者,不是想成为散文家,只是有那么一种自信,一种需求:我可以也应该写。就这样,和其他文学门类相比,散文的阅读频率最高,影响面最广、最持久,散文有着最强大的作者队伍,多种文化力量推动散文艺术不断发展。

因此当然,众多散文名作成为世界文学宝库最吸引人的亮点。西方和我国的古代典籍几乎都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我国,旧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算不得读书人,没有读过《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被认为是没有文化的人,就像西方没有读过《圣经》的不算有教养的人,没有读过荷马、柏拉图不算有文化的人。中华民族是善于创造也善于通过文化交流吸取他人长处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本国文学历史和现状的重新审视,对世界文学的成就和走向的高度关注,成为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四化”浪潮激活的出版事业喷发出多年受压抑的无穷潜力,呈现空前的蓬勃发展势态,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前身湖南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及时推出的数量可观的外国文学名著中译本中,就有选译从古代到现代世界散文名著的《散文译丛》,受到读者的热情支持,几乎每隔不到两个月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大多数读者都以读到每一种新书为快。这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我们体会到:出版工作的起点是对读者需求的理解,出版物的生命在于是否恰好满足读者的欲望,不会让读者失望的出版物,必须是内容充实精粹、高文化品格、高人文素质的。我们仍将朝这个目标努力。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不算大的时间跨度里,从开始兴起紧接着不断升温的、为回应读者渴求而日趋炽热的出版热,是我们国家走出封闭后最引人注目的革命性变化之一,这个变化还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出版事业高速度发展的大格局下,读者的选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强烈而持久的挑战,我们的应对首先是全面认知、严肃考虑读者的需求,依据它迅速作出编辑、出版、发行运作流程的必要调整,《散文译丛》要努力做到成为一系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名著组成的具体可见的散文艺术史。

散文先贤的贡献灿烂丰饶,必须努力从散文史的高度上把握散文艺术发展脉络,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散文艺术达到的高度和动人魅力。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散文名著的经典性。除已知的有显赫地位的公认具有散文文献价值的名著,还应该注意到那些可能存在的缺口,那些不显眼的永恒的文学火种,那些不应该被遗忘而曾经被遗忘,因其永恒的辉煌而终于不再被遗忘的名著,这对于一套系列展示散文名著的丛书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将是叫人感到遗憾的失误。

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工作质量,根本的保证是译文的质量。译者的责任是提供忠实的译作、用传神之笔消除不同语种形成的阅读障碍,尽可能让读者如同读原著一样通过本国语言欣赏、解读原著。对于准确理解原著,善于用本国语言表达原著内容的译者,读者是会像尊敬原著作者一样尊敬他的。我们颇感欣慰的是,读者对《散文译丛》的译文总体上说是肯定的、满意的。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的选择表示我们的鉴别能力、我们的欣赏水平和高标准的需求,其意义已经超越局部文化事业而属于全球性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在专家和广大读者不断的关爱支持下,我们将能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些。

内容摘要:

  在漫长的六十多年创作生涯里,泰戈尔一共发表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百多个剧本和多篇文史哲方面的论文,以及回忆录、游记、书简等。1921年出版的著名诗集《吉檀迦利》得到众多世界文坛巨匠的赞赏,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以艺术为生,但是以爱国爱民为己任。他的一生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度过的。祖国的沦亡、民族的屈辱、人民的苦难,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直到1941年逝世,泰戈尔始终在为光明正义而战斗在第一线!  泰戈尔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虽然出身于富贵家庭,且与殖民统治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的爱憎是分明的,立场是坚定的,思想是明确的。泰戈尔一生绘有一千多幅画,曾在世界各地展出,深受民众喜爱与收藏。本书的作者用独到的眼光和流畅的文字,为你展现这个伟人不平凡的一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泰戈尔回忆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散文译丛
9787540440589
如需购买下载《泰戈尔回忆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沙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泰戈尔回忆录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3.515.6 的主题关于 泰戈尔,R.(1861~1941)-回忆录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