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与众不同
中国为何与众不同封面图

中国为何与众不同

张军,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2.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学者,回顾了30年来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众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和人物。作者选取了改革的几个时间点,将视线投向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以回顾和研究的方式,向读者揭示了未曾被清晰揭示过的改革内幕,以及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众多国内外经济学家。

书籍目录:

代序第一章 莫干山上论战价格改革 莫干山会议 双轨价格的经验 关于双轨制的争论与“配套改革”动议 价格双轨制:是奇迹还是神话第二章 巴山轮会议 “巴山轮会议”上的经济学家 1985年的通胀辩论 “巴山轮会议”的七大论题 中国经验的理论贡献第三章 特区试验场 试验改革的回声 创立特区的政治经济学 特区的制度试验 特区为什么会遭遇经济学家的批评 特区与沿海开放战略:空间经济学的视角 特区的使命第四章 分权与增长 向地方分权有多重要? 分权的政治 1978年以后的财政分权 分权财政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五章 重建金融 重建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外资银行 金融市场 民间借贷市场 中国金融体制的特征 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熊彼特可能错了吗 小结第六章 一场错了再试的改革 “试错”的开始 再试再错的改革:承包国有企业 改制 地方试验 杂交的制度:新国企的出现 试错的遗产:“央企”的形成 我的工业研究附录 苏联悖论——读盖达尔《帝国的消亡》后记

内容摘要: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的研究。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变化的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经济学家在这个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感受和经历显得格外不同。  与其他社会科学家不一样,自从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79年4月政治经济学的“无锡会议”以来,两代经济学家三十年来积极传播思想、参与政策讨论、走进真实世界、推进经济研究。他们坚持不断地在各自的领域出谋划策、大声疾呼、撰写报告、发表评论。他们自己内部意见分歧、分裂、争执不休,甚至相互指责,但是他们一直在跟随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脉搏而进步。  中国的改革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在这一万多个日夜中,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时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如一条河流般,改革以一种时而缓慢时而急促的速度,推动着中国和中国经济行进到今天。这其中,又包含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成长和沉浮。  本书作者作为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学者,以置身其中的姿态,回顾了三十年来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众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和人物。作者选取了改革的几个时间点,将视线投向了中国的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以回顾和研究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未曾被清晰揭示过的改革内幕,以及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众多国内外经济学家。

编辑推荐: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究竟包含了多少争议、质疑、抉择、对抗和风暴?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背后,是一段中国经济学家摸索中的成长历史。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为何与众不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8617572
《中国为何与众不同》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信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 340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为何与众不同是中信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 的主题关于 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