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封面图

唐朝那些事儿

辻原登, 著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麒麟比喻遣唐使朝衡和藤原真幸,二人处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漩涡之中,但他们反对邪恶和暴政,凭借勇气和智慧,并团结一帮正义人士,顺利平息了叛乱,除掉了奸臣。书中既有豪气万千的武打场景,又有香艳旖旎的浪漫情境。作者以自己独到的观点重新诠释了玄宗与贵妃的旷世爱情、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势力倾轧。既成功演绎了大唐帝国的盛大景象,又描述了细腻缠绵的男女情怀。此书充分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梳理史料的功力,对嗜读历史小说或对唐代逸事有兴趣的读者而言,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小说。

书籍目录:

主要人物介绍

序幕

第一章没有牡丹

第二章被困洛阳

第三章西域歌女

第四章告别洛阳

第五章大唐帝国

第六章刘小秋

第七章宦官

第八章徒劳的小夜曲

第九章被盗的信

第十章元宵夜深沉

第十一章骑兵队士兵

第十二章各自的秘密

第十三章邯郸之乱

第十四章花影

第十五章叛徒

第十六章不能停下

第十七章夏天的蜘蛛丝

第十八章踏上旅途的我们

第十九章漂泊

第二十章大聚会之后

第二十一章让我死……

第二十二章举兵

第二十三章较量

第二十四章皇帝的新想法

第二十五章真幸被捕

第二十六章三人之死的短篇章

第二十七章油滴

第二十八章大决战

第二十九章最后飘移的水滴

第三十章流亡政权

第三十一章瞬间燃烧的篇章

第三十二章春望

第三十三章安南的轻骑兵

第三十四章飞吧,麒麟

前言

皓月当空,海水飘香。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中顿时充满了海水的香味。37年前抵达的正是这片海岸,那时16岁。

初于此,今亦然。

彼岸自然是故国,但眼前无可奈何地隔着这片汪洋。

“一定要像一个年轻人那样重新生活一次!”他喃喃自语。

回首苍穹思奈良,三笠山上明月光。

和歌集《百人一首》里的这首著名和歌,据说是753年(天平胜宝五年),53岁的阿倍仲麻吕在离别故乡37年后,由大唐返回日本时,因怀念故国,在开船前吟唱的。

那年的前一年,按日本当时实权者大纳言藤原仲麻吕的意思,日本派出了遣唐使。其目的虽是邀请鉴真大师东渡,但主要目的还是要设法将阿倍仲麻吕带回国。

那次的遣唐使船队以藤原清河为大使,随行者有副大使吉备真备、大伴古麻吕等。

阿倍仲麻吕当时在玄宗皇帝统治的大唐帝国中任秘书监、卫尉卿等要职,改名朝衡。他曾多次提出回国,始终未获得恩准。这次皇帝命他护送藤原清河等人回国,自己的夙愿即将得以实现。

然而愿望终究化为泡影。

遣唐使的回国船队由四艘船组成。他乘坐的第一艘船,虽然顺利抵达冲绳,但不幸触礁,反而落到最后。后来又遭遇强大的东北季风,漂流到遥远的安南。

第二艘船上的鉴真、大伴古麻吕,第三艘船上的吉备真备等人都安全返回日本。同在一条船上的藤原清河大使和他,流浪在异国他乡。

17年后,直到70岁去世,阿倍仲麻吕最终也未能再次踏上故土。

当我们如今再聚焦这段往事,吟诵那首“回首苍穹思奈良”的和歌时,或许会叹息本该是一首充满激情的归乡曲,却成了一首无可奈何的望乡歌。

身居异国,客死他乡的那种遗恨,以及眼前一片汪洋,汪洋之上的一轮明月……此情此景浑然一体,也许会使我们这些后人顿生恬静之感。然而,此时此刻倘若我们再虚心地吟诵一遍那首和歌的话,又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呢?“回首苍穹思奈良,三笠山上明月光。”你还会觉得是一曲悲哀之歌吗?

格调舒展悠然,字里充满情趣,与其说是悲哀,倒不如说更多的是荡漾在诗人胸中的憧憬之情。不,这其中甚至还洋溢着爱的芬芳。

这里另有一段关于麒麟的故事。

麒麟这种灵兽在乱世之时躲进远离人烟的深山丛林中,只有当贤明君主在位时才出现。人们于是把太平盛世的梦想寄托在麒麟身上,期待它的出现。

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就是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人在丛林中捕获到了麒麟。但没有人知道它就是麒麟,反而视之为不吉之物,将其杀害。孔子闻讯后赶到现场,泣不成声,曰:

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

1200年后,玄宗皇帝为此特作五言诗一首,怀念孔子。

玄宗在位45年,前30年间天下太平,政通人和。之所以感怀麒麟,也许是有了末世将至之感。后来他倦于政治,溺爱杨贵妃,繁荣的帝国从此走向衰亡。

人们一般视麒为雄,视麟为雌。麒麟额生独角,鹿身、马蹄、牛尾,五彩之身,展翅翱翔。

这样的麒麟同样出现在日本的正仓院里。正仓院所藏宝物中有一把华丽的七弦琴,名金银平文琴。琴身正面绘有仙人们在树下玩耍,孔雀、玉蝶四周飞舞的图案。背面绘有身披云彩的双龙,姿态鲜明,栩栩如生。

七弦琴早已没了琴弦和琴柱,人们自然无法听到琴声。但观其精巧的结构,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那美妙的声色。

正仓院里还精心收藏着以树下美人图而闻名的鸟毛立女屏风等的宝物,均为当时的光明皇太后献出,并一一记录在国宝簿中,来历清楚。唯独这把七弦琴的身世,在国宝簿中找不到相应的记载。从专门记录文物去向的相关文件中得知,原本记录在国宝簿上的这把七弦琴,于814年被人从国宝库中取走,3年后虽被送还,但却是一件赝品。

琴身内有“己亥之年季春造乍”的墨迹,而己亥午洽好是唐玄宗在位的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人们据此断定,那年,唐朝一个名叫季春的琴匠制作了这把七弦琴。但这把琴何时,又是如何传到日本来的,人们无从知晓。

前面说过,琴背绘有一幅双龙图。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幅麒麟图。

我所说的麒麟出现在日本,指的就是这幅图。

后来我从史书中了解到,752年日本派出遣唐使,表面上的目的是要带回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日本试图与大唐帝国进行政治上的重大交涉。担负此项使命的是藤原清河大使和副使吉备真备。

藤原清河时年34岁,是光明皇后的外甥、孝谦天皇的堂弟。他是大纳言藤原仲麻吕的得力助手,权倾天下,是过去的遣唐大使远不可比拟的钦差之臣。副手吉备真备是当时日本政府内屈指可数的、精通大唐的政治家。两人率领的是人数多达六百的大型外交使节团。

藤原清河身边跟随着一名年轻的卫士,名叫藤原真幸。他是因发动“广嗣之乱”而被斩首的藤原广嗣的私生子。关于这位年轻人的故事,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正是这位藤原真幸才使得“回首苍穹思奈良”成为了爱情之歌,琴上的双龙变成了麒麟。而身处在这种良缘与变化之中的就是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叫朝衡。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获得日本第50届读卖文学奖的小说。本书原名《飞翔吧,麒麟》。公元753年,日本第11次遣唐使带着秘密的使命来唐,却意外卷入安史之乱的巨大漩涡……随行的年轻护卫藤原真幸,英俊潇洒、剑术高超,身兼唐朝秘书监、卫尉卿的日本人朝衡,机智沉着,力挽狂澜。作者凭自己深厚的写作功底和精细的历史考证,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玄宗与贵妃的千古情爱、杨国忠与安禄山的权力斗争,描绘了大唐时万国来朝的盛大景象,也讲述了朝衡和王维、李白的深厚友谊,日本与新罗的勾心斗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云谲波诡的故事情节,香艳迷人的浪漫爱情,针锋相对的攻守妙计……用这些精巧的元素垒造而成的小说,终使本书不愧为一部获大奖的文学巨著!  这是一部全新的日本和式风味小说,它摒弃戏说的轻松,尊重史实的精彩故事。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江山、美人、战争的动人故事;一场战争对一个鼎盛王朝的破坏,对社会的摧残;唐玄宗、杨贵妃之间权贵爱情的真相;王维、李白、杜甫与日本人朝衡的交往和友谊;唐朝之所以强大的博大胸怀;大唐、新罗、日本三国之间的主从关系;唐朝时期中国的风土人情;鉴真如何历尽艰险东渡日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唐朝那些事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4240345
如需购买下载《唐朝那些事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海口出版单位南海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35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唐朝那些事儿是南海出版公司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