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封面图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

陈志明笺, 注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分别由《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计谋论点出发,涉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大部分重要谋略和《三十六计》的全部计谋。以“释题”解释篇名,用“论略”引入金庸武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指出暗合兵法之处。以“作者按”的形式,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相关处加以贯通。并附“注释”标明出处。“论略”部分,以详尽的作品事例论证兵法谋略。

作者介绍:

陈志明,男,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13岁初读金庸小说,16岁试评《笑傲江湖》。多年独立评点、笺注的《金庸作品集》已经完成。个人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之关系;金庸研究领域方向:借助金庸小说普及推广传统文化。现寓居北京,先后出版了《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上、下)、《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续)(上、下)等金庸研究著作。

书籍目录:

始计篇第一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作战篇第二

兵贵胜,不贵久

谋攻篇第三

不战而屈人之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形篇第四

先为不可胜,以待

敌之可胜

先胜而后求战

势篇第五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虚实篇第六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

避实而击虚

军争篇第七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

则亡,无委积则亡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变篇第八

围地则谋

死地则战

行军篇第九

军行有险阻、潢井、山林

地形篇第十

地形者,兵之助

九地篇第十一

使敌前一不相及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火攻篇第十二

以火佐攻

用间篇第十三

因间

内间

反间

死间

生间

附录

孙子兵法(原文)

胜战计第一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敌战计第二

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攻战计第三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混战计第四

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并战计第五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败战计第六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

附录

三十六计(原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分上、下两编。分别由《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计谋论点出发,涉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大部分重要谋略和《三十六计》的全部计谋。以“释题”解释篇名,用“论略”引入金庸武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指出暗合兵法之处。以“作者按”的形式,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相关处加以贯通。并附“注释”标明出处。“论略”部分,以详尽的作品事例论证兵法谋略,原文引用和作者论述相结合,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是《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的重要看点。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收录《孙子兵法》,十三篇和《三十六计》的全部原文原典,读者因此获得超值收藏机会。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033367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东方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90 印数 6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是东方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892.2 ,I207.425 的主题关于 孙子兵法-研究 ,金庸-侠义小说-文学研究 ,三十六计-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