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中国
世界和中国封面图

世界和中国

王缉思, 主编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9.0

书籍简介:

本书为“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关系研究系列”的2007~2008年度本,反映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们的最新学术成果。

作者介绍: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美国加州大

书籍目录:

序言中国尺度 全球视野——八卷本《中国学者看世界》序言“国际秩序:——秦亚青主持 国际秩序:理想信念与制度设计(年度点评)/秦亚青 论和谐世界的内涵/夏立平 合约、国家理论与世界秩序——自由制度主义的外交理念与 世界政治主张/苏长和 发展中大国兴起与国际体系/赵干城 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唐永胜卢刚 欧盟认同与欧盟制度建设:一个互构进程/李明明 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立场剖析/林利民 伊斯兰文明与世界/朱威烈“国家利益”——王逸舟主持 国家利益与国家责任(年度点评)/王逸舟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国家利益/秦治来

序言中国尺度 全球视野——八卷本《中国学者看世界》序言“国际秩序:——秦亚青主持 国际秩序:理想信念与制度设计(年度点评)/秦亚青 论和谐世界的内涵/夏立平 合约、国家理论与世界秩序——自由制度主义的外交理念与 世界政治主张/苏长和 发展中大国兴起与国际体系/赵干城 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唐永胜卢刚 欧盟认同与欧盟制度建设:一个互构进程/李明明 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立场剖析/林利民 伊斯兰文明与世界/朱威烈“国家利益”——王逸舟主持 国家利益与国家责任(年度点评)/王逸舟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国家利益/秦治来 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国家利益建构/沈本秋 中国国家利益视野中的环境安全:地位与作用/郭秀清牛冬梅 互联网背景下国家信息主权问题研究/任明艳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王德水 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量化的新思路/杨原“中国外交”——牛军主持 2007年的中国外交与研究(年度点评)/牛军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视角转换/王缉思 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张海滨 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张蕴岭 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秦亚青魏玲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布局/张清敏 论中国的软力量和发展战略/庞中英 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外交选择/李少军 徐龙第“非传统安全”——查道炯主持 非传统安全(年度点评)/查道炯 开放经济下的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理论与管制政策体系/周小梅 从贪官外逃后的法律对策看引渡制度的最新发展/高秀东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何跃 中俄毗邻地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初探/李传勋 从“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国际化趋势看国际法律制度的 重构/高永久孔令苇“世界经济”——张宇燕主持 研究世界经济的五个维度(年度点评)/张宇燕 2007—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李向阳 解读石油美元:规模、流向及其趋势/钟伟魏伟谢婷胡亮 全球不平衡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余永定 双赢的中美经贸关系缘何被扭曲/李若谷 从国际和历史角度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问题/贺力平 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张明索引

内容摘要:

自2007年以来,特别是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国际环境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在机遇增加的同时,挑战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归纳起来,国际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国际安全中的热点问题多数有所缓解。这一年多以来,由于美国增兵等因素,伊拉克的国内安全形势得到控制。“基地”组织和本?拉登不似过去活跃,西方国家也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恐怖事件。中东局势没有明显变化。伊朗核问题笼罩着阴云,但看不到即将出现剧烈冲突的迹象。美国和朝鲜围绕核武器问题的谈判取得较大进展,六方会谈的机制还在发挥作用。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裂痕还在加深,但不至于发生严重冲突。2008年3月台湾领导人选举揭晓和“入联公投”破产后,台海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中美之间因“台独’’问题而发生战略对抗的危险大大降低。不过,若干热点问题依然值得担心,例如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恐怖活动有所加剧,非洲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等等。 第二,金融安全和各种非传统安全的问题突出。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石油价格飙升,美元贬值,粮食短缺,许多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慢。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日益显现,建设低碳经济的呼声升高,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等问题,成为近年来大国首脑会议的最重要议题。在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设显然跟不上客观需要,而围绕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国际竞争和摩擦涉及各国内部的民生问题和利益调整,愈发复杂。韩国进口美国牛肉问题居然演化为严重的政治风波,即为一例。 第三,若干同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国内政局发生较大变化,牵动着国际政治的变化。2007年9月日本福田康夫政府上台;12月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袭身亡,政治气氛骤然紧张;2008年2月韩国李明博政府开始执政;4月澳大利亚工党的陆克文出任总理;4月在尼泊尔的制宪会议选举中,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出人意料地赢得了政权;5月梅德韦杰夫正式担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改任总理。这一系列政局变化不但令人眼花缭乱,而且有深刻的国内外政策含义。例如,福田政府在国内威望不高,但对中日关系的改善有所贡献;陆克文上台伊始,就提出了建立“亚太共同体”的设想。当然,引起全世界最大关注的,是2008年的美国大选。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年龄、种族背景、政治色彩迥异。尽管美国的内外政策走向不会因总统易人而根本改变,但这次选举对美国政治乃至世界政治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没有疑义的。 第四,中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外部挑战。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国际影响的显著提高,不仅使外部世界难以适应,也使中国人自己感受到1989年以来未有过的国际舆论压力,从2007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到2008年4月西藏出现骚乱,从奥运会准备工作被政治纷争所笼罩,到四川汶川地震及其救援工作的世界性震撼,从人民币汇率调整和金融市场开放的压力,到节能减排问题上的两难,中国所受到的质疑,已经主要不是中国是否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以处理政府间关系为主的中国外交,越来越需要面对多元化的工作对象,包括本国的公众舆论。 在上述日新月异的复杂国际环境下,研究国际问题的中国学者有哪些观察与思考?本书提供了部分答案,也难免挂一漏万,敬希读者原谅。

编辑推荐:

中国的和平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正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命题。中国学者身处其中,理所当然,他们对这一命题的研究最为热情、最为认真。这套丛书集中了近两百位优秀的中国学者的最新思考,展现了当前中国国际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准。可谓立意高远,阐述客观,分析深刻。这套丛书必将引发读者对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地球环境等问题的深层思考,其启示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 深刻观察理解外部世界,同时又理性审视把握自己,并主动向外部世界诠释交流自己的观点与主张,是学者神圣又艰巨的使命。《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所作的努力是非常积极有益的。 ——国际展览局主席、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 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方面具有巨大而日益凸显的重要性。因此,让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有代表性的中国学者对全球问题的分析,是很重要的。这套丛书将中国学者的分析按照题目分门别类,汇集于一个系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所以,这套丛书的面世意义重大,值得欢迎。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曾任克林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2008-午北京奥运会将会是一场盛会,让中国向世界展示其20年来飞速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这套丛书也像是一场盛会,让中国的国际关系专家们展示他们在过去20年中的收获——他们对世界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新的全面观察。中国正在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对于那些希望了解中国人如何看待本国所起的作用的人来说,《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将成为一种基础读物。 ——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 傅高义(Ezra F.Vogel)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世界和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学者看世界:年度本
9787802287822
如需购买下载《世界和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世界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80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世界和中国是新世界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1 的主题关于 国际关系-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