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乌托邦封面图

乌托邦

(英) 莫尔,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1.8

书籍简介:

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这一提法被马克思多次引用。第一次提出了公有制的问题、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的思想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作者介绍:

莫尔,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 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这一提法被马克思多次引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

——《乌托邦》导读

托马斯·莫尔向彼得·贾尔斯问好的信

第一部

第二部

城市

乡村

工作

官员

社会生活

婚姻家庭

旅行

财产观

学术研究

法律制度

奴隶

战争

宗教

乌托邦人对快乐和德行的理解

第二部终

内容摘要:

《乌托邦》这部巨著是莫尔1516年出使荷兰期间用拉丁文撰写成的。
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
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由于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人们很喜欢海外奇谈式的著述,莫尔正是选择这样的手法,既避开了专制统治者的猜疑,又投世人所好,使得自己的著作能够经世不衰。
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莫尔一方面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位,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另一方面,他又能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在《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中,他为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劳苦民众慷慨陈词,大声疾呼。他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而当时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主要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不可否认,莫尔超越了那个时代。
《乌托邦》全书分为两部分。莫尔在第一部分中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当局以严苛的刑罚对待下层群众,盗窃犯被处死的比比皆是,“有时候竟会有二十多人被同时送上绞刑架”,严酷的刑罚使得原本小偷小摸的人最终成为危险的大盗,给无辜的平民带来了灭顶之灾;贪婪的贵族和乡绅通过发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来增加他们的利润,把千千万万的人逼人悲惨绝望的境地。莫尔写道:“你们的羊,曾经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而现在却变得那么贪婪、那么凶蛮,甚至于开始吃人。” 他对那些圈地者深为痛恨,将他们斥为“寄生虫”。他写道:“那些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用一条栅栏把成千上万亩土地圈起来……很多佃农被迫流离失所,漂泊不定。” 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做主。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共和国的高级行政官员必须从博学多才的学者中挑选。只有由深明事理的哲学家和学者担任政府官员,才能把粗野、不文明的人民引到那种迄今优越于几乎所有凡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社会中。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构成。乌托邦不存在律师,人人都能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民主权利。在乌托邦人看来,任何公正的法律,都是简单而又明了的,越简单明了的法律就越能为广大人民所学习和掌握,而一个人人懂得法制和人人掌握法律的社会必定是安宁幸福的。
在经济方面,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乌托邦人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都是按计划调节的。他们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讲求经济效益。在乌托邦没有货币,不存在商品流通。莫尔认为,货币是万恶之源——“金钱被取消了,和金钱相关的欺骗、盗窃、抢劫、骚乱、叛乱、暗杀、变节、放毒等罪行也就不会发生了… …一旦金钱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消失了。”人们视金钱如粪土,那些披金戴银、满身珠光宝气的人在乌托邦人的眼中,不过是些丑角罢了。
在科学文化方面,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将人们心智的发展作为目标。城市居民轮流被派往农村去学习农业,这样可以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在乌托邦,不论男女,都必须经常阅读,而且要作为终生的习惯保持下来。乌托邦人注重科学文化的发展,在音乐、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哲学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另外,他们还很注重学习外来文化。
在社会生活方面,乌托邦人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相互间平等、互助、融洽、友爱。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这并不排除个人单独从市场买回食品,但很少有人会这样做。家庭伦理在乌托邦人观念中意义重大,每个家庭限制在16口人以内,并由父亲管理。妻子服侍丈夫,子女侍奉父母,年轻人侍奉年长者。在乌托邦,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允许离婚,除非有通奸或难以忍受的反常现象发生,可以由国家解除婚约,并允许受害者另行婚配。但犯有罪行的人是永远不允许再婚的。有时已婚夫妇感到不太情投意合,如果他们互相同意离婚,可以各自另寻伴侣婚配,但这要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因为他们认为准许任意离婚可能使已婚者失去信心。在乌托邦,女性与男性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可以自由地宣扬自己的宗教。那里历来就有一项古老的制度:任何人不能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责罚。但在所有乌托邦人的心目中,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密特拉。这个神是威力无边、奥妙无穷,是永恒的。人们称他为父,并把万物的起源、生长、发育、演化等,都归之于他。乌托邦人尽管信仰不一,却在这点上相一致。
在对外关系方面,乌托邦人很重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他们信奉和平友好,他们认为通过战争获得的荣誉是极不光彩的。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会回避战争。乌托邦人在固定时间参加军训,以备战时之需。但是,他们绝不轻易发动战争。他们出战仅仅是为了保护本国领土,或驱逐侵入友邦的敌人,或出于怜悯某个受压迫的民族,而用武力把他们从暴君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是人类的同情心所激起的行为。
此外,莫尔还对乌托邦的人口、教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婚嫁习俗、语言文字、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乌托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经典通读
9787200069761
如需购买下载《乌托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1.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乌托邦是北京出版社于2007.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91.6 的主题关于 乌托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