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再思考
金融危机再思考封面图

金融危机再思考

常巍, 薛誉华, 编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经融危机的反思与探讨。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风波突起全球经济陷入新危机

第一章暗潮涌动美国经济面对新现实

第一节美国经济的考察

一、金融法律环境

二、低利率政策

三、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四、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繁荣

第二节次贷与次贷合约

一、次级贷款

二、次贷合约

三、次贷危机

第三节房贷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

二、资产证券化形式

三、房贷支持证券

四、信用违约掉期

五、缺失的金融创新监管

第二章风波乍起日益高涨的金融风险

第一节新世纪和贝尔斯登瓦解

一、新世纪倒闭

二、贝尔斯登瓦解

第二节两房国有和兄弟破产

一、两房国有化经历

二、雷曼兄弟破产保护

第三节美林与AIG难逃厄运

一、美林证券终被收购

二、AIG难逃被接管命运

第四节高盛和摩根被迫转型

一、高盛集团转型

二、摩根集团转型

第五节花旗集团的资产剥离

一、卓越的金融服务公司

二、危机中的花旗集团

三、花旗剥离不良资产

四、花旗的后危机时代

第三章惊涛骇浪险象环生的金融市场

第一节危机全面影响美国经济

一、次贷危机袭击美国股市

二、次贷危机波及实体经济

三、次贷危机产生溢出效应

第二节危机蔓延欧洲各国经济

一、金融业受到全面影响

二、英国北岩银行受挤兑

三、冰岛陷入“国家破产”

第三节亚洲经济深受沉重打击

一、日本经济受损严重

二、韩国再被爆面临破产

三、饱受冲击的其他国家

中篇笆促应战各国政府全面新干预

第四章全力拯救美国力保市场稳定

第一节美国经济拯救方案回顾

一、仓促应战全力挽救

二、金融救援计划

三、经济刺激计划

第二节金融救助计划思考

一、深不可测的问题资产

二、救助成本能否收回

三、救助资金由谁负担

四、救助计划被迫转向

第五章齐心协力全球共同应对灾难

第一节欧洲各国走向协调

一、各自为政各国纷纷注资

二、协调统一政策联动

三、救助效率低下政策变保守

第二节亚洲各国各自为战

一、日本救市方案频出

二、韩国政府全力应对

下篇全面反思金融危机引发新思考

第六章祸起萧墙华尔街模式孕育风险

第一节华尔街曾经的辉煌

一、早期的华尔街

二、成长期的华尔街

三、成熟期的华尔街

四、今日的华尔街

第二节华尔街模式的特征

一、独立投行占据主流

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三、双重多头监管模式

四、全球金融与市场联动

第三节华尔街模式的缺陷

一、投行大量涉足资金交易

二、富有想象力的衍生工具

三、过于依赖市场自律监管

四、失灵的美国式公司治理

第四节华尔街模式的重塑

一、创建全新的金融监管

二、重塑管理层道德底线

三、必须改进的金融技术

四、注重金融生态与民主

第七章奋不顾身各国政策不计后果

第一节政策特征和政策效果

一、各国救助政策的特征

二、各国救市政策的效果

三、救市的长期可能效果

第二节短期政策重点的反思

一、直接注资政策反思

二、国有化政策的反思

三、直接投资政策反思

第三节长期注重稳定与监管

一、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二、加强金融监管效率

第八章快速传递金融全球化双刃剑

第一节金融全球化的推崇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

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三、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金融全球化的本质

一、金融全球化的表象动因

二、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三、金融全球化的实质

第三节金融全球化的效应

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金融全球化的批评

一、金融全球化的內在缺陷

二、构建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第九章推波助澜经济全球化冷思考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推崇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三、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一、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第四节经济全球化的批评

一、反全球化运动

二、经济全球化的悖论

第十章推崇稳定中国经济稳中取胜

第一节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一、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

二、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影响

三、中国存在次贷危机压力

四、强化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第二节中国政府宏观政策内容

一、反应快捷多管齐下

二、扩大內需促进经济

三、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及时调整货币政策

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第三节中国政府政策重点与解析

一、力保中国金融稳定

二、稳定中国经济运行

三、促进行业稳定发展

四、促进行业并购与重组

第四节提升政策效应的策略思考

一、避免盲目抢资金抢项目

二、力争项目规划论证充分

三、保证政府资金高效运行

四、保证政府投入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前言

由2007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经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两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每况愈下。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在惊恐中艰难煎熬,苦苦期盼危机的终结。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看到危机的终结。

此次危机从2007年开始在美国引爆,迅速影响欧美金融机构,进而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直接将全球经济引入危机的深渊,金融危机已经演绎成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导致股票市场惨跌、实体经济前景暗淡和投资者信心受挫,2008年10月15日,美股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标准普尔指数跌至907.84点.跌幅9.03%;道琼斯指数收盘跌至8577.91点,跌幅7.87%。2009年2月23日纽约股市再次创下1987年以来新低,标准普尔指数收于743.33点,跌幅3.47%;道琼斯指数收于7114.78点,跌幅3.41%。

期间,各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拿出种种不同招数应急处置金融危机。从向金融业直接注资,到收购股权,甚至实行直接的国有化政策。美国的危机挽救政策可谓是其中的典型:第一阶段,无序的应急作战,政府如同消防队;第二阶段,布什政府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救市政策逐渐系统明晰;第三阶段,奥巴马政府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之成为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他各国政府也逐渐从仓促应战到系统作战、全线出击,但是效果如何?能否引领全球经济走出困局,目前尚未定论。

本书立足金融危机及其各国应对政策,全面反思金融危机的成因、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政府应对政策。本书深入浅出,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反思金融危机和西方国家推崇的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并对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思考。

本书分工如下:常巍负责前言、第一章到第五章,薛誉华负责第六章到第十章。硕士生任宪亮、施继胜、姜桂芬、付敏敏等帮助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作者

2009-3-22

内容摘要:

  破译金融危机密码,解析治理政策困局,反思全景金融风暴,迎接中国经济暖春;危机根源、错综复杂、谁是真正的元凶、经济寒冬困难、中国应如何破冰。  本书立足金融危机及其各国应对政策,全面反思金融危机的成因、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政府应对政策。本书深入浅出,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反思金融危机和西方国家推崇的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并对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思考。  当前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总结反思金融危机,将有效进一步防范将来经济发展重蹈覆辙,保证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本书深入剖析金融危机的缘起和蔓延路径,解析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待危机的治理对策。反思华尔街金融风险,有直接原因,更有深层原因;有金融原因,也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原因;各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对策措施都是卓有成效的吗?是否也可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金融危机由美国爆发到全球买单,金融全球化带来了什么?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危机中的中国,如何面对可能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尽快找到答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金融危机再思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反危机新思维丛书
9787501791743
《金融危机再思考》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50 印数 8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金融危机再思考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1.59 的主题关于 金融危机-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