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整的人”
论“完整的人”封面图

论“完整的人”

庞世伟,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探讨马克思哲学中的有关问题。

作者介绍:

庞世伟,山东临沂人,1994年获山东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2000年获军事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曾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完整的人”——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1.理论来源: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的历史语境

古希腊:对人的“和谐发展”的追求

文艺复兴:一个产生“多才多艺”的“巨人”时代

近代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谐、全面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最高目标:“理想社会”与“全面发展的人”

2.文本与内涵: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的提出

“完整的人”概念的文本考察

“完整的人”概念的深刻内涵

3.“完整的人”概念: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完整的人”概念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

“完整的人”的生成:一个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

“完整的人”生成的唯一的现实的途径:共产主义

“完整的人”的生成问题: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的一条红线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之逻辑演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萌芽和初步提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形成和初步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第二章 “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马克思论古希腊人的“完整性”

1.健美的体魄:古希腊人的体育与优生

贫瘠的土地与蓝色的大海

战争与体育

宗教与祭祀

平等的公民与公平的游戏

优生与训练

2.完美的艺术:古希腊人的审美与情感

希腊神话

史诗、诗歌与戏剧

雕塑、绘画与建筑

舞蹈与音乐

3.理智与精神的平衡:古希腊人的科学与民主

科学精神

民主制度

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4.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古希腊人的四种美德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亚理士多德之后的哲学家

5.率真、自由与豁达:古希腊人的性格

6.优雅:古希腊人的气质

第三章 “异化劳动”——马克思对工业化时代人的“片面性”发展的批判

1.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批判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两个“错误”的“颠倒”

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

“异化劳动”的本质:与人的“异己”性

“异化劳动”的表现:“四种形式”

“异化劳动”的产物:人同其私有财产的异化

“异化劳动”的根源:分工与私有制

3.马克思之后西方异化一批判理论的历史回响

马克思经济学一哲学批判:“异化”思维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实践人学关于“完整的人”生成理论的新突破

1.西方理论人学的传统:人是感性一理性的动物

2.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新突破:人是社会一实践的生成物

“实践”:马克思人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人的“实践”本质的表现:五种规定性

人的“实践”本质的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在社会一实践中生成

3.马克思实践人学的价值意蕴:“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解放”:一个实践生成的运动

4.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何为?

美育: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结语人在“归途”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 “完整的人”——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众所周知,自古希腊时代提出人的“和谐发展”观开始一直到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曾有无数的人类思想家们对“完整的人”的理想及其类似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究与大量的教育实践,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因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概念正是在“扬弃”了以往“完整的人”理想及其类似观念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后而提出来的,并把它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可以说是代表了人类有史以来对“完整的人”理想之考察的最高思想成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这部早期“天才”著作一直没能得到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因而《手稿》中提出的“完整的人”的重要概念也被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所忽视,甚至误解了,由此还导致了两个所谓“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成熟马克思)”,“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的对立。概括说来,这一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即“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

内容摘要:

《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在考察"完整的人"概念的理论来源、理论基础、理论内涵及其逻辑演进,马克思视作"完整的人"范例的古希腊人的完整性,马克思"异化"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人"理论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建构了一个合理的逻辑结构;材料丰富翔实、立论准确、论证得当、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的人”概念具有极为深刻的价值内涵。在后来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对“人的完整性”问题都曾做了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因此从“完整的人”概念的提出,到对古希腊人“完整性”的相关论述,乃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正式提出、发展与最终成熟,都充分说明“完整的人”的生成问题是始终贯穿于马克思实践人学的一条红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论“完整的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9787802119338
《论“完整的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论“完整的人”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0-0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