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展望
世界经济展望封面图

世界经济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编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8.0

书籍简介:

《世界经济展望》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众多专家在经过大量的观测、模拟、论证与分析后撰写的报告。该报告通过引起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中潜在问题的关注,试图在危机防范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为全球金融稳定以及基金组织成员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书籍目录:

假设和惯例

其他信息和数据

前言

《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联合序言

概要

第一章 全球前景和政策

复苏较预期强劲,但速度不尽相同

金融状况趋向缓和,但并非所有部门都是如此

资本再次流向新兴经济体

政策支持对促进复苏至关重要

快慢各异的复苏在2010—11年将继续

通胀压力普遍缓和,但程度各异

政策回旋余地急剧缩小,重大风险依然存在

政策需要保持并加强复苏

重新平衡全球需求:可信度和政策协调的作用

附录1.1.商品市场发展和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家和地区展望

美国正在刺激措施带动下复苏

亚洲处于充满活力和平衡的复苏之中

欧洲面临着不均衡的经济复苏和复杂的政策挑战

独联体各经济体处于温和复苏之中、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处于强劲复苏之中

中东和北非地区处于良好复苏之中

非洲正在成功渡过危机

第三章 经济衰退和复苏期间的失业动态:奥肯定律及其他

大衰退期间的广义劳动力市场动态

将奥肯定律作为框架

第一步: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奥肯定律

第二步:分析失业率的“预测误差”

关键问题:大衰退动态的驱动力和复苏前景

结论和对复苏的意义

附录3.1.数据来源和构建

附录3.2.研究方法详述

附录3.3.分析从就业版本的奥肯定律推导的动态贝塔值

附录3.4.运用就业预测误差和静态奥肯定律设定的回归结果

附录3.5.向量自回归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恢复平衡:改变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

顺差逆转:定义和剖析

政策驱动的顺差逆转是否有损于经济增长

顺差逆转:案例分析

考虑消除对外顺差的经济体可吸取的经验教训

附录4.1.分析样本和数据来源

附录4.2.经济体分组的评分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基金组织执董会2010年4月就经济前景的讨论

统计附录

假设

更新

数据和惯例

国家分类

《世界经济展望》国家分类中各组的一般特征和组成

表目

产出(表A1—A4)

通货膨胀(表A5—A7)

财金政策(表A8)

对外贸易(表A9)

经常账户交易(表A10—A12)

国际收支与外部融资(表A13—A15)

资金流动(表A16)

中期基线方案(表A17)

《世界经济展望》部分论题

专栏

专栏1.1.危机的教训:关于汇率制度的选择

专栏1.2.目前商品价格的复苏有怎样的异常

专栏1.3.商品期货价格曲线与周期性市场调整

专栏3.1.临时合同和长期合同的二元制:措施、影响和政策问题

专栏3.2.短期工作计划

专栏4.1.“广场协定”后的日本

专栏4.2.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国台湾

专栏A1.对部分经济体进行预测时的经济政策假设

表1.1.《世界经济展望》预测概览

表1.2.商品实际价格变动

表1.3.按地区划分的全球石油需求和产量

表2.1.部分先进经济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2.2.先进经济体:失业率

表2.3.部分亚洲经济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2.4.部分欧洲经济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2.5.独联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2.6.部分西半球经济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2.7.部分中东与北非经济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2.8.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体: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经常账户差额

表3.1.影响失业变化对产出变化的反应灵敏度的因素

表3.2.衰退期间的失业预测误差

表3.3.复苏期间的失业预测误差

表3.4.数据来源

表3.5.奥肯定律时滞(大衰退)

表3.6.影响就业变化对产出变化反应灵敏度的因素

表3.7.经济衰退期间的就业预测误差

表3.8.复苏期间的就业预测误差

表3.9.运用基于奥肯定律静态版本预测误差的回归

表4.1.经常账户顺差逆转的分解

表4.2.经常账户顺差逆转期间的汇率变化

表4.3.经常账户顺差逆转期间的结构性再分配

表4.4.估计结果:经常账户顺差逆转后的增长变化

表4.5.历史上的经常账户顺差逆转经历:与当今经常账户顺差经济体的相关性

表4.6.案例分析:经常账户顺差逆转期间采用的政策

表4.7.案例分析:经常账户顺差逆转后的主要指标

表4.8.分析样本和经常账户顺差经历

表4.9.数据来源

图1.1.当前指标和前瞻性指标

图1.2.全球指标

图1.3.成熟信贷市场的发展

图1.4.新兴市场状况

图1.5.外部发展

图1.6.全球失衡

图1.7.广义政府财政差额和公共债务

图1.8.部分先进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措施和流动性

图1.9.近期活动前景

图1.10.新兴经济体:各衰退时期的GDP增长

图1.11.全球前景

图1.12.全球通货膨胀

图1.1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风险和失业

图1.14.全球前景面临的风险

图1.15.下行情景:失去增长动能

图1.16.中期增长前景和危机前货币估值

图1.17a.在不同的可信度假设下旨在提高潜在产出的一揽子财政整顿措施

图1.17b.旨在提高潜在产出和削减政府赤字的情景

图1.18.商品和石油价格

图1.19.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

图1.20.金属市场的发展

图1.21.主要粮食作物市场的近期发展

图2.1.2010一11年全球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2.2010—11年增长预测差异分解

图2.3.美国:刺激措施支持下的复苏

图2.4.亚洲:2010—11年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5.亚洲:强劲且平衡的反弹

图2.6.欧洲:2010一11年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7.欧洲:受财政与外部失衡拖累的温和复苏

图2.8.独联体:2010—11年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9.独联体:温和的复苏前景

图2.10.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2010—11年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11.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强劲的复苏

图2.12.中东与北非:2010—11年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13.中东与北非:走出衰退

图2.14.撒哈拉以南非洲:2010一11年实际GDP平均增长预测

图2.15.撒哈拉以南非洲:强劲反弹

图3.1.大衰退期间的失业率变化和产出下降

图3.2.失业的广义计量标准

图3.3.就业、失业和劳动力参与的演变

图3.4.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劳动力动态

图3.5.随时间推移的失业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图3.6.过去衰退中人均产出和就业率反应

图3.7.动态贝塔:产出波动对失业率动态的长期影响

图3.8.大衰退期间失业率实际变化的分解

图3.9.大衰退期间失业率累计变化的分解

图3.10.多久之后就业才能恢复

图3.11.根据奥肯定律预测先进经济体的就业率、失业率和GDP

图3.12.Consensus Forecasts预测的GDP离差

图3.13.根据向量自回归预测先进经济体的就业率、失业率和GDP

图4.1.全球失衡

图4.2.方法示例(韩国1989年)

图4.3.顺差逆转期间的产出和就业增长

图4.4.顺差逆转后的增长变化

图4.5.对增长的贡献

图4.6.案例分析:转变前的初始状况

图4.7.案例分析:转变后的影响

图4.8.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之际的日本

内容摘要:

《世界经济展望》的分析和预测是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体系进行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前景和政策概览是基金组织各部门对世界经济发展综合分析的结果,主要依据是基金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与成员国磋商获得的信息。这些磋商主要由基金组织地区部门(非洲部、亚洲及太平洋部、欧洲部、中东和中亚部以及西半球部)负责,其他参加部门有战略、政策与检查部,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以及财政事务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世界经济展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4956637
如需购买下载《世界经济展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8 × 22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60

书籍信息归属:

世界经济展望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1 的主题关于 经济-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