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
战争论封面图

战争论

(德) 克劳塞维茨,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战争论》是在总结以往战争的经验写成的,尽管该书最终并未完成,但它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对近现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因此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100本书之一。

书籍目录:

作者自序 初版序 出版说明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 第二章 战争的目的和手段 第三章 军事天才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第四章 方法主义 第五章 批判 第六章 关于史例 第三篇 战略概论第一章 战略 第二章 战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第六章 胆量 第七章 坚忍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 第九章 出敌不意 第十章 诡诈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 第四篇 战斗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会战中的战术 第三章 浅谈战斗(一) 第四章 浅谈战斗(二) 第五章 战斗的价值作用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性 第七章 战斗成败的关键时刻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 第九章 主力会战(一)——决定主力会战胜负的时刻 第十章 主力会战(二)——胜利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三)——会战的使用 第十二章 利用成功的战略手段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 第五篇 会战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战区、军团和战局 第三章 兵力对比 第四章 各兵种的比例 第五章 军队的战斗队形 第六章 军队的一般配置 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第八章 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 第九章 野营 第十章 行军(上) 第十一章 行军(中) 第十二章 行军(下) 第十三章 舍营 第十四章 给养 第十五章 作战基地 第十六章 交通线 第十七章 地形 第十八章 制高 第六篇 防御第一章 进攻和防御 第二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 第三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 第四章 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 第五章 战略防御的特点 第六章 防御的手段 第七章 防御和进攻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第九章 防御会战 第十章 要塞(上) 第十一章 要塞(下) 第十二章 防御阵地 第十三章 筑垒防线、筑垒阵地和营垒 第十四章 侧面阵地 第十五章 山地防御(上) 第十六章 山地防御(中) 第十七章 山地防御(下) 第十八章 江河防御(上) 第十九章 江河防御(下) 第二十章 沼泽地防御和泛滥地防御 第二十一章 森林地防御 第二十二章 单线式防御 第二十三章 国土的锁钥 第二十四章 翼侧活动 第二十五章 向本国腹地退却 第二十六章 民众武装 第二十七章 战区防御(一) 第二十八章 战区防御(二) 第二十九章 战区防御(三)——逐次抵抗 第三十章 战区防御(四)——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 第七篇 进攻第一章 从进攻与防御的关系看进攻 第二章 战略进攻的特点 第三章 战略进攻的目标 第四章 进攻力量的削弱 第五章 进攻的顶点 第六章 消灭敌人军队 第七章 进攻会战 第八章 渡河 第九章 对防御阵地的进攻 第十章 对营垒的进攻 第十一章 山地进攻 第十二章 对单线式防线的进攻 第十三章 机动 第十四章 沼泽地、泛滥地和森林地的进攻 第十五章 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六章 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七章 对要塞的进攻 第十八章 对运输队的攻击 第十九章 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 第二十章 牵制性进攻 第二十一章 入侵 第八篇 怎样计划一场战争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的区别 第三章 战争形态的内在联系 ——关于战争目的的大小和使用力量大小的关系 第四章 进一步探讨战争目标(一) ——打垮敌人 第五章 进一步探讨战争目标(二)——有限目标 第六章 政治 第七章 有限目标的进攻战 第八章 有限目标的防御战 第九章 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战争的长矛。   ★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   ★运用战争史例的两条原则:一是必须详举史例,二是尽量选择最近的史例。   ★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民众战是战争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战略上最重要又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全书分为八篇,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实际上,《战争论》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地位。克劳塞维茨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在战争的概然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有精辟论述,其内容、思想对当今的战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简介】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曾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转到俄军任职。后回归普军,参加过利尼会战。1818年5月起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任期12年,其间晋升陆军少将。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战争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7117655
如需购买下载《战争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战争论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3.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8 的主题关于 战争理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