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淘汰
逆淘汰封面图

逆淘汰

程万军,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以著名历史人物的命运为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人才制度,通俗易懂,令人深思。

作者介绍:

程万军,北京夏活传媒负责人、中国新闻导刊(网)总编辑。   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库伦旗,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日语系。2000年开始涉足传媒,历任《华夏时报》评论员、《记者观察》杂志社主编。   新浪专栏作家,博客入列名家日志。著有《血性:时代缺失的隐痛》、《破解中国历史十大死结》,均为卓越上榜图书。作品“用通俗语言表达不俗思想,为无解之题探索有解答案”。   北京晨报专访程万军:中国人才是怎么被毁掉的…………   ▲中国历史就是人才流失史   “我对‘逆淘汰’有切肤之痛,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几年来,程万军写了两本书,但总觉得没写到“点”上。   2008年,在电视上看到美籍华人钱永健获取诺贝尔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钱永健表示:“我是美国科学家,这一点很确定。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这段话让程万军感慨万千。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这一现象频频发生?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美国教育更发达,培养的人才更多,可现实却是,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大量人才反而流向美国。即使留下来的人才,也往往不能做到人尽其用,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要么能力下降,要么干脆被“废掉”。   “中国的历史,就是人才流失史。”程万军抛开了手中的《二十四史》,开始大声疾呼:“再不重视人才流失的问题,再不改善人才的生存环境,我们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人才退化令人忧   ——程万军如是说   晨报:您为何特别关注人才的话题?   程万军:我大学毕业后在国有单位工作,当时单位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无处施展,终日只能养尊处优,几年下来,能力不仅没提升,反而下降,这促使我去思考:人才究竟应放在什么环境中才能增长本事?为什么许多人才几年后不仅没进步,反而退化了?   晨报:为什么呢?   程万军:因为我们的用人体制有问题,在传统“大锅饭”体制下,企业与个人利益不统一,领导考虑更多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而非企业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人唯亲成了常态,人才反而是多余的。当一个企业的资源都被领导占据时,那么,在这个企业中的人才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逐渐退化,而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都被少数人占据时,那么,这个社会中人才就经常被废掉。   晨报:从那时起,您就开始研究“逆淘汰”了吗?   程万军:那时只是有一些感受,思考并不深入,几年后,我又回到了这样的氛围中,发现情况和10年至20年前完全一样,没什么改变,有想法的年轻人在这种环境下很痛苦。按说那样一本杂志,对质量要求低,工作量并不大,可那么多人居然完不成。我去以后,一个人承担一半以上的工作,可我只用忙半个月,剩下的半个月基本在休息。   程万军:公务员热点背后是危机   ▲个人才华可能被埋没   晨报:从何时起,您觉得应该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   程万军:2009年,两件事给我的震动特别大,一是钱永健先生获奖,另一个是公务员报考热。媒体报道,竞争最激烈的职位,甚至达到了4000多比1,这种年轻人集体奔仕途的现象,真是好事吗?大家都在往体制里挤,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在现有体制诸多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对于个人生活来说,那里可能是福地,但对他们的才华而言,那里可能是坟地。种种原因,促使我下决心,把这么多年的思考写出来。   ▲为什么人才会流失?   晨报:人才流失增加,是否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副产品?   程万军:不是这样的,人才流失在中国一直存在,并非今天才出现,比较著名的例子有范文程,正是他献了“反间计”,诱使崇祯杀掉袁崇焕,在消灭明朝的战争中,范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范文程是汉人,你可以说他是汉奸,但你不能说他不是人才。   晨报:为什么范文程要去帮别人呢?   程万军:因为他在官场中得不到重用,即使勉强被人用了,他的才华也会很快别体制废掉。因为传统的政治体制是基于血缘建立起来的,通过血缘政治,既得利益者可以把已得的利益固化。皇帝的儿子天然就是皇帝,宰相的后代,必然是身居要职,而老百姓的孩子,机会寥寥。血缘政治的根本是任人唯亲的,远离公平,只要奴才,不要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没什么硬关系的范文程当然要投靠别人了。你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三国、战国等战乱时代,反而人才辈出,而和平年代,才人调零。为什么?因为战乱打破了血缘政治格局,平民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在和平时期,在血缘政治的压迫下,有的能力退化,成了庸才。   晨报: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明朝灭亡,范文程仍无发挥的空间?   程万军:是的,这是传统政治体制所决定的,可怕的是,这种体制超稳定,非战乱很难打破。   ▲可怕的文化败血症   晨报:是不是可以这样看,范文程这样的人才,反而会期望战乱的格局?   程万军:是的,当社会固化时,越是下层的人才,会越希望乱,因为只有乱他们才有翻上来的机会,于是,周期性的战乱不可避免。但问题是。虽然战乱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格局,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血缘政治的格局。   晨报:为什么呢?   程万军:因为血缘政治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传统中国人有家无国,他们愿意为家庭牺牲,却不愿意为国捐躯,这就形成了私民社会,而非公民社会。不仅皇帝在搞家天下,每个官员也都是围绕家族来分配资源的,普通人也如此,变来变去,还是血缘政治那一套,较难建立起一套公平的用人机制,这就是“文化败血症”。   ▲没有治愈的恶疾   晨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文化败血症”是否已经彻底治愈了呢?   程万军:你到今天各大书店看看,到处在热卖“厚黑学”、“潜规则”,相反,政治经济学这样的“显规则”的书却没人看,当一个社会中的人们都热衷于“潜规则”时,你能说“文化败血症”已经治愈了吗?   晨报:为何得不到根治?   程万军:在私民社会,在缺乏整体公平的背景下,家是真实而生动的。人们从中反而找到了乐趣。所以,大家不想付出牺牲去撞破那张大网,他们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在网的缝隙中能穿梭自如,并乐在其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私民社会的空间相对增大。所以人们会更安于现状。   ▲官处上级还不如考试   晨报: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人才被毁的情况呢?   程万军:根本在于改革用人机制。我们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应更多采取考试制,减少推荐制。事实上,考试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是公平的,比单一的推荐制更好一些,只要官出上级的状态不变,“逆淘汰”就不可避免。   晨报:官出上级的弊端在哪里?   程万军:官出考试,人们只需要考出一名合格的负责人就可以了,搭班子是他的事。而官出上级,就是要平衡各方利益,结果班子中往往聚合了多种政治势力,表面上似乎照顾了内部民主,可事实上,导致了许多单位正职和副职之间在窝里斗,这种情况在古代就很普遍,正职不能免副职,这种用人体制太落后,造成内耗。   ▲应建立独立的考试院   晨报:我们国家目前不是也有公务员考试吗?   程万军:但问题是,考试的权力究竟在谁手里?目前公务员考试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出现了一些怪题、偏题,我的建议是,应把考试权更加集中,考试权过于分散,管理不便,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我认为应成立独立的国家考试院,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晨报:可考试院在国外并不普遍?   程万军:这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西方文官体制比较成熟,有没有独立的考试院并不重要,中国大环境还存在缺陷,考试院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小环境,这也可以有效避免“逆淘汰”,更好地保护人才。陈辉\文   节选自《北京晨报》2010年1月18日B05版、2010年1月19日BO6版

书籍目录:

开篇 何谓“逆淘汰”

逆淘汰一 个性者出局

1.苏东坡是谁的人

2.朋党之争的毁人游戏

(1)杜牧怎成官场变色龙

(2)宁用淮奴不用湘才

3.日本党争为何不毁人

逆淘汰二 重心越低越稳定

1.长寿的冯道与短命的解缙

2.朝堂上的毁人游戏

(1)萧何自污为同流

(2)纪晓岚与和坤是忘年交

3.不倒翁最怕什么上司

逆淘汰三 伪而优则仕

1.王平何以取代魏延

2.以德取仕的毁人游戏

(1)伪君子当官

(2)伪而优则帝

(3)王粲痛陈推荐之弊

(4)曹操是东汉人事体制的掘墓人

3.魏臣为何愿跟晋公走

逆淘汰四 让鸭子去爬树

1.仕途伪伯乐

2.鸭子爬树,后果很严重

3.清朝三代领导人都选对了

逆淘汰五 浑者通吃

1.流氓总能笑到最后

2.浑者入仕:流氓是一种怎样的“才”

(1)氓才不仁:温良致死的两位大哥

(2)赵高之才:他比李斯更流氓

(3)全能流氓:西门庆为何比牛二牛

(4)大侠也流氓,也想走仕途

3.流氓的毁人游戏

(1)温水煮青蛙:奇才终被流氓毁

(2)文流氓自毁:要升官,须堕落

(3)跟领导下水:大话流氓精英

(4)官场咏叹调:是流氓就得浑到底

逆淘汰六 一红就死

1.谁淘汰了胡雪岩

2.饕餮体制下的毁人游戏

3.逃出螃蟹命运的红顶商人

逆淘汰七 大嘴者死

1.祢衡的死亡日记

2.大嘴爱理论,领导爱杀人

(1)大嘴该死吗

(2)做鹦鹉还是当乌鸦

(3)官场有没有书生容身之地

逆淘汰八 不如装“二”

逆淘汰九 赢在内室

逆淘汰十 功在告密

逆淘汰十一 无为胜有为

逆淘汰十二 阴柔胜阳刚

终结篇 另辟蹊径

内容摘要:

《逆淘汰:中国历史上的毁人游戏》穿越历史时空,挖掘埋葬人才之暗道,冷析毁人游戏的规则成因,解剖中国古代选才体制怪胎,起底光怪陆离的用人迷局,为读者奉献醍醐灌顶之“醒才”篇章,堪称一部中国人才命运的千年反思。
  ◎本书卖点:一本可以媲美吴思先生《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的扛鼎力作!一本将激起千万职场中人反思当下人才制度的激情之作!图书上市之前,已有四十多家网站集中报道,《北京晨报》已于1月18、19日两版专访作者,媒体焦点正在形成!

编辑推荐:

何谓逆淘汰?一言以蔽之,曰:劣胜优汰。
  这是与达尔文《物种起源》唱反调的“退化竞争”,然而却在人类的局部历史舞台经常上映。
  人才出局,草包过关,“劣胜优汰”历史剧在东方“神州”断断续续“播映”了两千年。对于过关的草包,那是美不胜收的人生喜剧;对于被废的人才,则为彻头彻尾的毁人游戏。
  毁人游戏中常见——奇才败在庸才手;有文化的人败在没文化的人手里;讲人格的人败在不讲人格的人手里;说真话的人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
  这是不折不扣的逆淘汰。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口口埋葬人才的陷阱,一出出光怪陆离的用人迷局。
  毁人游戏虽然荒唐,但却据有独一无二的“生存空间”。固化两千年的封建政治格局下,从政经到文化,政府垄断一切社会资源,人才除了依附政府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当官是唯一的发达通道,走仕途几乎形成了全民共识,所以人人都想当官,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飞黄腾达捞个一官半职。然而当大家挤作一团时,那种情况也有如食腐动物麇集在腐尸上一样。竞争不仅残酷绝伦,而且是没有底线的生存斗争。悲喜交加的逆淘汰注定要在这样的“非正常竞争”下发生。
  中国封建历史太长了,所以毁人游戏总是能与时俱进、自动“升级换代”。
  当“非正常竞争”的逆淘汰占据了时代“主旋律”,人才之被毁,则成为挥之不去的痛。浩瀚的二十四史,冷眼看来,不啻于 “毁”人不倦的仕途陷阱。尔虞我诈,刺刀见红,无止无休……千古悠悠,有多少人才“虽九死而犹未悔”地填进了这口巨大的陷阱中,直至在井中发霉变臭?
  发生于“争上游”路上的逆淘汰,其前提是:你不是人才,领导说了算。然而,领导是不是伯乐,谁说了算?历史的空谷里,无人应声。
  历史一再令我们发出“惜哉人才”的长叹,漫漫仕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人才?制度毁他,上司毁他,同僚之间的相毁更加严重。中国历史上,名臣良将都有过相似的被同僚“下绊”的遭遇,“掣肘”现象频频作怪。一个人才出现后,一万个庸人等着毁灭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瞬间扼杀,淹没于茫茫人海——这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千古难题。
  ……
  本书由古至今,穿越历史时空,挖掘埋葬人才之暗道,冷析毁人游戏的规则成因,解剖中国古代选才体制怪胎,起底光怪陆离的用人迷局,从而为广大读者奉献一部醍醐灌顶之“醒才”篇章。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逆淘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3393510
如需购买下载《逆淘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逆淘汰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1.4-49 的主题关于 人事制度-中国-古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