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外交官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战火中的外交官

潘占林,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0.0

书籍简介:

美国和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已经过去六年多了。作者(驻南斯拉夫大使)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了出来,特别是那场馆难事件,作者以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场景。作者希望读者通过此书对外交官生活的一个侧面有所了解。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走马上任

初到南斯拉夫

晤面米洛舍维奇

初访动荡不安的科索沃

第二章围绕科索沃的角逐与抗争

科索沃烽烟四起

是谁点燃了导火线?

朗布依埃谈判――不战而屈人之兵.

风声紧,雨意浓

第三章空中打击南联盟

――北约大打出手

轰炸这样开始

“对不起,我们不知道它是隐形的”

战地夜莺的歌声

华人安全牵动人心

第四章南联盟在困境中拼搏

南斯拉夫为求自保探寻出路

炮火硝烟中的外交斡旋

第五章北约轰炸中的外交使团

外交使团百态

战争恶魔的阴影向使馆逼近

第六章北约公然轰炸中国使馆

“不是间接轰炸,是直接轰炸”

烈火硝烟中的两条自救通道

三位记者遇难

武官在哪里?

第七章北约的打击精确致命

北约怎样对我馆实施轰炸?

那一颗针对大使的炸弹缘何不炸?

第八章炸馆激起抗议浪潮

中国人民愤怒的呐喊

来自祖国的和煦春风

第九章患难真情

同志心,手足情

炮火纷飞见真情

异国他乡的患难之交

坚守岗位

第十章是误炸还是故意?

炸馆事件解析之一

炸馆事件解析之二

第十一章城下之盟

带着眼泪的苦涩的和平

北约进驻科索沃前后的“戏中戏”

第十二章回国述职

回到祖国的怀抱

重返硝烟初散的贝尔格莱德

第十三章现实与回眸

鲜花蜡烛寄相思得奖与“得罪

黑山走向何方

第十四章总统大选

误判形势提前大选

总统大选中的激烈角逐

风暴骤起卷狂澜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十五章你方唱罢我登场

会见科什图尼察

米洛舍维奇:何处是归程?

走上海牙不归路

米洛舍维奇的人生轨迹尾声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后记潘占林同学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读时热泪难忍。潘和我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多亏新中国成立才受到良好教育,同一年进大学读研究生,在动乱年代到同一个农场经受磨炼,又在同一个时间出任驻外大使……潘书中所表达的对祖国的忠诚、对和平和正义的酷爱引起我深深共鸣,是很自然的。我感谢他,他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许多心里话。我为有这样的战友骄傲,为年轻同事和广大读者有这样的好书高兴。这样的书是不需要大力推介的。我只愿把以前写过的五段有关我和潘共同思想感情历程的诗抄录如下,权作序。2005年12月29日

美国和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事件已经过去六年多了。这一事件,以及那次在馆难中牺牲的烈士,还有在硝烟炮火中共患难的同志们、朋友们是如此刻骨铭心,不能忘怀,真可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2003年底,我从国外卸任归来,朋友们建议:你在南斯拉夫任大使时的这段经历,是别人没有经历过的。至于炸馆事件,更是人类文明史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你应当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我想,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也有义务将其记录下来,立此存照。于是,我将自己在南斯拉夫任大使这段时间亲身经历的事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了出来。特别是那场馆难事件,我想以亲历者,特别是使馆人员自救的指挥者的视角,以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有些篇章,是怀着颤栗的心写就的。我希望读者通过此书对外交战线上工作的“文装的解放军战士’’生活的一个侧面有所了解。我也将它作为一束小花,献给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烈士。至于我,也减轻了心灵的重负,正如恩格斯所说,我说出了要说的话,我解放了自己的灵魂。此书写作过程中,得到李银堂、万成才、韩显阳、黄舍骄、李力、于骏、吉树民、李满长、陈波、卢山、刘洋以及段景轩、尚惠杰等诸多朋友和同事的鼓励、支持和帮助,借此机会,谨致谢忱!本书撰写的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以下书籍和文章:韩显阳著《阴影里的逐杀》,泰然著《米洛舍维奇》,祖典、石河的《袭击我驻南使馆用什么武器》,杨家棋、刘庆忠、邢福有、金立昕合著《美国战争全景》,马叙生的《历史的教训》,赵文城的《我驻南旧馆内炸弹被清除》,吕岩松的《竖起欧洲最高的孔子像》,州长治著《如钢似铁――铁托》,江亚平著《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波黑悲剧》,杨成明、张铁钢、义高潮的《为北约袭击中遇难的烈士送别》,谢戌彬的《月饼鲜花依然在,一枝蜡烛寄相思》,刘青的《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张青华、金晓蕾编译的《南斯拉夫当代诗选》,黄强的《南反对党很难阻止米洛舍维奇连任》,新华社国际部编《中国不可欺》,光明日报编《未完成的战地日记》,巴托.托马舍维奇著《生死巴尔干》(杨达洲译)等。对这些书籍、文章的编者、作者和译者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在这里要特别对李肇星外长在百忙中抽空为本书作序表示诚挚的谢意。当此书完稿时,米洛舍维奇还健在。而在此书即将付梓时,他已经作古。那是2006年3月11日“两会”期间,我住在华润饭店,晚上我偶尔在CNN频道得知他在牢房去世的消息。我默然良久,夜不能寐。米洛舍维奇生于战火,长于升平,搏于乱世,死于囹圄,他一生起伏跌宕,恩仇交进,世所罕见,可以说是十分奇特的一生。人们常说盖棺定论,我想米洛舍维奇盖棺之后也许还不能定论,那就留给历史和人民去评说吧!写下上述文字,也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这里,我郑重声明,本书出版之后,凡是盗版者,或者未经当代中国出版社和我本人同意,随意引用本书内容、胡编乱造者,我们定将追究,必要时诉诸法律。潘占林2006年4月

"

内容摘要:

"  1999年5月7日,美国和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三人遇难、二十多人受伤、大使馆被毁。这是人类文明史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野蛮时间。本书作者潘占林时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以亲历者的身份,从使馆人员自救的指挥者的视角,用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了炸馆事件的前前后后……  北约对南联盟大打出手。北约公然轰炸中国使馆:不是间接轰炸,是直 接轰炸。轰炸使馆的行动是如何进行的?那一颗针对大使的炸点缘何未炸? 是误炸还是故意:炸馆事件解析。本书将为你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战火中的外交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801704908
如需购买下载《战火中的外交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当代中国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战火中的外交官是当代中国出版社于2006.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15.9 的主题关于 国际争端-南斯拉夫-1999-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