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传
谢稚柳传封面图

谢稚柳传

郑重,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年代:2007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现代画家、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的传记。作为海派画家的领军人物,谢稚柳先生凭借深湛的国学功底跨越明清狭窄的艺术空间,直探晋唐宋元博大精深、宏伟高远之境。本书真实地描述了谢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敦煌石室到私家收藏,从国内各文博单位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博物馆,对中国历代法书名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鉴定,充分肯定了他的书画艺术和书画鉴定的成就。书中还通过谢稚柳与画界名流的交往、谢氏家族的历史,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关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谢家双玉树

谢氏家族

文化传承

谢家玉树第一枝

“我是从寄园走出来的”

第二章石头城上月如钩

从花鸟向山水的转变

乌衣巷的斜阳

谢张之交

玉树第一枝的早折

黄山归来不看岳

东西南北之人

第三章嘉陵江上客

烟水云山共风流:二谢结婚

在老年人的圈子里

为张大千代赋题画诗

书画红娘

《玉岑遗稿》出版

第四章戈壁滩上看壁画

张大千沙海来鸿

去敦煌的路上

“我看到了什么?”

走自己的路

为张大千辩诬

历史带来的忧郁

艺术链条上少了一扣

再见了,莫高窟

第五章几时重见蜀山青

画风丕变

巴山蜀水再攀留

结伴还乡

海上重逢张大千

诗家小谢画尤勤

张谢之别终无相见日

女儿们的回忆

第六章三月江南景不孤

高山仰止的徐森老

收购唐画孙位《高逸图》

古思今情在一纸《四美图》

艺术花开,并蒂双美

蒙冤受诬:“字画老虎”

江南无敌《十幅图》

敦煌艺术学的奠基:《敦煌艺术叙录》出版

补上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缺环

第七章一个鉴定流派的形成

没有进上海中国画院

“着色竹”进人民大会堂

北行鉴定书画

烟江叠嶂起风波

对《簪花仕女图》的证辨

看《茂林远岫图》识燕文贵

科学鉴定的总结:《论书画鉴别》

第八章十年浩劫中为古人招魂

牛棚诗话

霜丝满头学张旭

江南又见落墨花

有关“落墨”的学术抬杠

草原即景:《塞上马群》

鉴定唐摹本王羲之《上虞帖》

《鱼饮诗词》与《甲丁诗词》

蒋碧薇回忆录中的一段插曲

师生问答之乐

第九章一片冰心照画图

俏粉骄红百态新:双人画展

《王文公文集》和《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的回归

友谊共白头:续写张谢之交

为古代书画立户口:八年鉴定

访美书画见闻

为古代画家编全集

台湾之行:对董源绘画的再思考

实现夙愿:丝路之行看壁画

第十章人生何似百篇诗

行万里路

突破成规的《西湖小景》

相得益彰各显风流

小园蕉竹自生凉

绚烂后的平淡

后记

前言

郑重先生是上海知名的记者、文人,在写好他的报道的同时,郑先生的一大爱好是与上海的一批知名画家交往,在谈诗论画之间结成了莫逆之交。

郑先生的这种交往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交往当然是非功利性的。由于这一层关系,他受到了画家们的信赖,即使在最困难的岁月里,他们相互之间也能说说真话。由此,也使得郑先生掌握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有资格、有条件为海上画家们立传,写出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一代大家。传记贵在真实和有文采,通过一个人物折射出时代的特征,如同司马迁为我们中华民族开创的纪实传统那般。郑先生循着这条路,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对他熟识的前辈画家林风眠、谢稚柳、唐云、陈佩秋等一一道来。有时仅靠个人的回忆犹嫌不够,于是他又深入故纸堆里,在图书馆、档案馆不厌其烦地查找和核对资料。所以他的传记不是一般的回忆文章,而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结晶。这次,以他领衔撰写的这套海派画家传记陆续出版,带动了上海其他一些文人的加盟,我认为是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现在的时代,人们比较的浮躁,空泛地谈论海派概念,颠来倒去地玩弄一些词句的人何其的多,而沉静下来,扎扎实实地做一些梳理、考证、研究的,又是何其的少。

我们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热爱它、依恋它,除了每年走在长满悬铃木的街道,闻着白玉兰花开的香气,看着灯光在老洋房之间闪烁,体味城市那种独一无二的温馨,最使我们难忘、引为骄傲而又似乎永远读不完的那本书,其实是这座城市中曾经生活过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的故事,就像我每次去法兰克福书展自然要想起城市中歌德的故居,每次到阿姆斯特丹必定会去看看梵.高的艺术馆那样,名人是城市水远的名片。

上海的名人真是太多了,从政治家到文人,从学者到艺术家,真是写也写不完。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对海派画家有一点了解,同时也乐于看到有关他们的书一本本地出版。因为海派文化、海派,最早出处恰恰在于“海上画派”,后来的用法都是它的引申义;因为海上画派确确实实出了一批大师、大家:如国画家就有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谢稚柳、吴湖帆、程十发、陆俨少、唐云、沈尹默等等,留洋归来的油画家就有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关良、朱屹瞻等等。海上画派仅中国画,最早确定的代表性人物就有60多人,延续到二十世纪末,大师、名家就远不止这些了。

海上画派是有价值的,海上画派是什么呢?很难下一个科学的结论。我认为它是江南文化的精灵,是西洋文化的还魂。宋代南迁,在江浙苏皖尤其在江南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文人画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宋以后的绘画史几乎成了江南画史,赵孟频起始的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四王、浙派、皖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西泠八家、华亭画派等等,这血脉相承的名流画派,最终都回归江南,汇结到文商并举的大都市上海。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五口通商,又使西风随商东渐,西洋文化在上海登陆、浸润、植根,开出了灿烂的新花。海上画派传承了祖宗传统的精华和异族的光辉,不中不西,亦中亦西,分外妖娆,殊为难得。所以,它无论从哪个视角看去,都是绚烂多姿的,也是价值连城的。为有价值的画派、事物、人物立传,不是很有价值的吗?祝君波2007年12月

后记

当我为《谢稚柳传》画下最后一个句号时,似乎是走完了一个艰难的旅程,没有写《唐云传》那种潇洒,没有写《林风眠传》那样凝练。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对传主太熟?是因为传主的材料太多?是因为想通过传主的家事、朋友及艺事活动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艰难。

的确,我曾想透过谢稚柳现象来描述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

探索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家庭的遗风在明显地起着作用,这也是我研究中国文化的一点心得。晋室南渡之后,谢氏家庭作为中原衣冠到了江南,乌衣巷的钟鸣鼎食的气派,只是谢氏子弟生活的一个侧面,似乎没有给他们留下更多的印象,而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东山情韵的名士风流,倒成为谢氏子弟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家风。这种遗风从玉岑、稚柳昆仲上溯四代中,隐约可见。谢稚柳生活在动荡多事的时代,有着欢乐,也有着烦恼,有着畅达,也有着磨难,但他的内心深处不忘“东山之乐”与“谢公屐”的风雅。对谢稚柳性格中的这种天然的基因,在传中虽有所表现,但总有力不从心之窘,未显初衷,所以也就不能尽如人意了。

在中国画史上,我以为有三家可以相提并论:元人赵孟頫,明人董其昌,今人谢稚柳,他们在绘画上都是博古通今,从传统中开创新路,治书画鉴定之学,都是慧眼金睛,沙里淘金,或金里淘沙,辨真伪,别优劣,常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妙,在中国绘画宝库里,留下各自的光彩。特别是对宋人王晋卿的《烟江叠嶂图》,或鉴别,或兴咏,或寄以无限的钟情,彼此都是心有灵犀的通感与共鸣。对前人之迹,赵、董所见还局限楮绢之间,对“丝绸之路”上的千壁丹青,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以此而论,赵、董的眼力不如谢之开阔。为了对此三家加以比较,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写作伊始立意有“画史三家”专章论述,在写作的进程中,不知进入一种什么样的怪圈,居然在全传中未有提及。虽想补写,但又终未能成文。

和稚柳先生交往三十余年,我虽不习丹青,但他常为我说诗或论文,彼此情谊在师友之间,相处甚为笃诚。我曾为他写过画册序言,编过年谱,又断断续续为他写过一些介绍与评述文字,友人笑我为“写谢稚柳文章专业户”,对于他的闲情逸事也颇有所闻,应该说有条件写出一本较好的传记来。

但在落笔行文时,虽作了极力挣扎,但始终未能逃脱文字的旧辙。这时我才感到自己像一个盲目的挖矿者,以往是东挖一个坑,西掘一个洞,如今要作整体开掘时,即进入难以收拾的窘境。深感前期的所作不但不是成绩,简直是一种破坏。因之我得出一个结论,要为某人立传,平时应只作积累,不动笔墨,蓄势待发,方能取得厚积薄发之效果。

在后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意在弥补上述之三不足,并以此取得知者的谅解。

当然,我也有感到值得自慰的地方,我写出了一个真实的鉴定家、画家、书家、诗人谢稚柳,没有送他走上神坛,没有为他涂抹非他所属的光环,而是让他生活在凡界,度完绚烂与平淡兼而有之的岁月。这也正是他生前希望之所在。

郑重于百里溪畔

内容摘要:

  海上画派是有价值的,海上画派是什么呢?很难下一个科学的结论。宋代南迁,在江浙苏皖尤其在江南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文人画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宋以后的绘画史几乎成了江南画史,赵孟频起始的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四王、浙派、皖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西泠八家、华亭画派等等,这血脉相承的名流画派,最终都回归江南,汇结到文商并举的大都市上海。谢稚柳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家,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和诗人,本书记录了海派大师谢稚柳先生的生平故事。  谢稚柳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家,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和诗人。原名稚,字壮暮、稚柳,后以字行。1910年生于常州,年少时随江南名字者钱名山学习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后来得到家藏书画作品的启发,开始着手于笔墨丹青,以画自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发现了清代名家陈老莲(洪绶)的梅花手迹,深受震动,决心效法陈老莲,从事绘画艺术。  谢稚柳还精于书画鉴定,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翻案功夫”,许多在画史上被鉴定为真迹的作品,经他精辟的分析,推翻了前人的定论,而做出合乎历史的真实评价。  本书记录了海派大师谢稚柳先生的生平故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谢稚柳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海派大师传记丛书
9787806274668
《谢稚柳传》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东方出版中心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谢稚柳传是东方出版中心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72 的主题关于 谢稚柳(1910~1997)-传记 的书籍。